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家】台湾导游情牵大巴窑 老社区寻获“新故乡”

大巴窑是本地历史最悠久的组屋区之一,是许多人的家,“阿媛”王瑞媛从台湾来到新加坡后最早的一个家也在这里。

“⼤巴窑就好像我在新加坡的故乡,我在这里成⻓和融入本地社会。即使现在搬走了,还是会固定回去走走、吃美食。”

在大巴窑融入本地社区

王瑞媛(右一)14岁那年就移居新加坡,在本地求学长大。图:王瑞媛

30岁的王瑞媛14岁那年就移居新加坡,大学毕业后加入本地旅游业成为导游,2020年还开设了自己的旅游公司“蜂旅遊”。同时也是一名部落客的她,也经营Facebook粉丝专页“媛來就在新加坡”,以部落客“阿媛”的身份,与读者分享新加坡大大小小的私藏景点。

王瑞媛对古早味景点情有独钟,图为大巴窑龙头游乐场。图:陈良同

她早已在新加坡走透透,但大巴窑始终在她的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原来,她刚到新加坡的第二年,就搬到大巴窑,在这里住了四年。“那是我第⼀次真正接触本地社区、和新加坡⼈交流,认识组屋⽂化。”

咖啡香浓 人情味更浓

东风咖啡摊老板陈道星与王瑞媛一见面,即像熟络的老邻居,互相寒暄。图:蔡佑霞

王瑞媛当年刚到新加坡读书时,母亲和姐姐也一起到新加坡生活。现在母亲和姐姐已回台,而她则在新加坡落地生根,嫁给了一个新加坡老公。

“当时很喜欢每个周末跟着妈妈到⼤巴窑1巷的⼩贩中⼼,常常跟咖啡摊的‘安哥’买咖啡,熟了后知道我们来⾃台湾,就开始喜欢聊家常。”

“毕竟那时在新加坡人⽣地不熟,没有亲戚朋友,这位‘安哥’让我们感觉到了满满的⼈情味和温暖。”

天天来福建面是王瑞媛爱上的第一道新加坡美食。图:董励萱

在大巴窑,王瑞媛也第一次吃到了让她至今念念不忘的新加坡美食。在同一座小贩中心的一摊福建面,也是王瑞媛的最爱。

她说:“⼤巴窑是新加坡老社区,拥有许多实⼒坚强的老字号美食!我到现在都每⼏个礼拜就会回去吃的,就是天天来福建⾯。台湾类似的美食是热炒100的炒⾯,但只有⻩⾯条,⽽且味道还是⼤不相同!”

从大巴窑图书馆 了解本地多元文化

王瑞媛爱阅读,在大巴窑公共读书馆度过许多青春岁月。图:董励萱

王瑞媛从小爱阅读,因此大巴窑的公共图书馆也陪伴她走过青春岁月。“我当年喜欢到图书馆的中文区,找村上春树的书阅读。”

王瑞媛也在大巴窑图书馆体会到了本地多元文化的氛围。她说:“当时以为图书馆只有英⽂书,没想到可以找到四⼤官⽅语⾔的书籍和报纸,⽽且很齐全,所以对新加坡的多元⽂化很印象深刻。”

搭巴士意外发现口袋景点

大巴窑最令王瑞媛惊艳的,就是莲山双林寺。她是有一次乘坐巴士经过时,无意间发现大巴窑组屋区里的莲山双林寺,从此这座寺庙即成为了她的口袋景点。

王瑞媛平日忙于工作,偶尔她会到莲山双林寺,沉淀浮躁的心。图:董励萱

她形容,她第一次到莲山双林寺时,可说是“整个⼈惊呆了!”

说到莲山双林寺,本地人或许不陌生,但你是否知道,这间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寺庙是中国以外最⼤的佛教禅宗丛林建筑群?古色古香的建筑,也吸引不少信徒外的人士到访参观。

王瑞媛说:“当时没想到,给⼈如此⻄化印象、寸土寸金的新加坡,竟然会保留如此完善的寺庙!每次来这⾥走走,浮躁的⼼都会沈淀下来。喜欢庙宇文化的朋友,绝对不能错过莲山双林寺。”

“⼤巴窑就好像我在新加坡的故乡,我在这里成⻓和融入本地社会。即使现在搬走了,还是会固定回去走走、吃美食。”
阿媛
相关标签
  • 我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