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研究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关系的理论假说
收藏
0有用+1
0
同义词巴萨效应(巴萨效应)一般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BSH)是研究经济增长实际汇率关系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假说
该假说从实体经济角度出发,解释了为什么实体经济的增长会引起该国实际汇率的升值,为什么经济增长快的国家比经济增长缓慢的国家更易经历实际汇率的升值等结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是当代国际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命题,是研究一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实际汇率长期变动趋势的重要理论。
中文名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外文名
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
缩    写
BSH
内    容
研究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关系

信息简介

播报
编辑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简称巴萨效应)是指在经济增长率越高的国家,工资实际增长率也越高,实际汇率的上升也越快的现象。当贸易产品部门(制造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时,该部门的工资增长率也会提高。国内无论哪个产业,工资水平都有平均化的趋势,所以尽管非贸易部门(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并不大,但是其他行业工资也会以大致相同的比例上涨。这会引起非贸易产品对贸易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我们假定贸易产品(按外汇计算)的价格水平是一定的话,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在固定汇率的条件下,会引起非贸易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引起总体物价水平(贸易产品与非贸易产品的加权平均)的上涨。如果为了稳定国内物价而采取浮动汇率的话,则会引起汇率的上升。无论那种情况都会使实际汇率上升
在思考汇率的中长期趋势时,本国货币与内外通货膨胀之差按比例折扣以后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一项可参考的指标。购买力平价成立,意味着实际汇率保持一定。但我们不能忽视下面两种力量的效果,它们使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使实际汇率发生变动。一是巴萨效应,即越是增长率高的国家,实际工资的上涨率也就越高,受此影响,实际汇率的上涨率也就越高。另一个是贸易条件(出口产品对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保持一定的情况下,贸易条件的恶化意味着实际汇率的下跌。

主要观点

播报
编辑
具体地说,“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的思想可以逻辑性地由五个逐渐推进的分论点完整加以表述。(1)当存在贸易限制时,在考虑运输成本的范围内,可贸易品的价格通过汇率达到一致。(2)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假定下,不同国家可贸易品部门的工资水平差异将与这一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差异相对应,同时一国内部的劳动力流动将使得每个经济体内部工资均等。(3)服务部门与可贸易部门相比,国际间的生产率差异较小,在各国内部工资均等化的作用下,生产率较高的国家服务业价格水平将更为昂贵。(4)因为服务业进入到了购买力平价的计算之中,但是并不直接影响汇率,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水平,在用较高生产率的国家的货币为单位衡量时,将低于均衡的汇率水平。(5)两国间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工资与服务业价格的差异就越大,相应的购买力与均衡汇率水平之间的缺口就越大。

结论分析

播报
编辑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有很多严格的假设条件,比如小国经济和利率给定、劳动力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可以快速自由流动、要素规模收益不变等。巴拉萨将国民经济分为可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并用5个逐步推进的分论点表述了他的思想:(1)当存在贸易限制,以及考虑运输成本的条件下,可贸易品满足一价定律,即可贸易品的价格通过汇率而达到一致;(2)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假定下,不同国家可贸易部门的工资水平差异将与这一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差异相对应,同时一国内部的劳动力流动将使每个经济体内部工资相等;(3)在各国内部工资相等的条件下,因为服务部门的国际生产率差异相对可贸易部门来说较小,所以生产率较高国家的服务业价格水平将更为昂贵;(4)因为服务业在购买力平价的计算之列,但是服务业并不直接影响汇率,因此,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水平,在用具有较高生产率国家的货币为单位衡量时,将低于均衡汇率水平;(5)两国间可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这两国工资与服务业价格水平的差异就越大,购买力平价与均衡汇率水平之间的差距相应越大。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三个重要结论,分别是:
第一个结论:小型开放经济体的工资水平完全由可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决定。
第二个结论:不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P由可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差决定。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将会带来不可贸易品相对价格的提高。
第三个结论:如果本国不可贸易品相对价格(内部实际汇率)提高的幅度大于外国,则本国外部实际汇率相对于外国将升值。即如果本国可贸易部门的相对生产率提高幅度高于外国时,则本国外部实际汇率将升值。

