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她面临绝经偷偷治疗,小5岁的老公却还想要二胎……你知道吗,浙江女性51-55岁更年期症状最明显,月入过万的症状最重

橙柿互动

上周末,由亚太绝经联盟(APMF)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CMEA)联合主办,北京协和医院和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共同承办的第八届亚太绝经联盟(APMF)学术大会在杭州召开。    

据悉,亚太绝经联盟学术大会是亚太地区围绝经期管理与治疗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本次大会以“从容更年、守护健康”为主题,聚焦围绝经期管理与治疗的热点,邀请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组长、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郁琦教授,杭州市妇产科医院院长张治芬教授,以及多位国内外权威专家,共同探讨围绝经期保健及管理的新发展,让全社会正确认识绝经,关爱绝经女性健康。    

今天是“世界更年期关怀日”,女性要关怀更年期的自己,身边的家人更要关怀处于更年期的她们,多一分理解和体谅。


浙江51-55岁女性更年期症状最明显


在浙江,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备受关注和重视。2014年,由杭州市妇产科医院院长张治芬牵头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绝经学组——浙江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会绝经学组,为我省从事绝经学研究和妇女保健工作的医学工作者们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平台。    

同年,张治芬教授承担的浙江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围绝经期和绝经女性激素治疗及雌激素与抗衰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项目成立。围绕该项目,以绝经学组为核心,联合全省30家医院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建立围绝经期专科门诊,招募符合条件的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女性进行绝经激素治疗并长期随访观察。2019年,课题顺利通过验收。   

课题研究期间,在浙江省范围内共招募年龄在40-60岁的围绝经期及绝经早期健康女性8218名,其中接受绝经激素治疗(MHT)并定期随访满3年者3283名。    

研究结果显示,根据更年期Kupperman评分标准(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自我诊断评分表),约70%有不同程度的绝经相关症状,其中轻度症状约30%,中度症状37%,重度症状4%。且在51-55岁年龄段女性中症状最为明显。


图片

51-55岁年龄段的围绝经期及绝经早期症状最为明显


此外,课题组还对学历、职业和收入水平进行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这三个因素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症状程度有显著影响(P<0.05)。从学历看,学历越低,自觉症状越严重;从职业状态看,从事家务的女性症状最重;从经济收入看,月收入大于1万元的女性症状最重,并进一步分析发现,该人群睡眠障碍显著。


老婆更年期后像变了个人

老公在门诊“扑通”跪下了


某天,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的更年期门诊外,来了“阵仗”很大的一家人,阿洁(化名)和她老公以及他们的儿子、儿媳。    

“医生,救救我们一家吧!”还没等所有人反应过来,老公已经不顾医护人员的阻拦,冲到了周坚红主任和兰义兵副主任医师所在的诊室,“扑通”一声竟然跪了下来。    

两位医生心头一惊,还以为他老婆得了什么恶性肿瘤,情况很不好。结果听了来龙去脉后,才发现是更年期惹的祸。    

50岁的阿洁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老公温文尔雅,她自己知书达理,两人都是知识分子,儿子和儿媳也都是高学历,孙子在上小学。一家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   

可就是这两三年来,阿洁像变了个人,好像全世界都欠她似的。老公说,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是全家人“噩梦”的开始。阿洁会不断地找茬,一个个折腾过去,一会说老公吃饭声音大,穿衣服土气,一会说孙子动作拖拖拉拉,做作业慢,一会又说儿子、儿媳在家懒懒散散,什么都不管。总之,她看哪哪不顺眼。    

时间长了,大家都绕着阿洁走,生怕被她揪住什么小辫子。老公说,“我都不敢回家,在单位能晚点走就晚点走。”儿子和儿媳也是,每天吃完晚饭,就立刻说要出门散步,看到妈妈简直比看到领导还害怕。    

因为脾气突然变差,阿洁在单位里与同事相处不好,今天说这个明天说那个,谁也说不得她,搞得大家对她都有意见,联合起来不理她。心高气傲的阿洁一气之下提前办了退休,和工作一拍两散。  

“你说我自己不知道么,我当然知道的,但我心里就是有一股气,一定要撒出来才能解气。”阿洁委屈地说。家里人在疏远她,她心里跟明镜似的,“你们都不理解我,不管我,让我一个人自生自灭算了!”    

家里人一开始以为阿洁心理出了问题,特意带她去看了精神科,用了点抗抑郁的药,但没有太大效果,之后阿洁便拒绝吃药。    

直到老公偶然间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了更年期的相关信息,一对照,发现阿洁除了脾气暴躁,还有潮热、脸红的情况都很像更年期。于是和儿子儿媳说后,立即带着阿洁来到浙大妇院就诊。    

接诊的周坚红主任和兰义兵医师发现,阿洁虽然有焦虑抑郁的情绪,但在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排除了精神疾病的可能,实际上是更年期在作祟。在确认阿洁没有激素补充治疗的禁忌后,给她开了口服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两周之后,阿洁的情况就有了明显好转。


