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專家:中國應設立政改試驗特區反腐

李永忠認為,只有政治體制改革才能治本,經濟改革的成果也必須通過政改才能鞏固和發展。
圖像加註文字,李永忠認為,只有政治體制改革才能治本,經濟改革的成果也必須通過政改才能鞏固和發展。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幕,自然讓人們對反腐新政充滿期待。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副院長李永忠近日表示,反腐必須推動政治體制改革才能治本,建議設政改特區先行。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旗下報紙《京華時報》周日(10日)第4版整版篇幅刊載對李永忠的專訪。

以《京華時報》的官方背景,選在這個時機刊出這篇關於政改的文章,特別引起關注。

素有「反腐專家」之稱、身兼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李永忠表示,反腐最大的困難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反腐載體。表面上,反腐最大阻力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撓等;實際上是體制性、權力結構性的一種深藏於體制、外露於言行的阻力,故深入開展反腐鬥爭,必然要求改革權力結構。

李永忠指出,他在1980年代末就研究並且預測,如果政治體制改革不能與經濟體制改革同步,中國腐敗發展會先表現在權錢交易,其次進入權色(非物質的賄賂)交易,最後變成權權交易。

他強調,在中共十八大前曾撰文提出,中國已到了3個「不得不」的關口:政治體制到了不得不改革的關口;兩極分化到了不得不解決的關口;反腐困境到了不得不突破的關口。

反腐突破口

李永忠認為,反腐作為新形勢下的突破口最合適,能取得最大控制,而且口子最小,見效最快。

李永忠表示,中國沿用「蘇聯模式」的制度設計,「很不怎麼樣」。公職人員名義上的工資很低,暗地裏的灰色甚至黑色收入卻不少,導致中共領導幹部面對太多腐敗機會,很難做到「不濕腳」。

但他認為,如果現在馬上、全部推行官員財產公開,可能流於形式,或引發混亂,而且如果權力結構不改革、政治生態不改善,僅靠領導人帶頭公開財產,有多大作用值得懷疑。

盡快建特區

李永忠指出,俄羅斯官員財產公開已4年了,但去年的全球清廉指數,排名比中國還低。因此李永忠認為,只有政治體制改革才能治本,經濟改革的成果也必須通過政改才能鞏固和發展。

他建議,盡快設立政改特區,並搞實踐。 「沒有特區怎麼搞政改?政改特區可以治本先行,至於全國當前仍應以治標為主,二者並不矛盾。」設了政改特區,並不等於反腐一定成功,但如不盡快設立政治體制改革特區,30多年的事實已經足以證明,反腐敗很難成功。

他在談到設立政改特區的意義時表示,盡快設立政改特區,先在特區搞實踐,實現「化遠為近、化大為小、化險為夷、化整為零」。

他指出,在全中國2800多個縣拿出1%,也就是28個縣來實驗,「各種模式都可以搞,28個縣肯定會有成功的,誰搞成功了我們用誰的」。

(撰稿/責編:路西)

網友如有評論,請用下表:

讀者反饋

我覺得,這個方法是比較實際的。說到底,就算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就是條死路。政改特區是一種和平衍變嗎?希望特區內能有真正的新制度。

這麼大的議案,想必不是這位李院長自己敢講的。我能想像成,習近平效仿鄧小平的經濟特區制度嗎?

<strong>Anony, </strong><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