假说修正

播报
编辑
在后来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中严格的假定条件逐一开始修正与完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引入需求方传导机制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只是从供给方面,通过劳动力工资渠道给出了生产率增加对实际汇率影响的机制。实际上,生产率增加还可以通过需求方的传导机制,如政府开支增加等,对实际汇率产生影响,提高不可贸易品相对价格,从而对实际汇率产生影响。Asea和Mendoza(1994)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求方与供给方因素在决定不可贸易品相对价格中同样重要。从需求方来看,生产率提高后收入也增加,从而导致政府开支和私人需求偏好的变化,进而引起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影响它们的相对价格,最后使得实际汇率发生变化。Gregorio和Wolf(1994)放松了原来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完全竞争、完全国际资本流动和可贸易部门一价定律成立的严格假设,目的是吸收需求方因素和贸易条件变量,证明了经济需求方在长期同样可以影响相对价格的变动。Fischer(2002)建立了一个小国经济模型,来考察实际汇率在面临各种冲击时的变化,并以中东欧国家为样本,通过面板检验分析,得出生产率冲击不仅仅通过供给渠道起作用,而且也通过投资需求渠道起作用的结论。MacDonald和Wojcik(2004)以欧盟4个转型经济国家为研究样本,考察这些国家需求方和供给方对实际汇率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论表明,需求方和供给方对这些国家实际汇率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通货膨胀和竞争力来说相对不大。
2.引入不完全市场竞争框架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框架下解释可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之间的相对价格,相对价格主要取决于生产率和利润加成。Coto-Martinez和Reboredo(2003)使用了OECD7个主要国家的部门面板数据经验分析表明,相对价格的变动是由相对生产率价格加成的变动决定的。Sndergaard(2003)认为,在垄断的分析框架下,通货膨胀差别不仅仅是由生产率的差别决定的,而且是由相对工资率差别决定的。Unayama(2003)将产品的多样性引入到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之中,目的是扩展实际汇率决定的模型。因为产品的多样性,实际汇率不仅取决于不可贸易品相对于可贸易品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可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其使用“基础设施技术”决定多样性的程度,影响到实际汇率变动,并通过经验分析的结果证实了该模型成立。Mejean(2005)运用OECD国家的数据,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比较了两部门相对价格的两个决定因素。一个是不同的生产率,另一个是可贸易部门与购买力平价之间的偏离导致的不可贸易部门的相对价格。Sheng和Xu(2005)引入了劳动力市场效率,认为在可贸易部门里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强,即存在摩擦性结构失业的情况下,实际汇率与部门生产率之间可能恢复到正相关关系。
3.完善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升值的传导机制
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升值的传导机制需要完善和拓展。因为除了制造品出口增加以外,有很多外生冲击都会影响到一国生产率提高和实际汇率升值,比如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生产力的共同提高导致一国生产率的提高和实际汇率的升值。另外,在发展中国家,可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比较严重,劳动力不能实现完全的自由流动,因此即使可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增长使得其工资水平提高,也未必能传导到不可贸易部门,引起不可贸易部门工资的提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物价并非完全由市场决定,而是存在很强的政府干预因素,因此即使不可贸易部门的工资提高,其相对价格也并不一定提高。
4.引入一系列宏观经济变量
一直以来,很多学者通过在模型中增加变量对模型进行调整,以使其更加符合现实。Hsieh(1982)引入了工资率,解决了工资涨价和讨价还价的问题,他通过分析1954-1976年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数据,发现生产率差异和实际汇率之间存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关系,而且在采用工具变量技术对回归方程重新修正后,得到的结果仍然支持该假说。Clague(1986);Edison和Klovland(1987);Astrov(2005)引入了贸易条件变量,因为出口价格比进口价格上涨快得多,所以贸易条件得到改善。贸易条件的改善反映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出口厂商在外汇市场运作能力的增强。Edison和Klovland(1987)检验了1874-1971年间英镑对挪威克朗的实际汇率,分别以实际产出和商品/服务作为生产率的替代指标,发现在长期中,英国与挪威的生产率增长差距影响两国货币的实际汇率走势。Clague(1986),Rogoff(1992)引入了石油价格变量,调整了石油进口商价格偏好和政府不可贸易品的消费倾向偏好问题。MacDonald和Ricci(2005)引入了分配部门,认为本国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和分配部门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加,导致了实际汇率升值。Vieweg和Roubal(2005)引入了FDI变量,认为国内的投资主要流入到可贸易部门,而大量FDI主要流入到不可贸易部门。Thomas和King(2005)拓展了Chinn(2000)的假设,引入了“土地”这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土地与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一起决定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得出在亚太地区的国家不存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Chaban(2006)非常重视“本国偏见”,强调了分配利润对可贸易品和偏向于国内生产的制造品的本国偏见。Clements和Lan(2007)引入了“国际贫困线”指标,把所有国家分成了富国和穷国两类,得出使用现行汇率扩大了国家间的收入不平等的结论。

