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鸿海被疑PPT造车;20年来全球半导体经济利润大盘点;

作者: 爱集微
2021-10-20 {{format_view(8575)}}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头条】鸿海被疑PPT造车;20年来全球半导体经济利润大盘点;

1.集微咨询:OLED危险了!Mini LED将成为中高端电视市场主流;

2.从边缘注入“芯”动力,国产GPGPU需要脚踏实地;

3.百万工人逃离,越南制造业陷入“用工荒”?

4.终端需求放缓 对IC设计厂来说不一定是坏事?

5.如何俘获用户的心?爱集微助您解锁官网新姿势~

6.麦肯锡:20年来全球半导体经济利润大盘点,强者愈强;

7.【芯智驾】被疑PPT造车,鸿海连发3款电动汽车“掷地有声”?

8.芯片危机波及苹果 摩根大通下调iPhone销售预估;


1.集微咨询:OLED危险了!Mini LED将成为中高端电视市场主流;

集微咨询(JW insights)认为,Mini LED电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Mini LED背光模组成本的持续降低,Mini LED电视市场将实现爆发式成长,超越OLED电视,成为中高端电视市场的主流。

Mini LED背光有助于推动液晶电视产品升级。Mini LED具备更高的集成度、更高的对比度、更低功耗,作为背光能够提高液晶电视的对比度、色彩还原、亮度等,甚至可以让液晶电视画质与OLED电视相媲美,而且成本更低,寿命更长,成为液晶电视升级的重要技术之一。

主流电视厂商纷纷借Mini LED背光升级液晶电视,使2021年成为Mini LED大规模商用元年。但是不同的电视厂商的Mini LED电视策略有所不同。

三星、TCL电子是Mini LED电视的主力军。他们原本在中高端电视市场主推QLED电视,如今加入Mini LED背光之后,QLED电视亮度、对比度、色域值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使QLED电视拥有更多的画质筹码与OLED电视比拼。2021年,三星、TCL电子(包含雷鸟)都推出了十款Mini LED电视,全面引领Mini LED电视市场,其中TCL电子中高端Mini LED电视产品都有布局,目前在市场中处于领跑的位置。

OLED电视阵营主力军LG、创维、索尼对于Mini LED电视的态度各异。LG、创维拥抱Mini LED电视是为了弥补OLED电视产品布局的不足。目前,OLED电视主流尺寸是55英寸、65英寸、77英寸,创维和LG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75英寸、86英寸Mini LED电视,弥补了OLED电视欠缺的尺寸,进一步完善高端电视产品线。索尼则不同,索尼品牌定位在中高端市场,在原本的高端液晶电视与OLED电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不急于将液晶电视升级为Mini LED电视。

激光电视阵营主力军海信、长虹在高端电视市场主推激光电视,对Mini LED电视采取重在参与的市场策略。海信虽然上市了三款Mini LED电视,但是推广重心几乎全部压在激光电视,给Mini LED电视的资源非常有限。长虹发布了一款8K Mini LED电视,主要用于树立高端品牌形象,并没有在市场中销售。

其他厂商华为、康佳、飞利浦、乐视、小米等并不热衷Mini LED电视。他们大多数只是上市了一款电视,有的甚至只是用于秀肌肉,对Mini LED电视市场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

在主流电视品牌的推动下,Mini LED电视概念火热,但是市场表现却不如预期。奥维云网报告指出,2020年Mini LED电视销量达1万台,2021年上半年Mini LED电视销量仅3万台。奥维云网已经将2021年Mini LED电视市场规模从25万台降至15万台左右。GfK更加不看好Mini LED电视市场,甚至预计,2021年中国Mini LED电视的零售量规模仅为7万台。

集微咨询(JW insights)认为,Mini LED电视销量有限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Mini LED电视市场看似热闹,但是真正推动者只有三星与TCL电子,其他品牌还处于重在参与阶段。第二,Mini LED背光模组初期成本较高,大幅增加了液晶电视成本,使Mini LED电视停留在高端电视市场。第三,液晶面板行业处于上升周期,价格价高,再加上驱动芯片、铜等涨价,使液晶电视价格上涨,再加上Mini LED背光模组增加的成本,与OLED电视比拼竞争力稍显不足。

但是从中长期来看,Mini LED电视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将成为液晶电视的标配。伴随着Mini LED背光模组成本的降低,技术的升级,Mini LED电视价格逐步趋近于传统液晶电视,届时,Mini LED电视销量将超越OLED电视,成为中高端电视市场的主流。

Gartner报告指出,与传统LED背光相比,Mini LED具有更高的对比度、亮度和色域,被大尺寸高端电视率先采用,未来Mini LED有望成为首先的背光技术,到2024年,至少20%的中大尺寸显示设备都将采用Mini LED背光。Omdia预计,到2025年,Mini LED背光电视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500万台,占整个电视市场的10%。(校对/萨米)



