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仰乐队问:疫情期间你的「云」生活是怎样的?

知乎的朋友们,你们好! 我们是痛仰!一起来向知乎的好友们发问了。 疫情期间不能去live现场跳水、pogo、开火车,你是否变成了「中华鳖精」…害,别说…
关注者
347
被浏览
267,225

33 个回答

既然是痛仰的提问,而我虽谈不上资深也算是听了小二十年的摇滚乐迷,那就聊聊疫情期间自己的音乐生活吧。

2020年的这场「开幕雷击」,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始料未及的。从社会运转到个体生活,一切在几天之内便逐渐停摆。而这种整体停滞了近两个月的状态,对于社会经济的深刻影响不言而喻。大到我所工作的国有企业集体开始政策性调减工资,小到我经常光顾的一家平时需要排队的早点铺子的老板娘前几天跟我抱怨说,客人实在太少,灶台都是冷的。如今,所有人都能或多或少感受到正在逐步显现的严峻形势。

虽说疫情带来的影响整体上是负面的,但人类社会也总是能够本能地进行自我纠偏,各种「线上」事务活动的兴起便是其一。一时间,各式各样的「云」办公、「云」生活、「云」学习成了热门话题。但是,对于我辈这类常年以全球视野来关注摇滚乐的乐迷而言,这些根本不是事儿,因为长久以来我们就是「云」乐迷。无论你是想研究一下法国黑军团,还是南斯拉夫朋克,你不「云」也没辙啊,毕竟前者的大多数乐队都解散了,而后者连国家都解散了。

疫情不仅让一切停摆,也在此期间「重塑」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于个人而言,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更深入地做一名「云」乐迷,反思自己曾经对于摇滚乐认知上的诸多不足,去重塑整个观念。

这段时间的收获主要是两方面:

一、摇滚乐宏观认知的「重塑」

作为中国乐迷,过去我们大多数人对摇滚乐的宏观认知模式是这样的:利用风格流派的分类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因此,我们会不自觉地将摇滚乐从宏观上划分为传统老派摇滚、另类独立摇滚、金属乐与朋克乐这四大体系,并以此为根基来进行相关聆听以及讨论。

疫情期间,我试图换一种模式去重新考察自己对摇滚乐的宏观认知,也就是如今国外资深乐迷开始逐渐采用的,以历史沿革为根基的「时代划分法」,一些曾经同样困扰过我的极具争议性的问题开始逐渐明晰。

按照历史沿革,广义摇滚乐经历了如下的五个时代阶段:

  1. 摇摆乐时代(1940-1964)
  2. 经典摇滚时代(1964-1991)
  3. 朋克运动及其后续(1976-1991)
  4. Grunge浪潮及其后续(1991-2008)
  5. 整体衰退期(2008至今)

聪明的朋友肯定已经开始发出质疑:从以上划分方法看来,我们引以为傲的金属乐与另类独立摇滚大系为何消失了?其实,它们并未真的消失,而是被融进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中。金属乐隶属于经典摇滚时代,另类独立摇滚隶属于Grunge浪潮及其后续。

为什么呢?

因为金属乐虽然剔除了传统老派摇滚乐的布鲁斯基因,但它更多时候是在经典摇滚的框架里做加法,它的出现使得该框架在听感上更厚实,结构上更饱满。而与之相比,朋克乐做的却是减法,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对经典摇滚的反叛与解构,所以才需要从宏观上抽离出来进行单独计列。

而另类独立摇滚更无需赘言,如果没有Grunge浪潮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大行其道,并引发了相应的观念革命,人们的耳机里可能依旧播放着solo满天飞的传统摇滚乐。亦因此,很多乐迷一致认为Grunge浪潮导致了经典摇滚时代的寿终正寝,便是出于这种对时代因果的考量,不无道理。

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摇滚乐整体的衰退是一种时代的综合结果,其中包含了传统唱片工业的没落,以及互联网及其相关共享文化的崛起等客观因素。如果将其完全归咎于Grunge浪潮,未免有些舍本逐末了。

