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音综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各大平台的必争之地,从流行品类到垂直小众,几乎每年音综市场中都会涌现出一到两档爆款。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与源源不断的商业价值,让音乐题材成为众多创作者们所觊觎的宝藏。

2018年27档音综上线平台,2019年数量持平,2020年受疫情影响数量稍降至21档,2021年音综市场呈现完全的井喷态势,计划上线节目40余档。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旺盛的生产力,并没能点燃观众们的热情,与前几年相比,2021年的音综市场从播放量到口碑都并不乐观。

无独有偶,今年韩综与欧美市场也没能产出较好的音综模式值得借鉴。相较之下,在模式上,反倒是一档TVB初出茅庐的音综《演斗听》较为让人惊喜。即使是在被俗称为“垃圾时间”的周六23:35-00:35播出,也成功凭借音乐质量获得了不少关注。

把音乐还给音乐,把舞台交给音乐人

《演斗听》原名《演门听》,是一档全新模式的音乐竞技真人秀。节目中主持人王梓轩与DJ King分别担任两队队长,每期邀请不同的音乐人作为嘉宾,在常驻的音乐人的配合下进行金曲改编、即兴创作等多轮“音乐格斗”,最终获胜者将获得打歌机会。节目模式看似简单,但将音乐的魅力展现到了极致,为观众带来了重重惊喜。

首先,《演斗听》其实是曾志伟继升任TVB副总经理后,为扶持新晋音乐人所主要参与策划的一档节目。节目中大量的音乐人主要来自前段时间的音乐选秀《声梦传奇》与其他音乐选秀节目,因此,为了避免音乐人们再一次陷入无限的“竞技”死循环中,《演斗听》虽以“格斗”为壳,但却并未选用传统的“优胜劣汰”的竞技模式,而是在最大程度给予音乐人们表现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节目伊始,《演斗听》的常驻助演团会为风格各异的当期嘉宾们设计歌曲串烧作为开场,既能让音乐人们借此机会为自己打歌,也能用音乐替代冗长的自我介绍,让音乐人们能以最直观最快速的方式为观众们留下第一印象。

正式的“格斗”环节则是对音乐人们真正实力的考验。《演斗听》中每位出演的音乐人也都是绝对实力派唱将,何家铭精通吉他、音乐作曲;范文浩精通贝斯、钢琴、爵士鼓等16种乐器,是专业的演唱会乐手与唱片监制;黄浩邦作为beatboxer与rapper可以以纯阿卡贝拉的形式模仿超50种音效;朱敏希作为唱作人曾为李克勤、周深作词作曲。

在绝对专业的基础上,节目为音乐人们提供了最大程度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从用生活素材现场写歌,到随机变换风格进行演唱,再到乐手间的battle,每个环节都要求音乐人们在短时间内完全即兴地演绎。

而为了进一步放大节目对音乐人们才能的展现,《演斗听》着重提取了音乐人们在创作过程中对曲风、节奏甚至于beats采样进行选择与交流的片段。在歌曲演唱时,也会有一行花字在画面下方为观众展现音乐人们每一首歌曲设计中的关键段落划分与巧思。观众们第一次在荧屏上听见了也听懂了一场绝佳的视听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持人王梓轩曾透露,在节目前三期的录制中,自己很担心完全即兴模式下的节目效果。而事实证明,将舞台交给专业的音乐人,让专业的音乐人用音乐说话,是一种完全可行的节目模式。

创新音乐呈现模式,把音乐玩起来

《演斗听》是一档真正把音乐“玩起来”的节目,其中节目中众多即兴创作的游戏设计都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并从中寻找灵感。

“你点我作”是每一期的内容重点。游戏需要嘉宾们用生活素材进行创作,可以是有关歌手的新闻或是资料,也可以是歌手电话中的一段语音讯息。每期嘉宾两两对抗,助演团随机加入某一阵营,与嘉宾一同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段即兴创作。

出于极高的专业水准,在创作中,音乐人们几乎可以做到完全用音乐进行交流。嘉宾们凭感觉随意哼唱,负责吉他、钢琴、架子鼓的助演音乐人们就可以在瞬间为其弹奏出合适的旋律,并为其和声。而针对不同题材,音乐人也会选取不同的曲风,对语音素材进行提取,现场制作出合适的音频采样加入音乐当中。而最后的成品也并非是某一嘉宾的独唱,而会设置不同的亮点与记忆点,让每一位成员负责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演绎。

近两年,很多节目执着于“在流行元素中融入摇滚、说唱”或是让流行歌手辅助说唱歌手进行破圈,但均反响平平。而万万没想到,我们费尽心思设计各类机制而想要达到的元素融合,竟能以如此简单且自然的形式进行呈现。

除此之外,节目中的其他游戏,例如风格迥异的《富士山下》与《命硬》对调节拍进行演绎,将大热单曲《听海》改编为摇滚风格,演绎歌曲时随机升调、变换节拍,等等即兴的考验都激发出了音乐人们的无限潜力,不少网友感叹,节目中改编的歌曲是完全让人想在第一时间加入歌单的水平。

当然,受场景与体量的限制,如此巧妙的设计在《演斗听》中还未能被开发出全部的潜力。节目中音乐人间相互切磋,创作的过程通常只有2-3分钟的展现时间,最终成型的曲目时长略点,且在歌词的打磨上也与正式的单曲存在比较大的距离。

同时,《演斗听》也没能完全走出娱乐化的思维定式。以嘉宾的语音讯息或个人新闻进行创作仍带有一些窥私与炒作的意味。而且,每期的嘉宾都并非大热或花边新闻缠身的音乐人,硬要将嘉宾个人生活融入在其中并不能给节目带来足够的话题性,反倒是限制了不了解嘉宾的观众们对歌曲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节目整体的环节安排中,虽每轮游戏设计都异常精彩,但节目总时长仅有40分钟,还需去掉开头和结尾的10分钟,在30分钟不到的市场中穿插三个游戏环节未免过于紧凑。加入更多真人秀的片段,着重展现音乐创作的台前幕后,重质不重量,可能会是更高级的处理手法。看到如此巧妙的设计和动人的旋律最后只沦为了演播室中的游戏环节,还是未免有些可惜。

从整体而言,《演斗听》并不是一档完成度很高的节目,甚至和内地的制作团队相比较,可以说是差距甚远。而其之所以能受到众多观众的认可,正是因为它像音综市场的一股清流般,让人们又重新看到了音乐本真的魅力。

受今年音综市场爆冷的影响,很多创作者甚至媒体都为音乐题材的后期制作之路捏了一把汗,而实际上观众们从未丧失对音乐的热情,只是已经看透了音乐节目背后的戏剧套路。

选秀的模式中,无人敢挑战的大魔王、名不见经传的黑马,一开始备受质疑后期绝地反击的逆袭者已成定式。无论题材如何变化,是流行、是民谣、是说唱,到最后都成了角色的剧本,音乐则沦为串联故事的其中一环。

专业竞演类的节目中,音乐性则逐渐让位于舞台与话题。舞台舞美愈发精美绝伦,而对音乐本身的要求与讨论却越来越少。评审与选手之间,评审与观众之间的冲突甚至成为了竞演类节目默认的情节设计侧重点。

音乐题材成为了爆款,而我们反倒是越来越关注音乐之外的事情了。

我们是时候把舞台交给专业的音乐人,把音综还给音乐本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