2.从边缘注入“芯”动力,国产GPGPU需要脚踏实地;


集微网消息,随着 5G、人工智能、IoT 等技术的发展,万物互联时代扑面而来,算力需求将越来越大。根据华为发布的《智能世界2030》报告预测,到2030年,人类将进入YB数据时代,通用算力将增长10倍、人工智能算力将增长500倍。未来计算将面临物理极限的挑战,而GPGPU有望成为这一问题答案。

这和芯动力联合创始人李原的观点不谋而合。“CPU+GPU”可能会是未来很多场景的的解决方案,这一架构既包含CPU在通用编程方面的优势,又结合GPU高效率的特点,将是未来计算的发展方向”,李原在接受集微网采访时如是说。

算力经济时代,归国开启“芯”旅程

实际上,从2008年在美国加州创立IPG Communications,承接通讯基站大型芯片设计项目,到后来将公司出售给Intel,李原和其团队一直在为未来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李原回忆称,“我们已经看到专用芯片(ASIC)正走向极限。ASIC专用性很强,且效率非常高,但开发周期较长,使其在变化莫测的市场和客户需求下疲于奔命。”另外当时正值AI计算行业百花齐放,CPU、GPU 、FPGA以及专用TPU等技术路线都浮出水面。

经过调查发现,英伟达采用GPU作AI计算的效率只有0.5%,这意味着整个芯片面积上仅有0.5%的晶体管用于计算。因此在李原看来,英伟达虽是并行计算领域真正的开拓者,但显然GPGPU领域前景十分广阔。

是否能够用软件做到和专用芯片同等的效率?李原团队就此确认了新方向:做既通用性能又高的产品。随之而来的,便是可重构GPGPU芯片架构“RPP”的诞生,以及归国创立珠海市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如果说GPU天生为数据的批量处理而生,那么可重构架构就是助其实现灵活高效特性的关键所在。据了解,芯动力即将推出的R8 芯片基于可重构架构,除了具备专用芯片所没有通用编程性,面积效率比可达到英伟达同类产品的7~10倍,能效比也超过3倍。

尽管如此,李原直言,架构并非为效率而生,而是为用户、软件产生的,“Intel深谙这一点,生存要仰赖客户,用户的生态环境要远远优先于自己的生态环境”。

由于懂得这一点,芯动力在可重构计算普及难的问题上采用了被广泛接受的CUDA语言。公司成立之初,芯动力便专门设计了适用于CUDA语言的可重构架构,使得基于“RPP”架构的芯片计算效率逼近ASIC。

采取侧翼渗透战略,从边缘切入GPU计算领域

有了技术优势,市场选择又是一个难题。纵观全球,英伟达已经凭借其 GPU 产品成为云端训练市场的垄断者,英特尔、AMD 等巨头也在积极发力 AI 芯片市场。李原指出,和行业大厂相比,初创企业在规模、市场、资金投入以及资源方面都存在短板。因而对于一家初创公司而言,先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活下来。

在李原看来,公司兼具技术与专利优势,与其和英伟达正面交锋,不如找其薄弱处进行刺穿—比如边缘计算。

在数字时代,全球每天产生的数据约有540万亿兆(MB)。海量数据从终端传输到云端,通常会遇到通讯延时的问题,若部分数据先通过边缘层进行本地计算,则能够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李原向集微网透露,芯动力将先着手布局工业自动化领域,同时也尝试进入视频处理领域。第一款应用于边缘服务器的芯片R8已经流片,采用三星14nm工艺,算力达到32 TOPS,功耗小于14W。

他补充说,“我们会在并行计算领域继续向前开拓。”举例来说, GPU吞吐量大、延迟大的计算特点使其做实时信号处理会受到限制,但可重构架构具备实时性,因此未来通讯基站的上下变频模块,GPU具备巨大优势。

李原预测,未来计算的发展方向将是CPU+GPU,“这种组合在工业领域可拓展的方向相当大,很少有能够替代的分析技术。这一方案不仅兼具效率与编程性,同时开发周期又快。也正因如此,基于对硬件优化的解决方案逐渐被淘汰了。”

而在GPGPU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同时,中国已经成为GPU技术的最大用户,需求场景覆盖短视频、安防、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各行业并行计算领域。这一趋势之下,也要求国内企业不断构筑产品与技术优势。

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做“真”产品

对此,李原强调称,“得到客户的认同,企业才能生存下来。”他解释说,“和其他公司相比,我们更加注重长远的东西,更加注重怎样才能真正取得优势,怎样才能够被客户所认可。”这并非是针对融资或者造势方面的考量,而是一家产品公司总得拿出最真实的东西来证明自己。

