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A股并购市场持续升温,企业应如何进行估值实现“1+1>2”聚合效应?

万物皆可估的 仲量联行JLL 2025年03月18日 04:18
图片

2025年至今,A股市场的并购重组活动依旧保持着强烈的热度,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发布了并购重组消息。政策暖风也持续吹向并购重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为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持。然而,并购重组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资产评估以及企业价值评估。如何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选择正确的估值方法往往关系着重组定价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图片

在近期的并购重组市场中,国企身影频频出现,无疑成为了本轮“并购热潮”中的领军力量。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快速调整期,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而新兴产业也急需加速布局和拓展。国企通过积极参与并购重组,能够更好地契合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从而有力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


今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快速提升,对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国企改革背景下的重组并购,并非单纯为了扩大国有企业的规模和体量,其核心目的在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经济结构,进而强化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这样的改革,国有企业将更好地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与安全支撑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从行业角度看,近期,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发布并购重组活动频繁。这不仅体现了市场对新兴行业企业的青睐,也蕴含了产业链整合的迫切需求。近年来,中国经济加速换挡、产业升级持续推进,宏观环境面临较大变化,上市公司有较强动力来调整自身业务类型及发展方向。企业可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完善产业矩阵,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如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行业,其并购重组聚焦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并购重组获取前沿技术、创新人才和市场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图片

2024年,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陆续出台,明确大力支持并购重组,由此带动并购重组市场持续升温。今年以来,政策暖风再度吹向并购重组。2月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并提出“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此举旨在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


从地方层面看,自2024年底至今,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安徽、广东、四川等多地相继出台了支持企业并购的相关文件或政策举措,从发展目标、支持领域、资金来源、服务保障等方面对企业并购重组支持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证监会数据显示,2024年,A股市场披露并购重组交易2,131单。在重大资产重组中,国防军工、计算机、生物医药、汽车等行业并购活动呈现活跃态势,这与“并购六条”鼓励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的导向相吻合。纵观近期多地政策内容,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新兴产业成为并购重组支持举措的重点聚焦方向,进一步加速了企业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型升级。

图片
图片

虽然并购重组为企业提供了迅速扩张资源、技术和市场渠道的机会,并能发挥出显著的协同效应。然而,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诸多挑战,资产评估以及企业价值评估便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在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等传统估值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企业的价值。例如,成本法主要从资产重置的角度来考虑,市场法则是通过市场比较来确定价值,而收益法更注重企业未来的盈利潜力。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多重因素,将目标企业所处的经济周期、行业特点、未来现金流、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还有企业治理能力、行业地位等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纳入考量,力求评估的精准与全面。


对于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战略新兴行业企业,由于其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阶段特点较为鲜明,传统评估方法可能无法准确、科学地反映其真实的市场价值。例如,这些企业往往拥有大量的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但短期内可能无法实现盈利,这就给传统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的评估方法带来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探索和应用创新的、更为适合的评估方法和模型,以确保并购重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图片

近年来,仲量联行评估咨询服务团队已经为包括美的置业、华润集团在内的众多知名企业及项目提供了并购重组和财报目的相关服务,涵盖企业价值评估、资产评估、合并对价分摊、商誉减值测试、财务咨询、员工期权及股权公允价值计量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客户在复杂的并购重组过程中做出最佳决策,实现价值最大化。

图片
图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联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声明:本文由仲量联行版权所有,仲量联行保留所有内容的知识产权及其他所有权利。本文所有内容及表述均从可靠来源所获得且以善意提供,但仲量联行对其部分或全部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宜性不做任何承诺或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篇文字、音频、图片、链接等形式所载信息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篇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当自行查询并核实其准确性。仲量联行及其员工、委托人和代理人对由于直接或间接使用、透露或依赖本文内容或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损害或费用概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仲量联行书面同意,不得自行修改本文任何内容,亦不得转载或使用本文中包含的任何图片、图表、模型、影像等。如需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表明身份、公众号及转载文章标题,相关工作人员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且必须包含本声明的全部内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独家视点 · 目录
上一篇新开局:物业与资产管理从“老三样”到新三样、再三样下一篇提振内需促消费!仲量联行建言中国经济韧性增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仲量联行JLL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