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沫传播的距离问题】

早晨着急出门上班,没开电脑,懒得打字。
这条复制了之前我微博发过的内容,没好好讲 → Ofamfamfam
那个图一是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的,针对如何判定本次野味肺炎的疑似病例。

————————————

根据美国CDC
Guideline for Isolation Precautions: Preventing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Agents in Healthcare Settings (2007)
隔离预防措施指南:在医疗机构中防止传染源传播(2007)
【如图】
第一部分:Review
I.B.3.b. 飞沫传播

以下是摘录翻译(非逐字逐句)

飞沫传播是接触传播的一种形式,通过飞沫途径传播的某些传染病也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途径传播。
携带传染性病原体的呼吸道飞沫通常在短距离内直接从传染性个体的呼吸道传播到接受者的易感粘膜表面,从而传播感染,因此需要进行面部保护。
当被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或在诸如吸痰、气管插管、通过胸腔理疗诱发咳嗽和进行心肺复苏等过程中,会产生呼吸飞沫。
研究表明,鼻粘膜、结膜和口腔是呼吸道病毒的易感入口。
目前尚未确定最大的液滴传播距离,根据经验,明确的风险区域是患者周围≤3英尺(0.9米)范围内。在该距离内,戴口罩已被证明可以有效地防止飞沫传播。

但是,对天花病毒进行的实验研究和2003年全球SARS暴发期间的调查表明,患有这两种感染的患者的飞沫可能会感染距其6英尺(1.8米)或以上的人。
飞沫传播的距离可能取决于从源头散发呼吸飞沫的速度和机制、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环境因素(例如温度和湿度)以及病原体在该距离上保持传染性的能力。
因此,基于这些考虑,在距离患者6到10英尺(1.8~3米)之内或进入患者房间时,最好戴上口罩,尤其是当有可能暴露于新兴或剧毒的病原体时。

————————————

因为液滴太小,会在短距离运动后风干飘散,液滴太大,运动距离就会短,所以美国CDC这个指南把6英尺(1.8米)作为可信的飞沫传播距离,10英尺(3米)作为有必要防护的距离。
因为存在接触传播,所以强调勤洗手的重要性。
欢迎新用户
o p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