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EMUI 11是披着EMUI外皮的鸿蒙OS,你怎么看?

这一次华为开发者大会发布的EMUI11,与鸿蒙OS共享了分布式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能力,还能与鸿蒙2.0设备进行交互,以及让一些应用跨设备运行,这些事情…
关注者
830
被浏览
842,534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我在HDC大会结束后的文章里这么说:“我觉得EMUI 11是连接鸿蒙物联网生态系统的一把钥匙”。在我的想法里,我假设了这么一个路径:“如果小天才手表可以在鸿蒙开源社区中有突出贡献,那么我们看到的小天才手表将是一款比现在更具备扩展性和可用性的下一代儿童智能手表。无数的APP将通过鸿蒙生态部署到这款手表上”。那么,当华为手机打开这款鸿蒙儿童手表的时候,将不再只是打开一个手表版APP,而是通过EMUI 11来使用一个同时跑在手机和手表上的APP。简单点说,EMUI 11是让我们看到鸿蒙设备与手机如何互动的一个通道。

另外,我想先啰嗦几句话,关于操作系统自研和可控到底是啥意思。其实我不是太认同UI学说。也就是大家的系统都是基于Android开源系统改的,不能叫自研。这显然是不对的。从开源定义来说,Android本身就是个属于整个产业链的东西,谷歌只是它的开创者,而Android演进到今天,拥有无数的设备连接,其突出贡献者恰恰是华为、三星、OPPO、vivo、小米等这些终端厂商,还有无数的软件厂商。这是开源世界的特性。为什么我们倡导操作系统一定要开源,就是因为一家之言,一家思路会禁锢操作系统的发展,开源共建是自由软件最伟大的精神。所以EMUI、MIUI、ColorOS等,其实都算不同程度的自主可控系统。说句难听话,如果谷歌有一天不再维护Android代码库,那么也会有其他耕耘多年的公司继续更新下去。

而在所有的“UI”系统里,EMUI是走的比较远的一个。它源于Android,但现在试图通过共享鸿蒙分布式技术,另劈赛道,成为IOS、Android之外的第三极。EMUI目前的内涵,就是全场景互联。这个历史性的目标,其实已经超过了谷歌对Android的定义。毕竟谷歌自己也没让Android做到全场景互联,微软也没做到,只有苹果完全实现了全场景互联。

充分考虑到全场景下用户的需求,分为几个维度来创建EMUI 11。其中属于传统系统定义的包括:GUI性能、流畅体验、容易的UI交互、多感官反馈。这也是目前行业内主要系统的精进方向。而属于EMUI与鸿蒙逻辑的则是设备整体形态与设备协同。

EMUI 11解决的就是让华为终端(手机、平板)连接基于鸿蒙系统的智能家居、智能出行、音影娱乐、运动健康等设备。一次开发,全平台部署的鸿蒙特性,之前已经介绍过了。比如华为手环在健身房的场景,现在跑步机的数据是无法传输到手机里来的,因为手机里面是没有跑步机的传感器。那么大的跑步机我也装不进来。但是用通过分布式技术将几个设备组合成超级终端这种方式,相当于把跑步机装进手机里面来,或者说手机具备了跑步机的传感器,这个时候跑步机上所有实时的数据,都会实时记录在手机里面,你从跑步机上离开就相当于把WIFI模式关掉。实际上,我们在发布会上看到的华为穿戴设备与手机,华为平板与智慧屏,华为手机与智能家电之间的联动,在他们内部都被定义为“Show Case”。什么叫Show Case呢?华为希望这些Show Case会给业界的同类应用和产品提供思路,如果他们愿意迁移到鸿蒙系统,或者开发鸿蒙中间件,那么就会创造许多个新的商业机会。

对于用户来说,这些连接过程都是无缝连接非常方便的,EMUI 11通过碰一碰的方式侦测到鸿蒙设备,即可弹出卡片,点击按钮即可使用。EMUI 11内建这些设备的管理界面,不再需要单独下载对方的APP。让智能设备与EMUI 11终端无缝无感连接,是EMUI 11主要的设计思路。

鸿蒙生态系统的核心价值是华为搭台子大家来唱戏。所以我一直强调,鸿蒙系统是否真的能成功,取决于开源社区的运营是否成功,华为是否有格局让这套系统完完整整的交到产业链手里,吸引包括手机厂、黑白家电厂、智能可穿戴厂、汽车主机厂、智能家居厂等一起来为鸿蒙的代码库做贡献。

这届HDC,我们看到了EMUI 11与鸿蒙2.0之间的交集,但有点遗憾的是,华为能提供的代码库,案例和工业界在鸿蒙基础上做的案例还不够多。作为一届开发者大会,基于鸿蒙的产业科研成果没有形成论文和代码集。这个问题我也直接问过相关人士,给我的回答也让我很感慨,在如此艰难的时刻,我们需要鸿蒙、HMS和EMUI三驾马车来提振士气。华为确实不那么Perfect,鸿蒙开发资源库和EMUI开发资源库,想变成Android Studio和MSDN,还需要很久的时间。这不光需要华为,也需要千千万万的工业界伙伴一起努力。

于工业界来说,在鸿蒙开源系统的基础上打通EMUI的连接是很简单的事情。华为目前就已经提供了全套开发工具。一个鸿蒙应用里各项功能模块可以理解为多个元程序,每个终端根据形态的不同各取所需;开发者无需针对每个设备进行单独开发。对于开发者来说,开发应用无需再处处受到不同设备的限制,可以更轻松地实现,一个APP的服务在多个设备上无缝流转,获得了更多开发跨终端业务的可能性。在鸿蒙2.0的IDE中,我们可以同时开启手表与手机两个模拟器,对一个应用同时进行适配开发,这是谷歌WearOS一直都在推进但是步步艰难的事情。Google Play曾经为了推广WearOS,鼓励开发者提交APP的同时,对几款主流的WearOS进行适配。但几年过去了,进展十分缓慢,以至于像小米和OPPO都放弃了WearOS直接魔改低版本的Android。而在鸿蒙生态里,这将不是个问题,跨硬件架构,跨平台的开发成为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在HDC现场,运行EMUI 11的手机或平板,已经可以体验到一些鸿蒙应用的独特跨终端运行的体验。

EMUI 11不但是连接鸿蒙生态的钥匙,也是勾勒属于华为自己未来软件服务体系的样子。说个我自己的笑话,也是年轻时候见识太少。初代iPod Touch发布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有200字抨击Touch不支持Flash。Apple中国的工程师给我的回复非常简单:“我们认为Html5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苹果最终笑到了最后,Flash黯然落幕。前几天,我直言不讳的跟华为的领导们开玩笑说,鸿蒙2.0就像我们当年看Android 2.3,当时非常吃惊,但是也不曾想会有今天这么庞大的世界。鸿蒙是属于整个工业界的,当我们明白鸿蒙是什么的时候,基本就等于我们站在Android 2.0那个年代看世界。也许EMUI 11是华为最后一个基于Android的版本,却是打开鸿蒙生态的钥匙。就像我前几天说的,即便华为真的不做手机了,依托庞大的开源生态、HarmonyOS与HMS,也可以成为一家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