“脚踏实地”是李原在采访中多次提及的词汇,就像这支平均从业经验达15年的海归芯片团队最初选择珠海,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李原称,回国创业缺少的不是资金也并非人才,而是一份脚踏实地,“珠海是一个比较接地气的城市,这里的半导体公司经验积累深厚,产品周期快,产品线覆盖也比较全面。”

随着AI计算赛道玩家越来越多,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愈来愈大。李原认为这是国内市场的一个优势:只有在最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才有继续发展的可能。他举例说,“封装工艺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芯片采用Chiplet集成封装的设计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方向”。在技术趋势上,Chiplet“小芯片”设计被认为是延续摩尔定律的关键技术。

尽管业界尚未制定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导致Chiplet市场目前仅有少数参与者。但李原表示,该公司已经和封装合作伙伴展开研发。李原强调,技术的优势总会逐渐消失。因为技术更迭很快,再伟大的技术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我们不停的学习,不停透过市场得到反馈,在学习中不停创造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一家低调而踏实的企业一直以来也备受投资机构的看好。今年3月,芯动力获得合创资本投资,目前其新一轮融资正在进行中。

合创资本副总裁刘华瑞表示,边缘计算是AI落地的一个重要的场景,芯动力的RPP架构能够在现有的AI生态环境下提升算力,降低成本和功耗,必将在市场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李原博士及其团队在大型数字芯片方面有深厚的经验,对产业链非常熟悉,在目前全产业链都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还能够顺利完成MPW的投片,实属不易。

(校对/落日)



3.百万工人逃离,越南制造业陷入“用工荒”?


集微网报道,越南工人逃离工厂的事件正日益发酵,近期据外媒报道,解除封城后的胡志明市,非但没有迎来复工高潮,反而惨遭用工荒,大批工人选择逃离疫情严重的南部工业区,据统计,已有超200万人离开,实际的用工缺口只会更多。

疫情的持续蔓延不仅加剧了越南制造业危机,如今劳动力的短缺也令全球供应链承压。iPhone 13交货可能会因零部件供应商关闭而导致中断或延长的说法也甚嚣尘上,不过产业链人士认为,此次越南工人返乡潮主要在越南南部工业园,当地基本都是传统产业,而苹果供应链主要集中在越南北部工业园,目前对iPhone13生产影响有限。

百万越南工人逃离

10月12日,据彭博社等媒体报道,由于越南政府于近期解除了胡志明市与周围地区的封城防疫措施,大量工人开始逃离疫情严重的南部工业区,返乡回家。当地政府估计,离开人数可能超过200万人。此前,越南政府为管控疫情维持生产,限制工人出行长达数月之久。

随着疫情走势莫测,7月9日起,越南最大城市胡志明市实施第16号指令,也就是最严格的防疫措施,包括限制市民出行、暂停非必要服务和大部分公共交通等;8月23日更实行疫情暴发以来最为严格的“就地不动”防控隔离措施,除规定允许的31个特殊群体外,全体市民将不得外出,近1000万民众的食物发放将全部由军队、警察和政府疫情防控队伍接手负责。

据越南媒体报道,8月份以来,胡志明市周边等南部工业区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处于停工停产状态,稍晚发布的“禁足令”更令部分企业处境艰难,中资及多国外资中小企业影响尤甚。首当其冲被波及的产业包括电子、手机零部件、电脑等在内的电子制造业及纺织业,这些也是越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疫情前,凭借政策、人口和地理等优势,越南制造业得以快速崛起,且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下,大量加工制造业的产能和订单也都流向越南。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出口国之一,在越南当地设厂的半导体等电子厂商颇多,包括Intel、微软、诺基亚、三星、LG、佳能、奥林巴斯、鸿海、台积电和富士康等。而手机产业链企业则以苹果产业链、台企消费电子代工/组装厂、韩国电子工业巨头为主,厂房多集中在更靠近中国的越南北部。

然而,长期持续的疫情不仅令部分工厂陷入停摆,工人、订单乃至外资的流失,无不为当地制造业发展蒙上阴影。

据报道,疫情已造成数万家位于越南的工厂停工,越南统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该国GDP大幅下滑6.17%,创下20余年来录得的最大跌幅。其中,工业和建筑业下降5.02%,服务业下降9.28%。同时,前三季度,越南GDP增幅也仅有1.42%,甚至低于上年同期2.12%的增幅。此番工人“逃离”,无异于让越南萎靡不振的经济表现更雪上加霜。

对iPhone 13生产影响有限

一时间,iPhone 13交货可能会因零部件供应商关闭而导致中断或延长的说法随之而来。知情人透露,受此影响导致供货中断的机型主要是iPhone 13的相机模块,当中大部分零部件都在越南当地组装。

