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点穴驱动腱器官-抗痉挛轴的临床应用

2021-10-22 10:52阅读:
点穴驱动腱器官-抗痉挛轴的临床应用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秋富教授研究团队等报告的电针刺激小鼠足三里穴可驱动迷走-肾上腺抗炎轴,即刺激迷走神经激发肾上腺释放抗炎介质,使细菌脂多糖诱导促炎因子风暴小鼠炎性因子下降、存活率上升
马秋富教授等的研究不仅证明了针刺穴位通过神经调节的部分通道或环路,也提示按此方法对穴位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应用。如除他们证实的能
ont FACE='宋体'>驱动迷走-肾上腺抗炎轴的穴位有足三里穴、手三里穴,我们还可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增加更多穴位归入这个系列,这样将会更方便穴位的临床应用。
我们在临床观察到,用手指或硬器中等力度点压或推压痉挛肌的腱器官驱动腱器官-抗痉挛轴,有效降低增高的肌张力、对抗痉挛阻抑反射异常。现简介如下:
1 点穴驱动腱器官-抗痉挛轴在低增高的肌张力、对抗痉挛中的应用
肌张力高时临床可出现异常姿势,用活动关节、触摸等方法检测可证实肌张力是否高及其程度。肌痉挛是指某肌肉的不随意收缩、处于持续收缩状态。肌张力高与肌痉挛密切相关,我们把肌张力增高的肌肉称为痉挛肌,和其功能相反的肌肉称为拮抗肌。
腱器官又称高尔基腱器官、神经腱梭、腱梭。位于肌肉-肌腱移行部的肌腱侧,是感受骨骼肌张力变化的一种本体感受器。1875年由意大利学者Golgi发现。
点穴驱动腱器官-抗痉挛轴的临床应用
点穴驱动腱器官-抗痉挛轴的临床应用



腱器官受到一定压力刺激时,通过Ib类纤维激活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产生肌肉舒张,此反射叫反牵张反射。牵张反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肌肉的收缩,感受器为肌梭,效应器为梭外肌。
肌梭与腱器官比较
比较项目 肌梭 腱器官
性质 肌肉长度感受器 肌肉张力感受器
对刺激敏感 牵拉 点压
与梭外肌联系 并联 串联
传入神经纤维 a, b
对神经元作用 使α运动神经元兴奋 使α运动神经元抑制
肌肉效应 相应肌肉兴奋 相应肌肉抑制

腱器官主要感受肌肉的张力变化,对点压、推压敏感。我们临床观察到,以阻抑踝阵挛为指标,中等力度点压抗踝阵挛穴3分钟明显优于中等强度电针刺激3分钟。
腱器官部位多有祖国医学的穴位,我们从实践中还找到了一些更接近腱器官的新穴。我们常用的抗痉挛/刺激点
1)抗屈肘/刺激点:上臂内侧肘窝中上2寸,肱二头肌肌腱与肌肉移行部肌腱侧腱器官
点穴驱动腱器官-抗痉挛轴的临床应用

2)抗前臂旋前圆肌痉挛穴/刺激点:前臂桡侧中部,旋前圆肌肌腱与肌肉移行部肌腱侧腱器官
点穴驱动腱器官-抗痉挛轴的临床应用

3)抗屈膝内外两/刺激点:大腿后下两侧腘窝上三寸,内侧半腱半膜肌和外侧股二头肌腱与肌肉移行部肌腱侧腱器官两个穴。
点穴驱动腱器官-抗痉挛轴的临床应用

4)抗足跖屈/刺激点:小腿后侧正中下1/3与上2/3交点,小腿三头肌肌腱与肌肉移行部肌腱侧腱器官
点穴驱动腱器官-抗痉挛轴的临床应用

5)抗足内翻/刺激点:内踝后上1寸,胫骨后肌肌腱与肌肉移行部肌腱侧腱器官
点穴驱动腱器官-抗痉挛轴的临床应用

6)抗足趾背屈/刺激点解溪穴:足背腕横纹中部,踇长伸肌、趾长伸肌肌腱与肌肉移行部肌腱侧腱器官
点穴驱动腱器官-抗痉挛轴的临床应用

2 点穴驱动腱器官-抗痉挛轴在阻抑反射异常中的应用
我们从肌动学的角度分析不同的反射异常的临床表现予以干预后,反射异常几分钟即可被暂时阻抑,我们推论脑瘫时反射异常主要发生机理是:脑损伤或脑发育缺陷所致的不同肌群的牵张反射亢进或/和与该肌群神经支配相关的皮肤反射区对触觉、叩击震动等刺激异常敏感,激发相应肌肉收缩、痉挛所致,中间环节较为复杂,但终末效应均是某组肌肉牵张反射亢进、收缩、痉挛。
我们应用驱动腱器官-抗痉挛轴的方法阻抑反射异常,不仅促进了反射异常的消失,也使对抗肌张力、姿势、运动异常的效果提高,因为反射-肌张力-姿势-运动异常也是一个轴常见的反射异常干预方法如下:
1踝阵挛(ankle clonus:是小腿后侧肌群明显牵张反射亢进所致的阵挛主要干预方法是点压/推压蕾波抗足跖屈穴(抗踝阵挛穴、抗尖足穴),此处是小腿三头肌的腱器官部位。
2巴氏征(Babinski Reflex)阳性是足趾踇长伸肌为主的足趾伸肌收缩主要干预方法是点压/推压蕾波抗足趾背屈穴(抗巴氏征穴、解溪穴),此处是足趾伸肌的腱器官部位。
3躯干侧弯反射(Trunk Incurvation Reflex)阳性:是背部肌肉相关皮区对触压异常敏感,激发同侧背阔肌、竖脊肌等收缩主要干预方法是点压/推压脊柱两侧背阔肌等腱器官
4足抓握反射(Plantar grasp reflex)阳性:是足趾屈肌收缩引起,干预方法是点压/推压足趾屈肌腱器官和推压足趾伸肌增强其肌力
5非对称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 tonic neck reflexATNR)阳性双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张力增高和不协调所致。主要干预方法是点压/压双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腱器官
6紧张性迷路反射( tonic labyrithine reflexTLR)阳性:是髂腰肌、大腿屈肌等牵张反射亢进引起主要干预方法是点压/推压髂腰肌、大腿屈肌腱器官及俯卧大球压臀提腿颠弹牵拉。
7)其他反射异常根据肌动学分析结果干预。
阻抑反射异常一般点压/推压1-3分钟可使异常消失或明显减轻1-3小时,每天进行数次,多日后可完全正常。
3 点穴驱动腱器官-抗痉挛轴在痉挛肌牵拉中的应用
对某组肌肉痉挛的干预,首先应用点压/推压抗痉挛/神经触激点的方法,干预后如果痉挛未完全缓解,宜再加用牵拉痉挛肌的方法。牵拉痉挛肌首选蕾波点穴牵拉,即一手牵拉痉挛肌,另手拇指压在痉挛肌腱器官处或拮抗肌中部的增肌力穴/神经触激点握持固定。一手牵拉时,另手拇指点压。如:前臂旋前圆肌痉挛时,一手握前臂旋后90度牵拉,另手点压抗前臂旋前圆肌痉挛穴/刺激点。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