45岁的她面临绝经偷偷治疗

小5岁的老公却还想要二胎


进入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卵巢功能完全丧失,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降低到一定水平,就会出现绝经。这才是很多女性害怕更年期的主要原因,卵巢不工作了,绝经了,也就意味着衰老越来越快。    

小丽(化名)年轻时明艳动人,追求者众多,自己说二十出头就“糊里糊涂”嫁人生娃了。可惜,第一段婚姻维持了10年后以失败告终。30多岁时,她遇到了现在的老公,比她小五岁,开始了第二段婚姻。    

45岁那年,小丽发现自己的月经周期不太规律,以前30天来一次,现在有时20多天来一次,有时候又是40多天来一次。开始她以为自己只是内分泌出了问题,可是后来,夫妻生活也出现了“难言之隐”,小丽总是提不起兴趣,面对老公只能勉强配合、逢场作戏。    

苦恼不已的小丽前往浙江省人民医院生殖内分泌科就医,接诊的是朱晶副主任医师。通过b超、激素、卵巢功能等各项检查后,朱晶医师遗憾地告诉小丽,她已经到了更年期。   

“我老公才40岁啊,我就要绝经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小丽难以接受现实,她说自己和老公结婚以来,最介意的就是自己比老公年纪大,怕别人说她看上去老。所谓“色衰而爱弛”,她更怕自己绝经后老公在外面三心二意。何况,她听说更年期都是50多岁的人才有,她毕竟只有45岁。   

朱晶医生告诉小丽,理论上女性40岁开始就可能进入围绝经期。她安抚小丽,给她开了雌激素处方,只要每天定时补充,是可以继续维持月经的,对于夫妻生活以及小丽的身心健康有益处。    

小丽开始雌激素补充治疗后,并没有把自己面临的情况告诉老公。没想到有一天老公心血来潮跟她说,现在二胎政策放开了,两人结婚这么多年没有一个自己的小孩,他希望能生个二胎。    

老公的这个提议,令小丽有口难言。当年她是带着和前夫的孩子嫁给老公的,她理解老公的心思,没有两人的孩子是现在这段婚姻里的一个结,可是自己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了啊!该怎么和老公解释呢?    

思来想去,她鼓起勇气带着老公来到了朱晶医生的门诊,希望通过医生之口让老公打消二胎念头。来之前,她特意跟朱晶医生打招呼,恳求她千万不要告诉老公自己更年期的真相。面对小丽的老公,朱晶委婉地表示,小丽年纪大了,虽然还有月经,但卵巢功能下降,很难怀孕,即使生产风险也很大,劝他还是以小丽的身体为先。听了医生的话,小丽老公只能作罢。    

小丽在朱晶医生这里随访了近五年,听说最近她50岁,终于和老公说了自己到了更年期。


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

更年期缺乏雌激素带来的远期危害

远比你想得严重

激素补充是首选治疗方法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女性50岁绝经计算,现在的女性一生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将在绝经后度过。要想提高人生后半段的幸福感,平稳度过更年期尤为重要。   

近期来看,更年期可表现为月经紊乱、潮热盗汗、多疑易怒、心悸、乏力、失眠多梦、关节疼痛、头痛晕眩、性欲下降等,远期则可致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痴呆症等风险增加。而从长远来看,这些远期影响对女性的健康危害更大。   

所以,当女性遇上更年期,一定不能熬,积极就医治疗才是“王道”。


一半以上女性更年期会关节痛

骨科医生对此往往没有好办法


相关研究显示,关节痛是中年女性的常见主诉症状,横断面研究报道的患病率高达50%-60%,10年累积骨密度丢失在腰椎和股骨颈分别为10.6%和9.1%。现实生活中,很多更年期女性遇到了骨关节疼痛,往往先去骨科看,而不知道痛的根源在于体内激素水平的下降。  

临床上,这样的病例蛮多的。三四年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兰义兵副主任医师遇到过一个49岁的阿姨,她一年来月经紊乱,有潮热盗汗的现象但是不明显,最主要是关节疼痛。但你要问她具体哪里痛,她又说不上来,总是觉得手指、脚趾若隐若现疼痛,各个关节都不舒服。    

阿姨先是看了骨科,骨科医生给她开了钙片和其它抗骨质疏松的药物,但吃药后不能完全缓解,医生也束手无策。她还去了神经科、疼痛科、风湿免疫科,做了这样那样的检查,跑遍医院,仍无法查明病因。    

直到最后来到妇科,兰义兵医生给阿姨做了骨密度测试,一查确实有轻微的骨质疏松。激素水平显示卵巢功能也在下降,雌激素水平很低。他建议阿姨补充雌激素,不到两周,阿姨的疼痛便消失了。如今三四年过去,阿姨一直在补充雌激素,骨质疏松情况得到了一定改善。    

“雌激素对女性的骨质代谢很重要,单纯补钙和补维生素D,并不能完全改善骨关节疼痛。老年女性容易越长越矮,跟缺乏雌激素支撑后骨质疏松关系很大,相对于女性,我们看到男性年纪大了个子缩得不明显,因为他们的骨质不需要靠雌激素来维持。”兰义兵医生说道。    

