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铭峰: 中国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应试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

原标题:黄铭峰: 中国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应试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

黄铭峰,上海人,应用心理学与历史学教育背景,曾经从事过人才培训、猎头顾问、心理咨询、K12教育辅导等工作。

教育规划师、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产业战略规划师,同时也是中国特色通识教育的倡导者与实践者,是一位通识老师、跨文化研究学者、业余作家。(微信号:壹叁柒柒肆叁肆伍零捌柒或hmf790719)

历经20年中外文化、历史及艺术的深度思考探索,对中国各行业的产业发展大趋势有较深的理解。希望运用自己的学识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前正在从事珠宝及中西方古董艺术品的投资收藏与经纪工作,充分运用通识教育的学习理论与方法,辅以应用心理学的技巧在艺术品领域进行全方位社会实践,十年期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外古董艺术品全体系收藏鉴赏家、国内优秀拍卖师、知名古董艺术品经纪人。

今后发布的文章内容,主要围绕着文化艺术、教育、心理这几块大众最为关注的学科领域进行讨论,系统阐述自己的所思所想,希望汇聚社会共识,并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国家也想了很多办法来改进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无论怎么改都无法让人民满意,总有点“摁下葫芦起来瓢”的无奈。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改革思路没有脱离老的思维框架,根本就没搞明白中国教育到底问题核心出在哪里,就直接一拍脑袋出方案,犯了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

按道理说,中国是一个很懂得整体思维的民族,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现在的问题就是犯了,而且错误还不轻,使得整个教育体系陷入越改革越麻烦的尴尬境地。

接下来,让我们梳理一下思路,看看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以笔者看来,中国教育改革非常困难的原因,是应试教育体制天然的局限性造成的。这是一个系统架构性问题,无法通过修修补补、换汤不换药的改革而避免其天然的弊端。因为只要是应试教育,必然是以分数成绩作为唯一的可量化指标,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唯分数论导向的教育机制,这是无法避免的。

中国为什么要采取应试教育体制,其出发点是为了实现最大程度的教育公平,避免出现两级分化和利益集团的暗箱操作,让社会阶层实现自由流动,让底层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这种教育初心肯定是正确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两面性的,应试教育只能说是当下中国社会实现教育平等,可供选择的最不坏的教育模式。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特别是最近这些年来,对学生和家长的身心摧残确实是很大的,社会资源也大量浪费在无意义的教培辅导消费上,这对于国家启动“内循环”消费模式也是相当不利的,所以才有了今年国家严厉出台“双减政策”直接封杀教培行业的原因。

但是,这种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停摆一个行业的方式,从长远看也是有很大副作用的。因为只要应试教育模式不改变,社会对于教培辅导的刚性需求一定是存在的,现在只不过是被暂时压抑了需求。教育行业属于社会的基础性行业,涉及影响到很多行业领域的发展,其中的隐形损失还很难估量。

当然,笔者也非常明白国家这么做的苦衷,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不是这个行业走向了畸形发展,资金和人才大量外流,国家也不至于出此下策直接封停这个行业。

那么,现在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中国教育走出困境?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整整思考了十五年。因为,十五年前笔者已经意识到中国教育照此思路发展下去,一定会走到目前这样的两难境地,从趋势分析上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既然无法避免走到这一步,那还有没有办法绝处逢生,将这副教育的乱牌理顺呢?

通过十五年地思考和教育实践,笔者似乎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那就是中国教育应该可以选择走应试教育+通识教育的融合型教育模式。

说到通识教育,这个概念其实是近代西方的教育理念,最早是从他们的大学里出现的教育模式,之后逐步推广到整个教育体系中。通识教育主要是倡导学生独立的思考与很强的思辨能力、具备很强的多学科领域交叉知识、很好的人文素养、健全的身心及人际沟通情商、不片面追求分数成绩、以综合素质来评估学生的能力素养等等。

很明显,通识教育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弥补应试教育学习内容单一、学科交叉知识宽度不够、人文素养知识摄入量不足、学生情商和独立思考能力偏弱的问题。

这与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很多方面是相反的,一般来说,应试教育和通识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只能选择一种,因为两种教育模式都需要耗费很多的学习时间,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恒定的,所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这就是影响并限制中国教育发展最大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教育的二元悖论问题,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如何解决的。

是否这就意味着教育只能二选一,无其他路可走?

笔者认为,不一定。还有第三条路可走,就是合二为一,走出中西教育模式融合的第三条路。

这第三条路不仅理论上是成立的,而且在笔者的教育探索实践过程中已经得到案例验证,确实是切实可行的新教育之路。

前面说到,为什么应试教育和通识教育模式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受到教育时间的限制。那么,我们如果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教育时间的有效分配”这个核心问题上,困扰中国教育多年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正常情况下,无论中西方的中学教育所要花费的时间,都是在7年左右。像中国是初中四年,高中三年。那么,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是否可以通过大量压缩应试教育的时间,把这部分压缩下来的时间转移到通识教育的学习上,理论上就能通过通识教育知识的摄入,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应试教育的知识体系。同样是花七年时间,就能同时完成应试教育和通识教育全部课程的学习任务,这是完全可行的,只要调整一下教学模块,丰富一下教育手段,再做一些师资的再培训就能实现,根本不需要动用很多的资源,就能完成两种教育模式的融合教学任务。

以笔者实践经验来看,如果国家整体教育体系支撑完备、教学模式有一个大的思路改进。中学七年的应试教育教学任务,完全可以在两年半左右的时间内全部学完,这部分是中学应试教育的全部教学内容,笔者已经做过实验,确实是很有把握做到,甚至再快一些,两年时间也差不多可以完成。不单能完成,而且是可以做到高质量地完成,学生整体的成绩大概率会超过以前传统教育模式教出来的效果。

如果这样的话,中学阶段就有至少四年半时间学生可以学习通识课程。为了提高整个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速度,笔者的建议是将原本大学前两年需要学习的通识课程,直接放在中学阶段开始学习。初中有至少两年半时间可以学习基础通识课程,到高中也差不多有一年半时间可以学习通识进阶课程。那么,学生一进入大学,就能直接开始最重要的大学四年专业课程研究学习,这对于大学生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是有利的。

中学七年应试教育如何只需要两年半时间就能全部完成,笔者是如何设计的?这其实涉及到课程的调整。在学习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提高学习效率和调整学习节奏,来加速学习进程。

以笔者对中学教育的观察,发现中学七年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重复的,而且是低层次的重复,这样浪费了学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学习效果不好。中学教学课程的设计,最好是采用简化模式与模块化高强度训练,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后面会继续撰文详细阐述。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是“小刀切黄油”式的渐次升级战术,用较小的升级幅度和较快的频率交替,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以达到快速掌握学科知识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和考试表现要远远超过正常的传统教育,而且相对来说学习兴趣和效率也是超过正常的教育模式。

这是笔者在应试教育模式探索中,发现的教育规律,而且在小范围内都获得了教学成功。当然,目前还没有办法在后续的通识教育上再继续探索实验,但可以预计的是,如果通识教育内容再加入进去,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应试教育的学习还有继续加速的空间。关于通识教育的内容导入问题,这也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话题。目前虽然国家意识到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关注到了语文、艺术、美术音乐等课程的学习,但在实际导入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有点好心办错事的状况出现,以后会专业写文章做探讨。

本质上,应试教育和通识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但这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如何进行有效融合,在很多细节层面是需要不断探索和修正的,但两种教育模式走向融合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也是中国教育在未来走出困境,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教育头等强国的必由之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