不过产业链人士认为,此次越南工人逃离工厂对iPhone 13的影响程度有限,“这次越南工人返乡潮主要在越南南部工业园,当地基本都是传统产业,而苹果供应链主要集中在越南北部工业园,目前对苹果iPhone13生产影响有限。”

尽管如此,疫情导致的越南工厂停工,仍致使当地部分零部件供应商关厂停产,iphone13以及部分电子产品还是可能受供应链缺货的影响,中断或拉长交货期限。

针对是否影响iPhone产能问题,天风证券认为,苹果短期内产品受越南疫情停工导致零部件短缺的影响,有望在10月中旬得到缓解,四季度产量也有望恢复至传统旺季水平。

通过查阅苹果内地官网得知,早在9月便上市的iPhone 13系列机型,购买时依然显示有短则一周,长则一月的送达期限。

事实上,当地政府、工厂都通过各种措施以挽留工人,但似乎事与愿违。“越南政府方面,提出提供返程交通,工厂也适当增加了薪资待遇,但返工的人仍寥寥无几。所以目前南部地区缺工严重,主要是对传统产业影响较大。”知情人指出。

不过其认为“用工荒”也只是短期现象,在庞大的用工需求面前,待疫情缓解,仍会有大量工人返回工作岗位,毕竟相较家乡,厂房林立岗位众多的工业区仍有着较大吸引力。

最新消息显示,外媒报道称,英特尔和三星都计划11月底前全面恢复越南胡志明市工厂的生产。(校对/日新)


4.终端需求放缓 对IC设计厂来说不一定是坏事?


集微网消息,据业内消息人士透露,尽管最近终端市场对消费电子设备的需求有所放缓,但IC设计公司仍打算继续增加特定芯片的库存水平。而对于二线设计厂来说,终端需求放缓或将有助于其产品组合向新产品倾斜。

《电子时报》援引该人士消息称,网络芯片、功率IC以及其他一些特定应用的芯片库存水平仍然较低,由于客户的出货势头强劲,且目前还看不到供需平衡点,促使设计厂增加这些芯片的库存,以满足下游需求。

台积电证实,其大多数IC设计客户倾向于维持当前芯片的库存水平,以满足终端应用的强劲需求,尽管终端市场需求可能逆转,但在晶圆厂产能持续紧张的情况下,设计厂仍在继续寻求尽可能多的代工产能支持。

此外,即使最终用户需求放缓,对IC设计厂来说也并非完全是坏事,该消息人士认为,因为客户在过去的一年中不断要求其发货,不仅给他们的库存管理和新业务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还影响了他们新产品的推出。

二线设计厂在争夺代工产能方面通常落后于一线设计厂,而其新产品产能往往会受到客户更高价格下的紧急订单的挤压,从而进一步推迟了新产品的推出,因此,一旦终端需求放松,这些设计厂可以调整他们的产品组合,以确保健康的长期业务发展。

事实上,IC设计厂可能会在2022年调整其库存战略,只要库存反弹到正常水平或超额预订比率过高,便可能会减缓其囤货势头。

(校对/holly)



5.如何俘获用户的心?爱集微助您解锁官网新姿势~


作为一个企业的品牌包装和对外展示的窗口,官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提高品牌识别性的同时,避免官网同质化,呈现是个问题,常规呈现企业实力和品牌形象的方式太过生硬,无法给访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破局?爱集微带您一探究竟~

爱集微观察到未来品牌数字化的趋势将更年轻化、创意化、互动化,针对这个发现,在官网制作和呈现上爱集微率先采用了视觉设计+全新交互的表现形式,以创新思维为导向,通过3D视觉的创意方式,助力客户凝练品牌价值,打造可感知的网站视觉形象。

龙芯网站数字化升级项目

爱集微深知,一个出色的网站不仅需要视觉美观与良好的用户体验,同时还需要讲述一个专属于品牌故事。根据龙芯的产品特点,爱集微开始探索龙芯创意设计与技术美学的多边结合。

当接到龙芯网站数字化升级项目时,爱集微没有急于描绘,而是通过项目组会议,对龙芯网站数字化升级项目进行拆解分析,理清项目升级思路,再将整体思路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逐一攻破。

在确定目标后,如何将目标转化为可落地的执行方案是关键, 得益于爱集微UI设计团队科学的人才体系,可以使目标得到高效执行。

爱集微UI设计团队分为两类设计体系:

