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莫奈上海特展引轰动 陈钢:或预示海派文化回归

2014年03月20日 11:18 来源:新闻晨报 参与互动(0)

  正当 “印象派大师·莫奈展”在上海如火如荼地展开期间,克勒门文化沙龙也迎来了今年的首场活动,以“莫奈,上海的老情人”为主题的文化沙龙昨天在贵都大饭店举行,贵都剧院门口营造出了浓浓的印象派氛围,仿佛莫奈亲临上海的感觉。莫奈上海特展策划人谢定伟也来到现场,他对莫奈展在上海反响如此火爆感到出乎意料,相比之前也是他策展的毕加索上海展,他说,莫奈展和毕加索展最大的差别,是当时没有微信,如今有了微信的传播,还有了更多年轻人的参与。记者 徐 颖

  莫奈若早来三年

  可能没那么多观众

  在沙龙上,资深艺术评论家林明杰表示:“看一位艺术家是不是伟大,要看他是否推动了艺术的进程。以莫奈作品《日出印象》为例,我们可以看出,之前的艺术家是如何绘画日出,莫奈显然与他的前辈都不同。”

  在海外生活30年、对印象派艺术情有独钟的策展人谢定伟在现场披露,早在毕加索大展来沪之前,他就已经在接洽莫奈来沪展览事宜,没想到最后还是毕加索展“捷足先登”。虽然莫奈展在时间上晚了一步,但反而赶上了好时光。“3年前毕加索展来沪时,还没有微信,我们在电视和报纸上打了很多广告来宣传展览,花费很大。此次莫奈展来沪,凭借微信,还没有展出,消息就已经得到广泛传播,引起了全城轰动。”对于此次观众群中,出现了大量80、90后年轻人,他也感到很惊讶,“从毕加索展到莫奈展,几年间年轻观众培养起来了,若莫奈3年前来上海,或许没有这么多观众。而且展览放在K11这样的商场空间,也吸引了不少原本对艺术没有太多兴趣的人。”

  巨幅《睡莲》与上海

  差点失之交臂

  谢定伟还披露,要不是他的坚持,此次莫奈上海特展上那幅最大的莫奈作品《睡莲》,差点就与上海失之交臂。原来,这批莫奈作品在上海展出前,先到台北历史博物馆展出,由于该馆大门很小,这幅《睡莲》加上画框的巨大尺寸,根本无法进门,法国方面提出该画不参展了,这可把谢定伟急坏了,“这可能是上海展上最大的亮点,没有它,上海展就办不成了。”这脱口而出的话,虽然说重了,却使得法国方面重新考虑,最后修改了画框的尺寸,才得以让该画来到上海。

  而对于众所周知的莫奈名画《日出·印象》,谢定伟说,当时他也曾极力争取过,但由于该画此前曾遭遇过盗窃,花了很多年才得以追回,所以法国方面负责人表示,虽然从理论上说该画还是有可能走出国门展览,但在五六年内却绝无可能。

  莫奈对上海好比“老情人”

  莫奈展在上海引起了巨大轰动,谢定伟表示出乎意料。他说,莫奈在西方也是大受欢迎,但远远没有在上海这么火爆,他认为,这是因为国内大众对艺术名家还是有了解的欲望。

  音乐家陈钢更是亲切地把莫奈比喻成上海的老情人。“印象派诞生的同时,恰好也是吴昌硕、任伯年被称为海派画家的时间。刘海粟很早就撰文介绍了印象派的两大发明,那就是着色鲜明和户外写生,当时很多留学法国的上海艺术家,都深受印象派影响。”

  陈钢还表示,印象派刚刚进中国不被接受的遭遇,也与海派绘画的发展很相似。有人曾打趣说,这画远看象西洋画,近看是打架。画家吴冠中曾经说过,100年来,中国画家不管是专业,还是业余,都是喝了印象派的奶。

  据陈钢在莫奈画展现场观察,这次莫奈展到上海,吸引了很多80、90后的观众,“这说明印象派又回来了,海派文化也回来了。”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