相关争论

播报
编辑
(一)两部门划分争论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认为,一国的国民经济可划分为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两大类。所谓可贸易品是指区域间的价格差异可以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的商品。所谓不可贸易品是指不可移动的商品,以及套利活动交易成本无限大的商品,其区域间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的商品。因为在现实中,绝大多数商品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可贸易的,只有不动产和服务业中的一部分是不可贸易的,所以在经验分析中难以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具体、细致的两部门。根据主观性商品分类的差异性,有很多文献对两部门的划分进行了争论。
Officer(1976)认为,可贸易部门应该以制造业或工业作为研究对象,不可贸易部门应该以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这种划分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通行的一种方法。De Gregorio,Giovannini和Wolf(1994)通过设计可贸易性比率(出口/总产出)作为衡量部门可贸易性的主要指标,对1970-1985年间OECD14个国家中20个部门进行了经验分析。若所得结果大于10%,说明该部门是可贸易部门,若所得结果小于10%,则说明该部门是不可贸易部门。结果表明,OECD国家中农业、铁矿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可贸易性比率都在23.6%~59.1%之间,表明这些部门是可贸易部门,而服务业的可贸易性比率为4.5%,表明服务业是不可贸易部门。
后来,大部分学者认为应该用制造业来代替可贸易部门(Ito,Isard and Symansky,1997;Philipp Rother,2000;Kovacs and Simon,1998;Rother,2000;Arratibel,2002)以及用工业来代替可贸易部门(Arratibel,Rodriguez-Palenzuela and Thimann,2002;Egert,2002;Fischer,2002;Halpern and Wyplosz,2001)。还有学者将铁矿业和农业加入到可贸易部门之中(Asea and Mendoza,1994;Chinn and Johnson,1997)。除此之外,Canzoneri,Cumby和Diba(1999)将制造业和农业等作为可贸易部门。Asea和Mendoza(1994)将运输业加入到可贸易部门之中。Cipriani(2001)将工业和铁矿业作为可贸易部门。De Broeck和Slk(2001)将工业和建筑业作为可贸易部门。Coricelli和Jazbec(2001)将制造业、铁矿业、能源和建筑业作为可贸易部门。Fischer(2002)用工业和农业代表可贸易部门。Drine和Rault(2005)认为可贸易部门包括制造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关于不可贸易部门的观点分歧相对少一些。绝大部分学者把服务业作为不可贸易部门(Fischer,2002;Kovács and Simon,1998;Cipriani,2001;De Broeck and Slk,2001;Fischer,2002;Halpern and Wyplosz,2001)。少数学者将运输业加入到不可贸易部门之中(Micossi and Milesi-Ferretti,1994;Ito,Isard and Symansky,1997)。另外,Drine和Rault(2005)把包括批发零售业、餐饮酒店、交通、金融、房地产等非市场服务部门作为不可贸易部门。Canzoneri,Cumby和Diba(1999)将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通讯业、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业、社会和个体服务业、非市场服务业作为不可贸易部门。
(二)生产率选择争论
应该由全要素生产率,还是单要素生产率作为生产率的代理变量,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经验分析来说极其重要,在理论界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论。Martson(1987)计算了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部门之间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1973-1983年间日元实际汇率的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劳动生产率差异不足以解释长期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Edwards(1989)在讨论均衡实际汇率决定因素时,用技术进步表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影响,这种变量实质上是全要素生产率,在研究中很少使用。De Gregorio,Giovannini和Wolf(1994)使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生产率,比较了1970-1985年工业化国家生产率增长率的差异对不可贸易品价格的影响,证实了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快于不可贸易部门。De Gregorio和Wolf(1994)还认为,与全要素生产率相比,平均劳动生产率在经济萧条时反而会增加得更为迅速。