探索型设计师:纵观全局天马行空,创新思维强,建立设计高度指引方向

架构型设计师:观察入微高效执行,逻辑思维强,把控细节持续输出保证落地

由于半导体行业天生自带抽象属性,具象化的图片素材往往不能精确的表达芯片产品特性。重复的商业图库素材又存在网站同质化问题,针对痛点,探索型设计师提出从整体出发,不只是把网站当成单独的一个个页面来完成,而是从塑造整个品牌的角度去思考,输出设计,这样既可避免网站同质化,又不至于沉溺细节反复调整。

经过众多方案的讨论与尝试,爱集微最终决定通过3D视觉抽象的方式,重构设计语言,以达到普通二维空间图像无法媲美的科技感与独属龙芯的品质感。

T-zone华夏顺泽科技园网站数字化项目

相比于龙芯网站的数字化升级,T-zone华夏顺泽科技园网站数字化更像是从零开始,从如何构建网站交互,到网站整体视觉体现,再到内在设计语言的细节设置……

为了更好地呈现T-zone华夏顺泽科技园网站数字化项目,爱集微明确思路,在项目之初便通过会议提前规划,确定了网站以“视觉设计+交互体验”的形式构建;细化目标,面对基础为零的框架,爱集微细化分工,形成以探索型设计师提出破局的想法,建立设计高度,架构型设计师将想法落地,进行验证和修正设计方向等精准执行一体化的设计流程。

视觉设计方面,爱集微拥有不低于同行业国际一线水准的视觉输出团队。遵循“少即是多”的理念,在图片、文字、版式的使用上,爱集微非常克制,在前后推翻数版方案的情况下,最终选用了简约科技风,在确保格式、用色、品牌标识等保持内在一致性的同时,突出重点。赋予“科技”温度,助推品牌价值再升华。

交互体验方面,拥有丰富交互搭建经验的爱集微,善从企业和用户角度出发。响应式、自适应、栅格化、瀑布流、幻灯片等多种交互布局方式的一一测验,只为找到企业展示与用户体验的最佳融合点,通过一一比较,爱集微最终选取了“瀑布流”与“幻灯片”两种交互布局方式。

由此可见,虽然一个企业官网看似简单,但要给用户带来优秀体验和深刻印象,还有很多细节方面需要花心思去考量。

作为专业的ICT产业咨询服务机构,爱集微拥有一批擅长策略研究、视觉设计、交互体验、前端开发、数据库开发、可用性测试的数字化团队,可以为您提供网站建设、APP开发、H5营销场景定制、小程序开发等一系列全流程数字化服务,用数字化方式设计未来,为品牌赋能。欢迎所有感兴趣的企业联系我们!

网站建设业务联系人 陈先生

电话185-1527-3680

邮箱chenhao@lunion.com.cn


6.麦肯锡:20年来全球半导体经济利润大盘点,强者愈强;


集微网消息,10月15日,麦肯锡对全球半导体公司的整体经济形势做了宏观分析,并且追溯了半导体产业过去二十年的表现,考察了11个细分市场和三个关键的全球地区。

文章认为,全球疫情极大地推动了数字技术的应用拓展,电子设备在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和教育变得至关重要。随着消费者和企业客户的需求在去年飙升,尽管供应链问题和全球贸易日益分化,半导体公司的股东们普遍仍获得了两位数的高回报。随着芯片制造商急于获得规模优势以及需求激增,产业的整合加剧了芯片短缺危机。

文章指出,疫情之后的世界可能继续加速数字化,半导体公司可能会受益于制定应对竞争格局变化的战略。为了了解该行业的价值创造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半导体企业一般都希望通过并购和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供应链弹性以及追求新技术和创新,专注于在盈利领域获得领导地位。对自动驾驶汽车、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投资,以及即将向5G连接标准的转变,为进一步增长和专业化提供了机会。

21世纪以来,半导体行业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在本世纪之初,该产业利润率很低,大多数公司的回报都低于资本成本。然而,由于大多数行业对微芯片的需求飙升、技术部门的快速增长、云使用量的增加以及许多子领域的持续整合,过去十年的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结果之一是半导体行业的利润池(由总体经济盈利能力定义)相对于其他行业显著改善(如下图)。

2000-2004以及2016-2020是半导体行业截然不同的两个时间段

涵盖全球24个行业约2600家顶级公司的行业经济利润率曲线在过去20年变化很大,半导体从2000年至2004年期间的第14位上升至2016年至2020年期间的第四位。

芯片制造商的年度经济总量在第一阶段的利润总额为35亿美元,在第二阶段大幅增加至493亿美元,平均盈利能力在2017年和2018年达到顶峰,但存储芯片的定价压力导致2019年大幅下降,2020年末盈利能力出现反弹。从长远来看,半导体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的相对排名有望继续提高并达到第三位。(注:麦肯锡使用了当前市值来计算每个行业的市场隐含的长期经济利润。)