二、摇滚乐演绎形式的「重塑」

年初的时候,我曾计划今年利用空闲时间和假期,与家人和朋友相约多看几场音乐节或乐队演出,谁曾料想凶猛的病毒打消了一切念头。因此,疫情期间我也在反思一个问题:新时代背景下,乐队现场演出是否存在更多的出路?而就在去年,乐队综艺的火爆恰恰给了人们诸多灵感。

传统摇滚乐迷一般认为乐队的灵魂在现场,这当然是无可反驳的事实。毕竟现场互动与即兴表演,正是摇滚乐长久以来的魅力所在。然而,去年我在屏幕前起初抱着嗤之以鼻的态度看完了乐队们的现场表演,并且来到知乎参与相关互动的时候,眼见很多年轻人从接触到讨论,最终热爱上摇滚乐的整个过程,我渐渐意识到一点:摇滚乐的文化魅力不会因为时空的阻隔而产生过多的衰减。毕竟作为「云」乐迷的我们,当初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最近,我听说京东直播正在筹办618「线上」音乐节,心里微微一振,终于有人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于是看了一下演出阵容明细,欣喜地看到了这个音乐节模块中有关摇滚乐的两个重头戏:郑钧和崔健。

郑钧是我最早接触到的中国摇滚音乐人之一,在我心中与魔岩三杰地位相当,首张专辑中除了《回到拉萨》、《灰姑娘》等高传唱度的金曲,那首《商品社会》对于消费主义的批判意识相当超前,几乎是对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时代的一场预言。崔健自不必多言,他是只身用音乐唤起一个时代的民众意识觉醒的人物,不理解崔健无以理解后来的中国摇滚乐。

届时,我会像之前一样守在屏幕前做一名「云」乐迷,顺便还可以在京东买点零食,十分方便快捷,边吃边体验云音乐节(吃货实锤)。正像这个音乐节所提倡的「看见热爱,享你所爱」那样,这也算是身处后疫情时代的我,对自己这份热爱的执着与坚守吧。

整个时代与社会都在重塑,我们也应该重塑自己。

这题我会!作为一个疫情期间成功戒掉了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撒网」的恶习,养成了每日规律的「在线学习」;以及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大葱小葱蒜苗傻傻分不清的人,在这几个月没有外卖的日子里潜心研究「如何不饿死自己」,通过在线研究菜谱和无数次在厨房里与邱少云共情,终于习得了「做饭」这门独立生活必备技能,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会饿死自己!

说到「在线学习」、「在线教育」,估计是这个举国黑暗的疫情期间里为数不多还能蒸蒸日上发展的业务了吧。为了不让自己在这段期间里自我消沉和陷入负面情绪,学习一直是我用来抗压和保持自我内心平衡的一种方式。

尤其是在疫情最开始的那一两个月,网路上全是各种负面信息,看个新闻就觉得自己要PTSD了,闭门在家也造不出个车,于是决定找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每天花些时间去认真系统地学习学习。

本人「宅家学习」的画风是这样的,别笑,建设学习型家庭,从猫做起!

一直想要好好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年前原本花重金报了一个英语辅导机构的线下课程,每周会规律去线下学校上外教课,结果因为疫情,线下学校关闭了整整半年,许多外教老师春节假期回自己国家休假的也都回不来中国了。学校为了活下去,把原本线下的workshop、face to face、life club等课程改到了「云线上」进行。

虽然没法在线下相见,但是隔着屏幕依然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教老师,和他们云上face to face进行交流练习口语。身处各国家各时区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反而有了更多可以聊的话题。

比如上面这位来自Port Elizabeth的Cici老师,让地理很糟糕的我,知道了「伊丽莎白港」这个名字美丽的港口城市在南非,并和她约好了等疫情结束一定要去她美丽的家乡看看,住一住她推荐的Boutique,喝一喝旅行攻略里没有的,只有他们当地人才知道的经典咖啡。

伊丽莎白港

语言这个东西真的很神奇,不管你阅读多溜,听力多好,背了多少单词或课文,只要你不开口说它,就不会真得掌握它。说到底语言是一门工具,只有真正把它用起来的时候,才会一目了然得知道自己差在哪里。

