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
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46,900
  • 关注人气:1,5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意识目标与有意识目标

(2021-10-21 12:22:10)

尽管无意识目标与有意识目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目标追求的过程机制并非相同。对有意识目标而言,个体在采用目的和策略之前都会有意识地评估目标状态的重要性。而无意识目标则利用行为状态表征的情感效价自动指导个体目标追求的努力程度( Custers和 Aarts,2005)。动机理论认为,与行为状态相联系的积极情感具有动机性质,与积极情感相联系的刺激或状态能够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杋。如果积极情感与原本中性的行为状态建立联系,则会引发目标导向行为,机会来临时有机体也会表现出强烈的目标实现动机。

卡斯特斯( Custers)等人的研究发现,具体行为目标表征与积极情感间建立系会导致行为目标的无意识操作,而与消极情感间建立联系则不会导致类似结果现( Custers和 Aarts,2005)。与控制组被试相比,行为目标与积极词同时呈现时,被试更愿意实现相关目标。而消极词对目标无任何影响,消极词组与中性词组之间无结果差异。如此看来,并非所有的目标启动都会对个体产生影响。当目标概念是满意的状态或已经在头脑中存在时,个体会自动判断目标概念的情感价值。这时个才可能拥有更强烈的目标追求意愿,并表现出实现目标的动机性行为( Custers和2007)。在此过程中,个体实现目标意愿的大小对行为表现起调节作用,即积极情感对意愿弱的个体影响更大( Custers和 Aarts,2005)。阿尔茨( Aarts))等人的研究也发现,个体认为目标状态是积极的时候会付出更大的努力以实现目标;当目标与消极信息同时启动时,个体追求目标的动机则消失( Aarts, Custers,和 Hollan2007)。无意识目标的激活之所以会增强个体目标导向的动机行为,可能是由于积极词的启动增加了目标的可及性,抑制了其他目标的干扰,从而促使个体付出更多努力以增加目标实现的机会。当目标词和消极情绪词的呈现在时间上接近时,个体对目标追求的意愿则降低,目标启动效应也消失。由于研究者对消极情绪词的作还在争议,因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