虽然半导体行业的经济利润大幅增长,但由于价值池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最强大的参与者增加了对竞争对手的领先优势,因此公司和行业细分市场差异很大。在过去五年中,行业实力曲线在顶部急剧变陡:从2015年到2019年,排名最靠前的五分之一的公司获得了大部分经济利润(如下图)。

过去二十年,半导体行业领先的前五分之一的公司攫取了大部分的经济利润

领先者和落后者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因为最强大的玩家利用其规模和多元化的客户群来巩固其主导地位。头部的10%的公司和剩下的90%的公司的利润差异在2000年至2004年约为140%,但是在2015年至2019年期间扩大到惊人的400%。

从公司业绩来看,英特尔在2000年代初期几乎获得了所有的经济利润。在查看产品类别时,分析表明五个细分市场生产了产业内的最大的价值:内存、微处理器单元(MPU)、设计厂(fabless)、上游设备厂和代工厂。从2015年到2019年,这五类公司占据了该行业3350亿美元的累计经济利润的60%以上(如下图)。

存储器制造商受益于电子设备需求激增和价格上涨,不过在2018年,供过于求和价格下降让回报率降低。在此期间,fabless的表现仅次于存储,据估计,苹果公司在该类别中获得了大约四分之一的总经济利润。

推动全球半导体公司的这些盈利模式的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随着公司寻求利用领先技术的优势,同时分摊必要的投资,该行业会继续朝着fabless生产模式发展。Apple的M1芯片(用于笔记本电脑、低端台式机、MacMini和平板电脑)体现了这种内部芯片设计的转变,该设计利用代工厂来制造产品。即使是拥有完善内部制造设施的公司,如英特尔,也在考虑将部分外包给芯片代工厂,以从更大的生产灵活性和成本降低中受益。

半导体行业的经济利润分布也因地区而异(如下图)。

北美是一些最大的fabless玩家(如苹果、英伟达和高通)的所在地,在2015-19年期间约占全球价值池的60%。欧洲占该行业总经济利润的4%,主要由上游设备公司获得。亚洲仍然是芯片制造的中心,占该行业创造价值的其余36%。

从2015年底到2019年底,半导体公司的股东总回报(TRS)年均平均为25%(如下图)。去年,随着消费者和企业增加对各种数字设备的需求增加,半导体企业的股东获得了更高的回报,平均每年50%,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

为了在行业格局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满足投资者对持续高速增长的预期,芯片制造商可以从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和他们为创造行业大部分经济利润所遵循的策略中汲取灵感。确保在盈利领域的领导地位一直是衡量他们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持续的资本投资或研发,领先的企业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领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历史表明,半导体公司很难在边界明确的技术领域追赶原本领先的竞争对手。总之,半导体公司在“后疫情时代”可以拓展三种途径。

跨价值链合作以扩大客户群

行业越来越需要针对特定应用的解决方案,例如汽车制造商嵌入ADAS的解决方案。许多这样的要求已经拓展到了以前没有自己设计集成电路经验的公司。虽然半导体公司必须确保他们的订单量,以证明领先的定制芯片设计研发成本的上升是合理的,但努力挖掘价值链下游客户的定制需求是进入高增长行业利基市场的途径。

制定程序化的并购战略

在持续的行业整合中,半导体公司需要考虑制定程序化并购战略,比如针对特定市场的小型收购,旨在扩展到相邻领域或增加对未来增长至关重要的能力。芯片制造商可能还会考虑开辟市场的重大交易。例如英伟达收购Arm,如果获得批准,此次收购将使英伟达能够进入更广泛的市场。

保持市场警觉性,以应对更加动荡的世界

目前半导体供应链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全球贸易的多样化,尤其是在尖端技术方面,半导体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供应链的弹性来获得优势。几家大型芯片制造商已经在探索多元化生产,以便他们可以依赖多个供应商。这些举措的部分动机是新的政府补贴,旨在支持制造先进芯片的能力。

加强定价和分配策略以应对供应短缺

特别是在汽车和工业领域,芯片短缺可能成为新常态,因此半导体公司将从仔细考虑分配库存和公平定价策略中受益。这些公司还可以探索邀请客户共同投资开发定制芯片的潜力,这将有助于买家降低供应短缺的风险,同时确保制造商对新设计的真正需求。芯片制造商还可以与更广泛的行业合作,探索解决持续短缺的方法。芯片制造商可以与设备制造商合作,应用高级分析来加快良率提升进程。例如,通过高级组合学习实现的建模可以取代芯片的物理测试,从而降低引入它们的成本和上市时间。

榨取摩尔定律极限

符合摩尔定律的创新肯定会继续下去,使用小芯片的片上系统架构也有可能取得进一步的进步。制造商还可以探索超越摩尔定律的创新,例如新型衬底材料碳化硅和氮化镓。

在经历了一段快速增长期之后,半导体企业的领导者应该为一个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供需匹配、地缘政治问题和对专业产品提出新要求的新世界做好准备。为了满足股东对持续高回报的期望,半导体公司可以扩大合作伙伴关系,并寻找全行业解决产品短缺的方法。

(校对/holly)



7.【芯智驾】被疑PPT造车,鸿海连发3款电动汽车“掷地有声”?

