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地安门外百年书店 留下一代人成长的记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0-04-20 15:19:32
A+ A-

来源标题:地安门外百年书店,留下一代人成长的记忆

在地安门外大街路东,有座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是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它就是民国时期“为宝书局”旧址;自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地安门新华书店。据说为宝书局的匾额,是由以辛亥革命遗老自居的郑孝胥书写,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郑孝胥曾任满洲国国务总理,有汉奸之名。为此,为宝书局又请张伯英重新题写了新匾额。只可惜,这两块匾额至今早已不见了。

地安门外百年书店 留下一代人成长的记忆

我从小就住在地安门路口边,距离地安门新华书店(以下简称书店)也就五分钟。我从七、八岁开始(1967年),几乎天天都在书店里玩儿。那年代甭说匾额,连正经的文学书籍都没有。在那个枯竭的年代,所有优秀的、经典的文艺作品均被打入冷宫,且定名为毒草。但新华书店还是吸引人们前往的好去处。虽说红色经典占据着书店的柜台,但毕竟还有很多小人书吸引着我们。

夏天,书店内特别凉快。或许是民国老建筑的原因,只要一走进书店,顿时感到浑身上下无比清爽。悬挂在天花板上的老吊扇,吹拂着阵阵微风。书店内的玻璃柜台,光亮无比,特别是那水磨石地面,总有工作人员持墩布在擦拭。人们轻声细语,浏览选购图书,真是再美不过的享受了。

地安门外百年书店 留下一代人成长的记忆

那年头从不开架售书,所有的书籍和画册都摆放在柜台里面,读者只能隔着柜台观看书脊和封面。有时忍不住叫道:“阿姨,您把那本书拿给我看看?”碰上阿姨气不顺,就会给你一句:“你买吗?”每到这时,我就会默默地低下头,拿什么买啊?小学生兜里没有钱。也有碰上好心人的时候,阿姨会将书隔着柜台递给你,并轻声地嘱咐说,当心点,别弄脏了。记得当时有部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在电匣子里先开始连播,由著名播音员曹灿播讲。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打开话匣子听“小说”。时常被书中的英雄事迹所吸引,有时听得入神,竟然忘了手中的饭碗。后来听说《欧阳海之歌》出版修改版了,我和邻居小伙伴起了个大早,拿着小板凳到书店门前去排队。那是个崇拜英雄的年代,对解放军叔叔都怀有崇敬之心。

上世纪70年代,我母亲从外地回京探亲,看我总往新华书店里跑,就给了我三毛钱,说你去书店买本书吧。我手里攥着三毛钱连蹦带跳地跑进书店,精心挑选了半天,最后花了两毛九分钱买了一本《海军英雄麦贤得》。这本书伴随我很长时间,不知反复读过多少遍。因为给同学们讲麦贤德叔叔的故事,还受到老师的表扬,至今我还记得麦贤得的英雄事迹。

当时在书店小人书专柜前,永远吸引着我们这群孩子,目光中流露出热爱与渴望。“一不怕苦,而不怕死”的王杰、“身居长工屋,放眼全世界”的王国福、“毛主席的好青年”金训华等,是我们那个年代学习的榜样。再以后还有《半夜鸡叫》《刘文学》《高玉宝》《向阳院的故事》等,都是小人书中的最爱。日积月累,渐渐存了一大箱子小人书,大部分内容都是英雄人物的。只要闲暇有空时,就会拿出来整理欣赏一番。别看是几本小人书,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英雄人物对我们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书店里发售印制精美的毛主席画像(大小如32开书本),都是毛主席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图片。价格也比较便宜,好像是几分钱一张。我就将自己买冰棍的零钱攒下来,只要有新出版的毛主席画像,我都买作为收藏,爱不释手。遇有同学或小伙伴来家里,我就拿出来同大家一起欣赏,感觉特有自豪感。记得在当年在书店显著位置,还有“红宝书”专柜,有《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诗词》,以后还有《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等,封面都是红色的。后来还有马克思、恩克斯、列宁选集,封面好像都是白色的。印象比较深的是《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还有列宁的《论权威》等。

当年浩然的长篇小说《金光大道》和《艳阳天》,都是写农村发生的故事,对我来说不是特感兴趣。但姚雪垠创作的历史长篇小说《李自成》,却令我记忆深刻,话匣子每天也都有连播。一天,我听到李自成与张献忠二人因争夺被俘获的皇陵乐手宦官而结下梁子,从此分道扬镳……在此紧要时刻却说到,且听下回分解。我当时按耐不住自己的急切心情,跑到地安门新华书店,当即买下两本《李自成》(第一卷上、下两册),一共是一块八毛钱,回家读了个通宵。那时候应该是1977年,我正在上高中,口袋里已经有点小零钱了。

在当时,新华书店控制着全国人们的精神食粮,几乎所有的出版物,都要通过新华书店发行出售,独此一家,别无分号。70年代中期,批《水浒》、批宋江。毛泽东主席发话,要高级领导干部读《红楼梦》。于是,国家很快发行出版了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由新华书店统一出售。人们听说后连夜排队,每人限购一套。第二天早晨,书店门前早已经人山人海。刚一开门,连玻璃都给挤碎了。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一个渴望读书,渴望知识的时代来临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新华书店真是大变样,不仅开架售书,而且古今中外名著应有尽有。我当时在书店买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连环画,那时都不是整套(全册)出版的,而是出一本卖一本。也没有预告,有时为了买到下一本,不知要去书店多少次。长大成人之后,我还先后购买了《四世同堂》《老残游记》《静静的顿河》《曹禺文集》等中外文学名著,如饥似渴地阅读。如今都收藏在我的书柜中。

地安门外百年书店 留下一代人成长的记忆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地安门新华书店依旧“健在”,且还是以经营图书为主,也兼营纸墨笔砚之类的文具用品。书店早已经恢复开架售书的传统,只要您有功夫,站那看一天也没人管。在书店进门处的书架上,还重点摆放着以老北京为主题的各类书籍,很受读者的欢迎。以后,我家搬离了地安门,但是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只要到地安门,我就一定会走进这座伴我成长的书店。

2007年5月,我偶然路过地安门,走进书店一看,新开辟了老北京书籍专柜。我兴奋地一一阅览,挑选了好几本关于老北京的专著。有邓云乡著的《旧京散记》、肖复兴写作的《八大胡同捌章》等。遗憾的是,当年新华书店里的叔叔、阿姨们早已经退休了。

1990年,地安门新华书店被确定为“为宝书局”旧址,列入第二批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北京市文物局宣布,为配合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市旧城沿街文物建筑维修工程全面启动,为宝书局旧址名列维修单位之一。如今,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地安门转转。特别是对于这个伴我成长的百年书店,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

(图片由地安门新华书店提供)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