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笑聊知
一笑聊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66,445
  • 关注人气:3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画基础知识:什么是没骨花鸟?它是怎么来的?这对爷孙功不可没

(2021-10-25 22:11:32)
标签:

历史

美术

人文

文化

艺术

分类: 《笑画中国美术史》

上一章说到了黄筌父子树立了“黄家富贵”的画风,那今天就来讲讲与黄家并称的“徐熙野逸”。

黄筌是名字搞不清,而徐熙是出身搞不清。

有说他是金陵(今南京)人的,也有说他是钟陵(今江西进贤)人的;有人说他是“江南名族”,也有人说他是“江南布衣”。

——反正中国古代对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记载都不怎么详细,一笑也没那本事去考证,给位看官您也就凑合着看呗。

不过根据徐熙的生平经历来看,他自命高雅,生活也很闲适,没有衣食之忧,能够有大量时间游于田野园圃,观察花竹蔬果禽鱼草虫蝉蝶,还能被召进南唐宫廷画“装堂花”、“铺殿花”——这应该是有背景的人(咱们现在叫家里有矿)。

所以一笑推测,徐熙估计是出身“名族”(名门贵族),但他放纵不羁爱自由,没有去做官,因此一生都是“布衣”——这样就能解释得通了。

徐熙的画“多状江南所有,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也就是以野外写生题材为主。

而且他画画时注重“落墨”,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将当时已经成熟的水墨山水画的技法融入花鸟画中,先用墨笔来连勾带染的全部把花鸟描绘出来,然后在某些部分略略的加一些色彩,晕染而成。

他在其所著《翠微堂记》自谓“落笔之际,未尝以赋色晕淡细碎为功”,宋代沈括形容徐熙画“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

——这就突破了唐朝以来细笔填色的形式,显得朴素自然,清新淡雅,流露出潇洒的风格。这种题材和画法都表现他作为“江南布衣”的情怀和审美趣味,因此后人以“徐熙野逸”称之。

可惜的是,徐熙没有可信的真迹流传下来。我们目前能见到的只有带有徐熙风格的一些“疑似作品”,例如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雪竹图》,就很像宋代《德隅斋画品》说的“根干节叶皆用浓墨粗笔,其间栉比,……而其梢萧然有拂云之气”。

徐熙的画风虽然在当时被人嘲讽为“粗恶不入格”,被排除在皇家画院之外。但他所做出的这种变化,却也适应了绘画由稚拙进入写实,又由写实转向写意的发展总趋势。

因此,在美术史上,徐熙与黄筌都是代表了五代花鸟画的新水平,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黄筌是画院派花鸟画的典范,徐熙则是水墨淡彩的开创者——花鸟画中的两大流派从此形成。此后花鸟画的发展就是在这两大流派的基础上,不断地演进变化,逐渐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格局。

正如黄筌儿子兄弟都有家学传承一样,徐熙也后继有人。

徐熙的孙子徐崇矩、徐崇嗣、徐崇勋都擅长绘画。

徐崇嗣曾参加描绘南唐中主元旦赏雪图的集体创作,负责图写池沿禽鱼。

到了北宋后,由于当时“黄家富贵”成为北宋宫廷花鸟画的标准,徐崇嗣不得不放弃了祖父笔下的野花野草,转为画宫中的牡丹、海棠、芍药、桃竹、蝉蝶等。

不过徐崇嗣也是个聪明人,他并没有完全放弃爷爷徐熙的画法,他改造了徐熙的淡彩,并结合了南朝梁张僧繇所创的“没骨”画法,创造性地用在了花鸟画上,开创了没骨花鸟一派。

——这里需要稍微解释一下,这里“骨”的概念来自于书法,在书法里把笔锋所过之处称为“骨”。没骨就是把骨隐没在皮肉之内,也就是在画面中不用笔墨勾勒对象轮廓,直接以墨和色描绘(点染)对象,将墨,色,水,笔融于一体,重在蕴意,依势行笔。

《图绘宝鉴》说徐崇嗣“画花鸟,绰有祖风,又出新意,不用描写,止以丹粉点染而成,号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始于崇嗣也。”

没骨画可以不受轮廓线的约束,它既可以在工笔和意笔之间发挥其特有的造型自然生动的特点与优势,又可以根据需要做偏工偏写的自由选择,有些类似书法中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的行书。

能流传到现在的徐崇嗣的作品也几乎没有能确证的,下面几幅看着意思就行了。


本文是《趣谈中国汉字/书法史》姊妹篇,《笑画中国美术史》(暂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钟,收获受用一生的知识,你值得拥有!加关注看之前文章,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