集微网报道,昨天(10月18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选在集团创办人郭台铭生日当天举办今年的科技日活动,并正式发布基于MIH电动平台打造的三款电动汽车:Model C SUV、Model E轿车和Model T电动巴士,裕隆集团CEO严陈莉莲搭乘Model C、创办人郭台铭驾驶Model E现身。

图源:鸿海

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表示,在电动汽车领域,鸿海不再是新手。“去年的鸿海科技日,集团宣示了发展电动汽车的策略。今年,集团以平均每个月公布一个合作案的速度,建立了电动车供应链和出海口,也陆续展现集团在电动汽车硬件方面成果。明后年将接力秀出电动汽车软件和半导体的实力。”

一口气推3款电动车型,被置疑PPT造车?

前些天,鸿海就推出了科技日的宣传片,网络上有声音质疑预告片段是虚拟动画。对此,刘扬伟表示,如今三款电动汽车的展示,也是对这些质疑强有力的回应。

这三款电动汽车虽都是基于MIH电动平台打造,但各自的市场定位不同。Model C SUV侧重电动汽车的本质,Model E轿车侧重电动汽车的科技创新,Model T电动巴士则侧重智能与大众运输工具的应用。

据官方介绍,Model C售价不高,目前已完成安全测试,正在进行20万公里的实测阶段,每年将有5万辆产能,第一辆将于2023年在中国台湾上市。

Model-E由郭台铭驾驶入场,他表示:“这是我71岁以来收到的最好礼物,从产品构思、外型设计、电池设计、机构工程、三电系统、内装系统,到操控系统的整合工程,Model E仅花了一年时间。”他还透露,Model E如果通过交通部的审验,并将在Model C上市后跟进上市。

Model-T是一款电动巴士,驾驶位有3个显示屏,设有48寸屏幕、人体工学座椅。这还是中国台湾电动巴士首次搭载电子后视镜和内轮刹车警示系统,续航400km,满载爬坡度25%,可通过视觉、听觉警示行人,最高车速120千米每小时以上,搭载雷达探测周围环境。

这三款车型能短短一年时间快速登台的关键,无疑是鸿海的MIH开放平台,借此标准化、模组化、弹性化造车平台,全球合作伙伴的技术与资源得以聚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款电动汽车均为基于“MIH”的参考原型车,可作为客户规划自身产品时的参考版本,客户后续也能够依据自身品牌的需求做出相应调整。

鸿海表示,“在发展电动车的路上,鸿海已经准备好了!”

裕隆集团CEO严陈莉莲表示,裕隆集团的Luxgen及CMC自主品牌将是鸿华先进(鸿海与裕隆合资公司)产品平台的首发客户。

实车的展出并没有消除网友的全部质疑:一部分声称,发布不一定就能量产和上市,后续还要等很长时间;还有一部分网友直言,或许是PPT造车,当然因为业界不乏这样的案例,如拜腾、恒大汽车等也曾在高调官宣和发布新车后,却迟迟无法量产。

毕竟造车终究是不同于消费电子,资金投入、门槛难度以及所涉的产业链环节都不可比拟。

鸿海电动汽车的量产之路,有一定的基础

但从鸿海官宣后的一些动作来看,其量产的可能性似乎并不低。

去年,鸿海联合裕隆共同推出了MIH电动车开放平台,旨在使上下游资源紧密结合,加速软硬件开发并降低开发成本。MIH平台主要参与者包括汽车供应商、通讯零部件供应商、电气相关厂商、软件开发商以及云端联网供应商等。今年科技日上,鸿海表示该平台上已聚集近2000多家成员。

正如官方所言, 如果说特斯拉是“电动车界的iPhone”,MIH的定位更像是“电动车届的安卓”。未来,MIH也将成为鸿海和车厂展开合作的重要纽带。

有了坚实的基础,鸿海今年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步伐更为激进。

鸿海已与拜腾、Fisker、STELLANTIS、吉利等车企建立合资或合作关系。今年7月,鸿海还入股硕禾、美国电池开发制造商SES,开发电池材料,同时还宣布将与日本电产合资共组公司。9月,鸿海还在布局海外运营基地,和泰国石油子公司ARUN Plus正式签约,合资在泰国设立电动车制造厂。近日,美国电动车制造商Lordstown Motors与鸿海达成协议,向其出售位于俄亥俄州的厂房与设备,鸿海也因此增加了一个海外生产基地。