写作的时候都懂得的词汇和语法,一到开口说,总是能犯一些低级错误,不是把she和he说混了,就是时态没注意,或者这里少了个be动词,那里少了个-ed……

好在外教老师都能一眼抓到你的错误并记录下来让你进行自我纠正,并教你更地道的表达方式。

通过这段时间的云线上学习,掌握了一些更地道和实用的口语表达:

学习了一些阅读和听talk的方法技巧:

尝试了用英文讲故事和进行演讲:

讨论过艺术,学习如何critique一件艺术品:

也和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政治正确」下的网友们一起思辨地聊过各类普世话题,并通过role play的形式在每一个topic的练习中努力输出自己的观点:

role play

这半年通过「云线上」的学习形式,不敢说自己的英文水平有了多么大的提高,但起码是治好了我胸怀10000词汇量却根本不敢开口说的臭毛病。

open your month是学习任何语言的第一步。

现在在马路上看到个外国人就想上去和TA说两句,恢复上班后没有人跟我说英语了,狗急跳墙的我天天抓着我那雅思8.5分即将去英国留学的实习生小妹妹说,求求你跟我说两句英语吧!!

用一张图证明下宅家学习我是认真的!

卧床学习到睡着,醒来发现自己忘记盖笔套,结果成功给自己纹了个身(三天都没洗干净)




除了学习,「好好吃饭」也是疫情期间的重要课题。

在头两个月叫不到外卖的日子里,真的是活生生把我一个不会做饭的人逼成了大厨。「云在线学做饭」技能get~

基本就是下几个APP,照着上面的步骤一步步来执行就好了。

虽然最终成品并没能像菜谱图片上那么赏心悦目,有时候一不小心就做成了「黑暗料理」,但是我给自己的要求不高——能吃就行。

而且红红绿绿的瓜果蔬菜实在是太治愈,太赏心悦目了!


万劫不复红配绿

从「果腹」到「美味」,中间是100次被热油炸伤和被油烟呛到的距离。烧焦了炒糊了煮干了都是中间走过的血泪弯路。如果你在饭点时间听到来自厨房里一惊一乍的嚎叫,那一定是大厨我又营业了。

别误会,我做饭很好吃!

尤其是煮面,我是一流的!这碗面,你就说值不值50块?

请忽略一时没hold住火被我烧焦的菜板

已掌握米其林摆盘真谛——盘子要够大,菜只能放一丢丢!

失败过N次终于能把蔬菜炒绿了


学会了做饭技能后,每天我都会「云线上」在家族群里给爸妈展示一下,好让远在老家的他们可以真的相信——再也不用担心我会饿死自己!

怀疑我爹可能只会说「有进步」这么一句台词。

爸爸你能扩大下夸人的词汇量吗?

亮点在下面这张,知乎广告费什么时候给我结一下?

每日「云线上」用自己做的食物给父母打卡报平安,这是疫情期间独自漂泊在外的孩子能做的让父母不为自己担心的一点点小事。

和父母对话窗口里的图片,没有刻意的摆拍,没有滤镜修图,没有比食物本身更重要的入画,这热气腾腾能填饱肚子的碗碗筷筷,就是最真实可爱的生活呀~




这些就是我疫情期间的「云生活」,没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事,但每一天都过得快乐而充实,也让我真得找到了沉下心来学习和生活的方法。

过好自己的生活,是最值得努力去做的一件事。

最后特别感谢 @痛仰乐队 提出这个问题,我是痛仰真爱粉,一共看过痛仰四次现场,有他们的音乐节也是能追的一定会去追,草莓星云痛仰这场献给武汉的演出我也「云在线」捧场了。话说《博卡拉》还是我的KTV保留曲目,希望虎哥看到能给我个机会下次求合影啊!PS:表白宋捷哈哈哈~

希望疫情快点散去,演艺行业和livehouse们都可以回春,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大家可以一起线下相聚,在音乐现场感受摇滚的魅力。

最后以痛仰的歌名来结尾,愿爱无忧,祝大家经历过疫情后的日子,每一天都用心活成「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