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奴》VS《地心》:旧模式与新革命

2014年03月03日14:32  新浪娱乐 微博

  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刚刚落下帷幕,最终没有大的冷门,《为奴十二载》与《地心引力》两部最热门的影片分获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成为了本届奥斯卡的两大赢家。

  这两部影片孰胜孰劣,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这两部影片则是代表了当今电影创作的两种模式,《为奴十二载》是一部传统的主旋律影片,而《地心引力》则是一部引领新技术革命的先锋作品。

  《为奴》奏响主旋律最强音

  以一位黑人反抗白人奴隶主,追求自由为题材的影片《为奴十二载》获得了这届奥斯卡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奖,并同时收获了最佳女配角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很多影迷在颁奖季看了《为奴十二载》之后,都感觉这是一部为奥斯卡量身定做的“命题作文”。诚然如此,这部影片四平八稳的叙事节奏,温馨暖人的情感基调,挣脱羁绊的不懈努力,追求自由的励志传奇,还有那圆满的好莱坞式结局,几乎拥有了一部传统的“好”电影所应有的一切元素。也许这部影片尚不足以给人带来极深的心灵触动(所以影片也只获得了三个奖项,没有能够横扫奥斯卡),但估计也少有人能够挑出本片大的缺陷。与本届其他提名最佳影片的作品相比,本片的人文主义情怀应当算是最宏大饱满的。回顾奥斯卡八十多年的历史,这种情况几乎是最常见的: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也许不是当年最优秀的电影,但往往是把主旋律演奏得最响亮的一部。

  在奥斯卡之前,对于最佳影片归属最具指向意义的制片人工会奖破天荒地将最佳剧情片并列颁给了《为奴十二载》和《地心引力》。一时间让人感觉奥斯卡的至尊大奖归属变得扑朔迷离。而在奥斯卡前几天,当公布的颁奖嘉宾的名单中出现西德尼·波蒂埃、威尔·史密斯等众多黑人影星的名字时,许多有经验的影迷便都感觉最佳影片是《为奴十二载》的了。

  《地心》实现艺术家与工程师的合体

  同上届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相似,本届奥斯卡,年度最佳3D影片《地心引力》也是满载而归,斩获了次重量级的最佳导演奖,并横扫了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五项技术大奖,还收获了“额外”的最佳配乐奖。七座小金人的收获,其风头比《为奴十二载》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对于专业电影人还是普通电影观众,这几年都深切感受到了3D电影所带来的强烈冲击。就奥斯卡而言,3D影片的强势也已经从《阿凡达》、《雨果》的包揽众多技术奖项升级到了如今还能连续两年获得导演奖。《地心引力》给人以无与伦比的观影体验,在大银幕前的一个半小时,称得上是视听上的最高级享受。而这样的一部影片,技术团队对于影片的贡献可谓居功至伟,恐怕已经超越了导演,这也使得导演的角色由创作者趋向于统筹者,由艺术家趋向于工程师。当年《阿凡达》横扫全球,就开始引领了导演角色的这层转变,如今随着阿方索·卡隆获得最佳导演奖,更是将这种转变以及由此引发的电影技术革命深深地刻在了电影史的长卷之上。

  奥斯卡奖的全称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艺术”与“科学”是学院八十多年来始终在坚持的两条主线,在奖项的颁发上,力求达到艺术与科学的平衡;对一部电影的评价,宣扬艺术至上,但同样强调技术的支撑。也许这一理念正是奥斯卡能够成为电影界最重要奖项的主因。而这届奥斯卡的颁奖结果也基本上体现了学院的这一理念。

  四大表演奖的结果与演员工会奖完全一致,没有丝毫意外。实力派女影星凯特·布兰切特在2005年凭借《飞行家》收获了最佳女配角奖之后,今年终于凭借伍迪·艾伦的《蓝色茉莉》也拿到了最佳女主角的小金人,成为既获女主角奖又获女配角奖的第6人。《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两位男影星马修·麦康纳和杰瑞德·莱托凭借对艾滋病患者的感人肺腑的表演打包了男主角与男配角奖。而新人露皮塔·尼永奥获得最佳女配角奖则可以看作是对《为奴十二载》的补充奖。其实意外在提名阶段已经发生过了,两大老戏骨汤姆·汉克斯和艾玛·汤普森没有获得影帝和影后的提名,引来了许多影迷们的不满。

  最佳外语片方面,意大利文艺片《绝美之城》继金球奖之后再次击败此前热门的丹麦影片《狩猎》。这是意大利影片第11次获得最佳外语片奖,继续领先于其他国家。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中有了法国的《艾特熊和赛娜鼠》和日本的《起风了》似乎已经彰显了学院足够的包容性,所以小金人还是给了本土出品,票房和口碑俱佳的《冰雪奇缘》。《了不起的盖茨比》收获了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艺术指导奖,貌似也符合其华丽但空洞的本质。颇受中国小清新影迷喜爱的小众文艺片《她》也收获了一个十分宝贵的最佳原创剧本奖。而中国观众普遍不待见的《美国骗局》,虽然风风火火地获得了10项提名,但最终颗粒无收,成为了这届奥斯卡最悲剧的提名影片。 (怀德/文)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