由此可见,制造工厂、合作伙伴均已逐渐到位,还有产业链上下游积累的资源加持,鸿海电动汽车的量产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鸿海开启产业链垂直整合,下一步是完善软件平台

正如刘扬伟所言,要将鸿海在ICT产业的优势延续到电动汽车赛道,一方面是优质的平台,另一方面是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产业能力。如今来看,鸿海在前者已有一定的储备,后者包括软件、半导体、固态电池等还需完善。

对此,鸿海集团龚培元强调,集团蜕变的开始,就是以软件定义企业为核心,在发展电动车产业的同时,集团将针对电动汽车车载所需要的软件推出开放平台、算法软件等项目。在集团硬件平台造车已经到位后,下一步将是软件平台的完善,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自动驾驶等领域。

智能座舱领域,今年5月, Stellantis和鸿海连同其子公司富智康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一家名为“Mobile Drive”的合资公司,其目标是加速技术开发,通过先进的消费电子产品、人机交互界面和服务,提供超越消费者期待的创新车载用户体验。

未来汽车将越来越多地由软件驱动和定义。当今与未来的消费者对软件驱动创新方案的需求和期待与日俱增,期望实现驾驶员和乘客与车辆内外的进一步连接。鸿海集团负责智能座舱领域的徐宏民博士表示,智能座舱开发,以及先进驾驶辅助的整合,需要善用AI技术,以无缝融合智能感知、控制,建构全新座舱体验及安全驾驶。

图源:鸿海

如今,十分清晰的是,在新的和未来的车辆平台中,电气和电子的体系架构(E/E体系架构)将发生巨大变化。软件功能从分散式控制器转向只有几个专用域控制单元(DCU)的集中系统,例如用于自动驾驶功能。所有这些软件应用程序都将得益于一个顺畅的中间件集成平台,以处理系统的集成。

鸿海投资的企业AutoCore.ai拥有独立于SoC外的自动驾驶运算平台,其具有内建自定义功能的低成本、低功率、可扩充且可靠的系统开发安全功能的中间件,可实现车内网络之间的信息控制。

此外,在未来的大势所趋——自动驾驶领域,鸿海将与Tier IV等合作开发自动驾驶一站式解决方案。

为了支持软件方面的创新,在科技日上,鸿海集团正式宣布将成立软件研发中心,规划集合集团内部1500名以上的软件应用人才,并在三年内再招募1000名以上软件研发工程师,打造EV软件应用生态系统。

写在最后

目前看来,鸿海在电动汽车行业的定位是卖平台,希望结合供应链打造平台,为不同电动车厂造车,但何时真正落地,能不能被众多车企认可,能否成功复制手机行业模式,如鸿海集团所希冀的,预计5年后电动汽车将是集团下一个兆元(万亿元新台币,约合350亿美元)产业,现在来讲还是一大未知数。

(校对/holly)


8.芯片危机波及苹果 摩根大通下调iPhone销售预估;

摩根大通今天下调苹果智能手机iPhone在关键年终假期旺季的销售预估,成为2周内采取此行动的第2家华尔街券商。反映出分析师认为,全球芯片缺货和亚洲工厂停工终于影响到这家科技业巨擘。

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师查特吉(SamikChatterjee)在客户报告中,将苹果公司(Apple Inc.)2022会计年度第一季的iPhone营收预估调降至630亿美元,相当于较前一年度同期减少近4%。

纽约券商尼达姆(Needham)上周预估,iPhone 13第一季出货量为8000万支;并以芯片短缺等供应链问题为由,将假期季出货量预估下修1000万支。

摩根大通预期,iPhone第四季销量为5800万支,创造出460亿美元营收,略高于华尔街预估的410亿美元。

根据金融资讯供应商路孚特(Refinitiv)国际经纪估计系统(IBES)的资料,分析师平均预估iPhone假期季销量约为4500万支,第一季销量则达7940万支。

路透社报导,苹果因采购力庞大并与芯片卖家签订长期供应合约,因此先前比许多其他企业更平安度过供应吃紧问题。但供应链瓶颈及今年下半年越南等国实施防疫封锁措施,正妨碍到苹果的制造时程。

彭博(Bloomberg News)上周报导,全球芯片缺货,导致苹果很可能将iPhone 13产量下砍多达1000万支。

分析师指出,想要一支iPhone 13消费者的耐心已受到考验,因为这款手机到手的等待时间已名列近年来iPhone旗舰新机中最久的。中央社


鸿海

热门评论

上百家投资机构已确认参会!半导体投资联盟投后赋能大会报名持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