浙江省人民医院生殖内分泌科朱晶副主任医师碰到过一个47岁的女病人,也是更年期骨痛,在骨科看了两年不见好,后来一补充雌激素,马上就不痛了。    

对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徐苓教授,在本次亚太绝经联盟学术大会上表示,骨质丢失和骨质疏松的发生无声无息无症状,不像潮热、失眠等绝经相关症状或生殖泌尿道萎缩等症状可以感知到,但是骨质疏松依然可防可治。    

通过一些筛查工具,可以初步判别自己是否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比如,WTO推荐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亚洲绝经妇女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 [体重(kg)-年龄(岁)]×0.2,如果OSTA指数> -1,低风险;-1 ~ -4,中风险,< -4,高风险。如果风险评估处于中风险及以上,建议做进一步骨密度测量,T值-2.5 ~ -1,属于低骨量人群;≤-2.5则判断是骨质疏松症。   

根据“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健康骨骼’专项行动”数据显示,大量骨折发生在低骨量的绝经后妇女,所以徐苓教授也特别呼吁这类人群要尤其重视骨质疏松的风险。


激素补充是更年期治疗首选

到底会不会令人发胖、致癌?


医学上公认,激素补充治疗是目前缓解绝经相关症状的最有效方法。用药途径有多种,其中口服最常用,也有经皮肤吸收(皮贴和外抹)等。根据浙江省《围绝经期和绝经女性激素治疗及雌激素与抗衰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报告,在招募的8218名女性中,接受MHT并定期随访满3年的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女性共3283名。研究就治疗前后Kupperman总评分、潮热出汗、情绪改变、抑郁疑心、疲乏、骨关节痛和头痛等绝经症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MHT可显著缓解以上绝经症状。随着用药时间的增长,症状程度逐渐降低。用药3月后潮热出汗、失眠症状显著好转,用药6月后疲乏症状明显缓解,用药12月后骨关节痛症状有较明显的改善,骨关节痛评分与用药前相比显著降低。    

了解了激素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但很多女性可能会担心,激素会不会使人发胖?激素用多了会不会致癌?    

“雌孕激素不是平时所说的皮质激素,皮质激素容易导致人发胖,而雌孕激素是维持女性生理功能的激素。女性到了更年期,血脂、血糖都在悄然改变,基础代谢率下降,脂肪容易堆积,反而导致肥胖,身材走样。”朱晶医生解释。那会不会致癌?兰义兵医生表示,激素补充并不会直接导致乳腺癌等疾病,国外有研究表明,持续补充激素10年以上,患上乳腺癌的概率仅增加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而中国绝经指南指出过,激素补充治疗3-5年内不会显著增加患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有子宫的更年期女性,在补充雌激素时必须同时补充孕激素,如果单纯只用雌激素会增加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但是加用孕激素就不用担心了。朱晶医生指出,激素补充引起的乳腺癌风险很小,相当或低于不良生活方式如不运动、酗酒和肥胖造成的乳腺癌风险,并且激素治疗结束后风险逐渐降低。目前,多项研究表明在60岁之前开始绝经激素补充的健康女性至少使用5年不会显著增加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当然了,如果本身有乳腺癌家族遗传基因的,或是乳腺结节病变分类已经达到4级以上的,不建议直接使用激素,应先到乳腺科就诊评估。此外,有血栓疾病,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有性激素依赖恶性肿瘤等情况,也不推荐使用激素治疗。


抓住激素治疗“黄金时期”

年纪大了若症状还在就来不及了


那么,激素治疗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呢?北京协和医院郁琦教授说,开始激素治疗前,要满足四个条件。    

第一,有适应证的出现。比如潮热、出汗、脾气暴躁、头晕、乏力、失眠等症状;泌尿生殖道的萎缩;骨密度开始下降,有骨质疏松的未知风险。    

第二,找妇科医生评估自己是激素治疗的适应证人群还是禁忌证人群。    

第三,要在绝经早期使用。补充激素有一个“潜力治疗窗”的概念,绝经激素治疗应该从绝经后尽早开始,且最好是绝经的10年内或60岁之前。    

第四,病人自己充分重视,愿意通过医疗措施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最后,郁琦教授表示,绝经管理实际是预防医学,也就是中医说的“治未病”。绝大多数绝经女性会出现潮热、出汗、急躁、疲劳、失眠等一系列症状,这是自然规律,但也是可预见的变化,管理更应该立足于预防,而不是等疾病发生以后才去治疗。    

“在过去,大家总认为医疗措施很重要,而且可能是改善更年期症状的唯一措施。但现在,对绝经的管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主张采取全面的管理方式,包括每年定期全面体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多参加集体活动,以及家人朋友的关心。”郁琦教授说,“在这个基础上再采取综合管理,如激素治疗、非激素治疗,或者是钙和维生素的补充。这也是目前的一个主流观点。”    

在这里,衷心祝愿所有即将进入或已面临更年期的女性朋友们,没有潮热和失眠,没有焦虑和不安,拥有更多的美丽和自信,享受高质量的中年生活。


橙柿互动记者 张煜锌 张静

通讯员 孙美燕 陈晓华 邓月月 黄坚



热门评论

橙柿互动,互动城市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