从经济的中长期角度来看,平均劳动生产率并不是一个可信的指标。Canzoneri,Cumby和Diba(1999)使用的是平均劳动生产率,结果证实了主要OECD成员国存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Coricelli和Jazbec(2001)认为,应该使用平均劳动生产率作为劳动生产率的代理变量。Fischer(2002)认为中东欧国家缺乏对资本和技术的度量,因此使用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代理变量。Drine,Lommatzsch和Rault(2005)以中东欧9个国家为研究样本,使用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进行检验,发现开放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导致了不可贸易部门的通货膨胀,过去十年实际汇率的升值,只能部分归功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另外,发展中国家、转型经济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部门数据很难获得。因为这些国家统计的经济数据的期限比较短,难以构成参与统计回归的样本。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者只有做某些假定,并选取近似的统计变量作为代理变量,如使用工业生产作为生产率的代理变量,并假定服务业部门为零增长率(Chinn,1997;Egert,2002)。显然,这样得到的结果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
(三)计量检验方法争论
国际上已有大量的文献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进行了计量检验。因为选择不同的计量方法检验,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所以关于计量方法选择的争论也一直持续存在。不过总的来看,随着计量经济学手段和方法的迅速发展,对该假说的经验分析越来越完善和可信。迄今,已经有众多不同的计量方法运用到经验分析中。
Balassa(1964)第一个使用12个国家的收入和物价的横截面数据检验自己的理论。后来,绝大部分学者通过利用时间序列方法分析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表现。Hsieh(1982)通过分析1954-1976年日本和德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能有效解释这一时期日元和马克有效实际汇率的变动。Wood(1991)发现在1960-1980年间,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更快,造成发展中国家实际汇率相对于发达国家发生了贬值。Ito等(1997)对1973-1995年APEC成员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和实际汇率变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特别分析了机械品出口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的变动,比较了这些国家是否存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Chinn(1997)分析10个亚太经济体1970-199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相对劳动生产率、政府支出占GDP比重、实际石油价格等因素对实际汇率变动具有一定程度的解释作用,但是中国、泰国等快速增长国家例外。Bahmani-Oskooee(1992)使用了针对时间序列的两步法(Engle-Granger,1987)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进行协整检验。总的来看,随着计量经济学手段和方法的迅速发展,对该假说的经验分析越来越完善和可信。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巴拉萨(1964)和萨缪尔森(1964)在区分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的基础上,得出了两部门生产率的差异会引起相对价格关系调整的结论,并进一步对现实汇率系统偏离PPP及实际汇率的长期变动趋势进行解释,是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修正的重要假说。
(2)众多学者分别从引入需求方传导机制、引入不完全市场竞争框架、完善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升值的传导机制以及引入一系列宏观经济变量四个方面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更加丰富了原始的理论,使得理论模型更加贴近现实经济。
(3)国际上已有大量的文献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进行了计量检验。绝大多数的检验结果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提供了支持的证据,不过也有一些检验对其提出了质疑。
(4)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研究文献不多,而且结论也不尽统一,有些学者支持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存在,还有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揭示该效应不成立。

