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探索健康码常态化应用 抽烟睡眠纳入评分 回应:还只是设想

南方都市报APP • 隐私护卫队课题组
原创2020-05-26 15:49

近日,最早推出健康码的杭州正在探索健康码常态化利用,即将推出渐变色健康码。

从官方提供的示意图来看,杭州将来会以健康码为基础开发新功能——“一码知健”,接入电子病历、抽烟喝酒、运动情况等个人生活方式数据,然后对这些大数据进行色相评价,判断个人、小区乃至企业的健康状况。

屏幕快照 2020-05-26 上午12.14.11.png

渐变色健康码示意图。图自健康杭州

虽然此功能还未实现,但此举还是引来了网友热议,有的网友担心自己的隐私信息暴露给他人。就杭州渐变色健康码的具体使用场景和开发进展,南都记者询问了杭州卫健委相关工作人员,其表示,(关于“一码知健”的设计)目前还仅仅是一个设想。

对个人和企业、社区等群体的健康进行排名

疫情期间,健康码成为各地政府数字化防疫的“标配”。近日,最早推出健康码的杭州对健康码的常态化应用进行了探索。

5月22日,在杭州市卫健系统深化杭州健康码常态化应用工作部署会上,杭州市卫健委主任孙雍容介绍,未来杭州健康码将实现“一码知健”——通过集成电子病历、健康体检、生活方式管理的相关数据,在关联健康指标和健康码颜色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个人健康指数排行榜。同时,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对楼道、社区、企业等健康群体进行评价。

屏幕快照 2020-05-26 上午12.14.25.png

杭州市卫健系统深化杭州健康码常态化应用工作部署会现场。图自健康杭州

从官方提供的示意图来看,对个人健康的评价至少包括了“今日运动情况”、“今日饮酒情况”、“今日吸烟情况”、“昨日睡眠情况”等几个维度,还给出了每个人的健康得分,以及个人在杭州市民中的总排名。

在群体评价中,可以看到某企业的整体健康评分,还包括“企业员工运动情况”、“企业员工睡眠情况”以及“本年度企业员工体检率”等等,甚至可以得出该企业在整个同行业企业中的“综合健康排名”。

5月24日,“杭州渐变色健康码将上线”话题一出便引发网友热议,登上热搜榜。截至发稿前,该话题在微博上的阅读量已超1亿。

IMG_7130.jpg

“目前还仅仅是一个设想”

对于杭州渐变色健康码的具体使用场景和开发进展,南都记者询问了相关工作人员。杭州卫健委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都,“(关于‘一码知健’的设计)目前还仅仅是一个设想,还没有具体实施。”

据杭州卫健委官方微信“健康杭州”介绍,目前已通过健康码实现了一码就医、预约挂号、一键急救、心理援助、健康证明、健康档案等多个健康应用。

南都记者了解到,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是“一码就医”的试点医院,已实现了健康码常态化应用的部分功能。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都,4月份左右,该医院“智慧医疗”的多功能自助机开通了新功能,患者可以在浙里办、市民卡、支付宝三个App中调取杭州“健康码”扫码进入,然后就可以完成挂号、取号、结算支付等功能。她表示,“患者以后来就医就不再需要携带实体就诊卡和纸质病历本,整个就医流程会更便捷。”

但关于“一码知健”的功能,该工作人员表示,“还没有听说过。”

据了解,杭州健康码的常态化应用已是杭州城市大脑系统建设的一部分。基于目前健康码正被普遍使用的时机,孙雍容在会上指出,通过城市大脑卫健系统的“一码当先”,让健康码成为市民爱不释手、高频使用的全人群、全周期、全流程健康顾问。她还表示,“加快实现‘一码知健康’是健康码深化应用的方向和目标。”

专家:要给予公众透明、及时、充分的说明和详尽的论证

目前可以看出,健康码会成为杭州日后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和“切入点”,但受到争议的“一码知健”功能具体会如何使用,答案还比较模糊。

“渐变色健康码的功能融合在国家强制性防疫产品里面,比较容易引起恐慌。”北京清律律师事务所主任熊定中告诉南都。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吴沈括提出,应当给予公众透明、及时、充分的说明和详尽的论证。他认为,渐变色健康码的设计着眼于数据资源的进一步挖掘利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在实施设计和运用的过程当中,需要有更多的正当性和必要性论证。

健康码是针对疫情防控、促进复工复产而设计的必要产品。北京安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新锐表示,它收集信息的类型有限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渐变色健康码如果收集民众睡眠、运动信息等完全与疫情无关的数据,“这种设计思路完全与隐私合规设计相反,是过度收集信息的设计思路。”他强调。

“如果借着原来的健康码的强制性要求民众使用渐变色健康码,则涉嫌违法。但并不是说健康码拓展功能都是违法的”,熊定中还指出,如果接入功能需要关联健康码数据,则需要重新征得用户的明示同意,并明确告知信息使用的目的、方法等内容。

吴沈括也表示,在公共疫情的前提条件消失之后,应当予以及时删除或者功能转化,在转化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尊重个人的自主选择。“包括引入二次同意机制,在用户选择退出的情况之下,应当给予充分、全面的删除保障。”他说。

不过,熊定中则认为,在个人信息滥用过度的当下,把重新授权寄托在App的弹窗授权等操作上,很难保证用户真的有选择权。所以他更主张一刀切,所有基于防疫而收集的数据,最后都应该销毁。

采写:南都记者 李慧琪 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 尤一炜

编辑:李玲,蒋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从互认难到国标出台,健康码经历了什么?

1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