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 本周人物·胡佩兰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对胡佩兰医生尊敬的理由,更可看成人们对这个行业的期待——在这些夸赞和感佩语言中,暗含的,是“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医生”这个宏大的命题。

  胡佩兰,现年97岁,幼年时生于贫困家庭,在县里绅士开的平民学校接受免费教育,194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70岁从医院退休后,坚持坐诊20年,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所开药方很少超过100块钱;89岁成为年龄最长的“青年志愿者”,她的人生座右铭是:“人活着不能对别人没一点用!”她用行医的收入,捐建50多个书屋。

  这位被网友“点32个赞”的老医生,多年来受到患者和同行们的尊重和喜爱。人们从她身上看到的是一个行业的精神传承,这个被称之为“仁术”,非有“父母之心”才可为的行业,曾经有很多不可逾越的东西需要坚守。这些东西,像很多传统一样,在渐渐地演变或消失。无论媒体还是公众,对胡佩兰医生的敬仰,所传递的,其实是对一种精神的怀念。

  一些网友在盛赞胡医生的时候,总忍不住在后面的话语中加上转折语式,感叹“现在,像这样的医生不多了”。这种感性化的表达,对许多仍然坚守着职业操守的医疗工作者来说,可能不够公平。但其背后所暗含的对医疗行业中的某些现象和某些人的作为的失望,却也是值得重视的。

  这种失落感,并非只针对某一个行业,而是对精神追求让位于物质追求之后,名利追逐成为所有行业的第一要务这种社会现象的失落。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对胡佩兰医生尊敬的理由,更可看成人们对这个行业的期待——在这些夸赞和感佩语言中,暗含的,是“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医生”这个宏大的命题。

  胡佩兰最受尊重的,是她的医术,她的病人,基本都是由“熟人介绍来的”,试想,如果她的医术不够精良,即使收费再低态度再谦和,人们也不会那样趋之若鹜。因此,人民对医生的第一需求,肯定是医术精湛且认真。

  胡佩兰广为人们赞扬的第二个优点,是“药方很少超过100块钱”,这与当下某些对患者下重手的医疗机构和医生,形成鲜明的对比。开合理价格的药,使诊疗更科学、经济和仁慈,当是人们对医生的又一大期待。

  除此之外,还有包括胡医生视病者为家人,始终对他们耐心细致地诊治,并为其提供贴心的咨询服务,则也是人们所期待和向往的。至于她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资助和帮忙并热心参与公益事业,这更是为其光荣的桂冠上加分。

  我们也应该看到,胡佩兰医生这种凭着个人的道德感和价值观坚守的行为方式,在更广领域里推广,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它更像是站在一个高标上的特例,但并不妨碍更多的医生以此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操守。当然,在大环境和制度面前,个人永远是渺小的,因而,推动医疗制度的改革,让其能有效地催生人民最需要的那种类型的医生,才更是第一要务。这些年,在医药分家,修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上,有关部门做了一些工作,而民众希望:改革能来得更猛烈些!□曾颖(作家)

  ■ 印象

  她信奉“以人心换人心”

  听说郑州有一位医生已经97岁了,仍出诊给病人看病,我真是不大相信。

  我几乎是怀着寻宝的心情,来到这位名叫胡佩兰的妇科大夫工作的社区医院。

  等我推开那扇发旧的诊室木门,我见到了传说中可能是中国最老的一位出诊大夫。这位头发全白、满脸皱纹的老大夫,正在向一位病人问诊。她的身旁,椅子和病床上,坐满了等待她的病人。

  在行医将近70年的胡佩兰的人生词典里,没有“退休”二字。工作几乎就是她的生活,也是她最大的爱好。她职业生涯少有的一次中断是,一个雪夜在走下医院台阶时,她摔断了三根肋骨,才被迫休息了几个月。

  等这位老大夫一开始坐诊,她就无法闲下来。从早上8点半到午后,直到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她中途几乎不出诊室,也不上厕所。有一次,为看病,她甚至没能准时出席孙女的婚宴。

  这位年近百岁的医生,要为病人做检查。她多次行走于办公桌和检查室之间。虽然这段距离,只有一臂远,但这对身患腰椎间盘突出、平日靠轮椅行动的胡医生来说,并不轻松。她双脚在地面上蹭着,就像要最大限度地寻找摩擦力,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

  毕竟,她真的已经97岁了。

  但是,胡医生并不认为自己老了,她的病人也不这么觉得。专程来找她的病人,有的来自几十里地之外的城市或农村,有的是一家几代人。

  在病人看来,胡医生值得信赖的地方是,“医术好,看病仔细,而且从不乱开药”。

  面对一些心急的病人,这位97岁的老大夫拿出医生的威严,劝说对方不要花冤枉钱“乱检查”。

  那天,我恰好碰见一个中年妇女挎着一篮鸡蛋,牵着她刚满两岁的孙子,来感谢胡佩兰,说是“几百块就把病看好了”。

  作为一个医生,胡大夫享受着治病救人的成就感,以及病人对她不打折扣的信任。

  她说,自己70年没收过红包、没被病人“医闹”过,她从来不担心自己的诊室会有危险。她信奉一句话,“以人心换人心”。

  当老医生脱下那件白大褂,一回到家里,就显得没精打采,很快就昏昏欲睡。

  有时,她也犯迷糊,连自己大儿子、国内著名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的电话号码都不记得了。但她记得不少病人的名字,总会念叨着打电话嘱咐他们来复诊。

  身边的人说,她是一个“抠门儿”的老太太,舍不得浪费一个馍,多买一棵菜。不过,她很多次大方地给人垫医药费,还曾捐钱给贫困小学建书屋。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这个老医生“过时”了。她固执地守着一些老旧的东西,比如黄色封皮的老式病历本,掉了漆的办公桌,以及一个用了20多年的老式手电筒,等等。

  但她固守的东西,不仅是这些舍不得扔掉的物件。有人说,这位老式大夫真正守护的是,医道。

  □陈璇(中国青年报记者,4月17日发表《固守医道的老式大夫》)

  ■ 网友说

  @希望的入口:一个97岁的老奶奶还在坐诊,只能说明医疗资源极度稀缺和不均衡。

  @月下独酌snow:退休医生进社区可不可以推广一下呢?

  @小R爱好者喜欢花裙子:老一代人有很多我们无法媲美的精神!祝老人健康长寿!

  @闲坐清溪看逐鹿:必须建立公平透明的药物流通机制,坚决治理药贩子,否则2块钱的药能搞成200块,看病能不贵吗?

  @田子珩:太不容易了,她真的喜欢自己的工作,她真的爱自己的工作。

  @无名someone:非常值得敬佩!但是何必强调她开药不超过百元?在社区医院一般都是些常见病,开药不超过百元完全可以做到,在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有很多大病,疑难杂症,你也要医生都开药不超过一百块?医生想给你开都没这么便宜的药。

  @聚十惠官网:向胡医生致敬!但我们更该反省的是:为何开药价钱会成为医生好坏的标准之一,这个世界怎么了?

  @勤奋的象:这样的医生看病,万一出问题,也不会出现医闹问题,因为有信任。希望这样的好医生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