实际汇率

播报
编辑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尤其是2003-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五年达到了两位数增长,增长速度之快属世界罕见。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调整和变动趋势,为近年来出现的人民币升值压力给予合理的解释与政策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文献综述
1.支持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文献综述
当前,从实体经济角度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的研究文献不多,而且结论也不尽统一。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趋势具有较为典型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通过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汇率并轨以来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与我国两部门间的生产率差异变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不可贸易部门的生产率提高幅度大时,人民币趋向于贬值;而可贸易部门的生产率提高幅度大时,人民币实际汇率趋向于升值,回归结果符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结论(俞萌,2001;王维,2003;王苍峰、岳咬兴,2006)。卢锋(2006)整理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工资和单位劳动成本相对变动的大量数据并与13个发达国家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比较后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严重低估的结论,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演变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故事。
2.驳斥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研究文献
然而,杨长江(2002)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趋势之间的矛盾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劳动无限供给的条件下,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可能会以实际汇率持续贬值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技术进步型贬值是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较长时期内变动态势的主要因素。Tyers、Golley、Bu和Bain(2006)认为,由于我国可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增长非常快,生产率的相对提高和禀赋相对增加的外部冲击,常常引起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贬值,这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正好相反。McKinnon(2007)认为我国中央银行有可能提高国内通货膨胀率,这可能减缓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升值速度。所以,在我国不存在明显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林毅夫(2007)针对卢锋(2006)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异议:(1)是否可以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和国内外制造业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相对变动的比较作为人民币名义汇率调整的依据尚值得商榷;(2)实际汇率严重低估需要经由名义汇率大幅升值来实现实际汇率升值尚值得商榷;(3)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中所阐述的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变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在现实经济中是必然成立的数学恒等式尚值得商榷。他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不能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来解释,90年代以后我国可能适用这个假说。
(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的启示
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的,其中主要是以欧盟国家为研究样本,研究的假设条件、背景和样本数据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时,更是忽略了我国的实际国情,在模型的设定和推理中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现有研究成果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在构建理论模型方面。(1)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一个假设条件是资本的跨国自由流动。因为资本的边际收益率是一样的,随着技术发生变化,资本收益率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工资和价格的调整。而我国现阶段存在资本管制,且国内价格和资源调整得比较缓慢,可能会通过利率来调整。因此,需要在理论上对这一假定条件做出修正和完善。(2)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第二个假设条件,是劳动力市场是自由流动的。然而我国长期以来由于户籍方面的种种不合理规定,极大地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因此,需要在理论上对这一假定条件做出修正和完善。(3)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第三个假设条件是劳动力总量是固定的,工资水平决定不可贸易品的价格。然而我国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国情,即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的发展很悬殊,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无限制地增加劳动力的数量而不会引起工资的上涨。因此,需要在理论上对这一假定条件做出修正和完善。
其次,在经验分析方面。(1)在对我国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的划分上,不能仅仅以制造业作为可贸易部门,以服务业作为不可贸易部门,这样有失偏颇。因为这些部门的商品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可贸易性,因此在经验分析之前要重新设计指标选择作为研究对象的代理变量。(2)综合比较全要素生产率与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利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率代理变量,并且完善相关数据库,准确衡量我国单位劳动成本变动和工资等变量。(3)充分利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手段,采用面板数据和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对理论上提出的假设命题进行经验分析,以期得到更为可靠的经验支持。
最后,在政策建议方面。(1)在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原因时,要考虑到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阐明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大幅贬值的影响机制。(2)注意考察我国经济的非均衡运行状态,如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增长等给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今后的研究思路可以在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比如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等)的背景下,对传统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进行修正和完善,主要考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基本经济特征,重新做一基本假设,即无限制地增加劳动力的数量而不会引起工资的上涨的基本假设,从而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否具有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重新设定我国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的划分标准,并进行归类划分,准确衡量我国单位劳动成本变动和工资等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能的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逐步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才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的政策建议。

中国情况

播报
编辑
中国的情况违反了巴萨假说。尽管中国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人民币汇率跌幅超过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差距,实际汇率也大幅度下跌。这反映了中国在广大农村地区拥有太多的剩余劳动力,因此生产率的提高并未引起实际工资的上升。
进而,中国贸易条件的恶化也导致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降低。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现在放弃了计划经济下的重工业政策,转而更多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其结果导致国际市场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供给增大,同时,对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需求也在增加(用于弥补中国国内生产减少的部分)。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带来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对价格的下降,进而导致中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受此影响,人民币的实际汇率长期来一直在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