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虎哥车队”张凯和他第3个未回家的春节

南方+ 记者

对于张凯而言,今年春节他可能依然奔赴于志愿防疫的道路上。

前年的春节他在武汉,去年的春节则在黑龙江度过。临近今年春节,他带着队伍又出发了。这次,同行的还有另外7名队友,从黑龙江讷河出发,他们的目的地是天津。

张凯还有另一个更让人熟悉的名字——“东莞虎哥“,他是东莞虎哥车队的负责人。

从2020年2月18日至今,来自东莞的他及其组织的爱心车队一直辗转全国多地支援防疫工作——从最开始的2020年2月,到武汉运送物资、转运病人,张凯便几乎没停过脚步。将近两年的时间,从武汉、绥芬河、舒兰......再到北京和河南、山西抗洪抢险......张凯和他的车队队员们辗转多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根据国家卫健委消息,自2022年1月8日至17日,天津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2例,在院312例。而在1月14日,已在黑龙江停留1个多月的东莞虎哥车队赶往天津,去当地做消杀工作。

1月15日,暂在吉林一高速路休息站中途停留的张凯与南方+记者谈了谈两年之久的志愿之路。

东莞虎哥车队。  受访者供图

东莞虎哥车队。  受访者供图

两年,驶过大半个中国

东莞虎哥车队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志愿队员。不过,车队这次前往天津的仅有7辆车,7位同行的队友。而在天津,当地已有不少车队志愿者等待着他的到来。“我们也不能随便带着一堆队员‘乱窜’,现在是疫情防控期间。”张凯说。

在多地的疫情防控期间,张凯和其他志愿者主要承担了消杀工作,尤其是前往当地疫源、定点医院进行消杀工作,每次工作都要持续近6小时之久,隔离酒店、高风险区甚至是重症监护室,都有过车队队员做消杀工作的身影。

车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其车上粘贴的“虎头”队徽尤为醒目,车身上往往还挂着一条红色的标语横幅。这两年多,横幅上的黑色标语每隔一段时间就更改——“虎哥车队奔赴疫区武汉”“虎哥车队驰援绥芬河”......而最新的标语则为“虎哥车队奔赴天津”。

这些标语也记录了车队参与志愿防疫的轨迹。“我给你数数看。”张凯对记者说,武汉、黑龙江、牡丹江、吉林舒兰、北京......“哎呀,还有天津、大连、甘肃陇南、河南卫辉抗洪抢险、云南瑞丽......”张凯数着数着,又继续说:“太多地方了,数不过来。”

为方便队员工作和休息,车队一人一台车,或是商务车、小面包车,车上装着整箱整箱的防疫物资。张凯开着那辆陪伴他志愿防疫两年多的越野车,用其拉物资,也参与抗洪抢险。

“一意孤行的人”

张凯性子直爽,发起脾气来自认“相当严肃”,甚至在队员做错事时,他会骂到队员“默不作声”,比如有的队员在执行消杀工作时,没将隔离酒店走廊弄整洁,张凯便会严厉指责。不过,两年的高频率志愿抗疫之路,也让他的性格变得更加隐忍,“走的地方多,遇到的事情多,发现很多事也不算事。”

“团队精神相当重要!一个人的行事也代表着一个团队!”在张凯看来,车队应是一个团结的队伍,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不喜欢不按团队行动、一意孤行的人。

不过,在亲朋好友眼里,张凯可能恰恰是那个“一意孤行的人”。一开始,他的亲人大多不太理解张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奔波于多地进行抗疫,出于担心也出于想念,因为张凯已经两个春节没回东莞过年了,“今年应该也没回家,毕竟还要去其他地方做志愿防疫工作。”对于途中的劳累与辛酸,张凯不愿多说,他觉得自己选择了这条路,付出便是应该的。

时间长了,东莞虎哥车队的名声也在外,无论是网友,还是媒体甚至是当地政府,对于车队的努力,都用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做出认可。面对关注度,张凯也时刻保持一种自省的态度——还是要老实本分做下去。

两年多的志愿之路,虎哥车队奔波于多个城市,也总在寒冷的冬天到达当地开展工作。但全国多地市民每每遇到虎哥车队,都会高兴地迎接,甚至有市民拦下车队,送上当地特产,表示敬意和感谢。这些,都让张凯感到温暖。

去年10月12日,在山西吕梁市汾阳市新村,这也是张凯第一次来到山西救援,虎哥车队志愿者进行抗洪救灾和消杀工作时,一个村民骑车经过车队车辆,对着志愿者竖起大拇指“点赞”后才离开。

对于一直坚持做志愿防疫的动力,张凯停顿了一会,他没有使用那些赞誉的词汇来描述自己,不断增加的队员也推着他继续往前走,他说:“开始做了,便继续做下去吧。”

无

“虎哥在,我们也会在”

1月16日,虎哥车队到达天津,在当地待了两天,张凯便因上级相关部门的安排,他自己需先回到广东参与相关防疫工作,其他几名队员则继续留在天津做消杀工作。

队员多半为退伍军人出身,大伙讲纪律、能吃苦。许多志愿队员是在抖音上找到张凯,对于每一个有意愿参与的人,张凯都会一一询问其身体素质条件,也会强调这份志愿工作并不容易,也需要报名者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考虑清楚!有时候10天半个月才能回家,但也可能一个月、两个月回不来,你和你父母谈过了吗?”从车队刚成立时的4个人,到之后分散在各地的志愿队员有100多人,令张凯欣慰的是,大家伙都说到做到,参与每项志愿工作时,没有人中途退出。

王贺龙、姚国庆是和张凯一块参与志愿抗疫最长时间的两人。王贺龙外号“猴子”,30多岁,这次留在黑龙江参与防疫工作,姚国庆则在深圳。“他们都是普通打工的。”张凯称他们是自己的“穷兄弟”,投身志愿抗疫服务的两年,张凯也花了数百万元购置大量物资,本来还算富裕的他,近来也开始烦恼经济问题。

也曾有一名22岁来自成都的退伍女兵找到张凯,她也曾是车队的一员。去年7月,河南洪涝灾害,张凯一行来到当地抗洪抢险,这个年轻的女孩也加入其中,但在执行抢险工作时,因受伤而致使下身感染,“我们整整4天泡在水里。”

在随后的两个月后,去年9月,黑龙江新增本土病例,这个成都女孩依然选择报名参加车队前往当地的志愿防疫工作,但张凯考虑到她的身体原因,这次果断拒绝了。

“队员们都是一辈子的兄弟。”说出这句话时,虎哥语气淡淡的,他将更多的情绪埋在心里。接受媒体采访时,张凯总会坚持车队的一个口号,也是队员间坚持的力量——“疫情不退,坚决不回家!”但当他看到身边长时间跟着他的队员们,有的没有经济收入,有的还是家里的经济、生活主力时,张凯也想过将他们“撵”回家。

但车队的兄弟们不喜欢藏着心事,彼此间有什么矛盾和误会都会说开。大家出于不同理由参与进来,但心里似乎都秉持同一个朴素的信念——“虎哥还在做,我们就跟着一块做下去!”

【记者】杨琼

编辑 卓佩仪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