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正在毁掉孩子?这篇文章真相了!

你的孩子看过“抖音”吗?

“抖音”是孩子的好伙伴?

拿到这个选题,我默默地在word里敲下一行字并且设置成一号字体盯着看了几分钟——

抖音,猛于虎也。

这句话被旁边的楠哥看到了,立即反驳我说:我觉得抖音挺好的,我儿子也觉得不错,很好玩。我们每天都刷。

细问起来,楠哥说:他们会搜集些有关孩子手工制作的账号,还有简笔画的账号,每次幼儿园有作业的时候,就拿出来参考,父子俩头对头边观摩边学习,制作出很多手工作品。

设计部小姐姐插了一句:楠哥你可要注意啊,别让孩子单独看手机,我家娃最开始也挺乖的,但后来已经不可控了。现在在家每天刷抖音,比学习打卡都积极。

最开始,她只想找一些适合学习和涨知识的抖音号长期关注,让孩子有一些进益,她平时给孩子拍一些视频上传到平台,孩子自己也看得津津有味儿。

但后来她发现,不监督不行了,因为儿子看完妈妈允许看的内容,老是点开首页的推送,看着各种“五光十色”的内容,真的是目不暇接。

上周她休假,带孩子去海边玩儿,本想让孩子感受一下波涛汹涌的海浪,结果娃在一旁刷手机,沉溺其中完全拔不出眼来。

设计部小姐姐感慨:抖音真的是“有毒的电子保姆”。

有这种刷短视频习惯的,其实不只是她家一个孩子。

像是B站、抖音、快手等,里面也会有比较有趣的又有营养的内容,开发者推出这些新生事物之后,一定要有足以支撑他们内容的干货存在下去。

在家长有限制的范围之内,可以通过很多干货分享获得经验,如果孩子自己拿着手机操作呢?抖音里的内容,真的适合孩子吗?

让我们来深度解剖一下“抖音”。

抖音的好内容

分析一件事物到底好还是不好,要分成正反两方面来看。比如我发现很多新闻、学习、健身、挑战、宣扬正能量的内容,的确非常好。

举些例子说明——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很多账号学习到写作文,英语和其他语言:

图片@抖音截图

通过账号内容获取电影书籍内容以及逻辑思维训练:

图片@抖音截图

通过很多大咖来学习各种手工制作,简笔画以及玩具(比如乐高)的玩法:

图片@抖音截图

总体来说,抖音和B站一样,都是一个资源的聚集地,上面有非常多的神秘大咖,民间高手,脑洞大开的人。

而很多城市和政府也分别开了自己的抖音号,对于文化宣传和城市人文风貌都有很好的扩散作用。基本上老少咸宜,很多年龄层的用户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点的推送内容。

但我依然不推荐孩子们玩抖音。

原因只有一条——这种知识灌输的方式,根本不适合孩子!

抖音的两大先天缺陷

时间如白驹过隙,不舍昼夜。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早已预示了我们今日对于时间的错觉。

其实抖音时间也一样,不舍昼夜。打开抖音的界面,根本看不到当下的时间,自然也体会不到时间一分一秒的流失,浪费。

图片@抖音截图(根本不会显示时间)

而且高闪频的内容推送,短约十五秒,长则一分半,不停攻占着我的大脑,令人眼花缭乱,根本没有时间来停下来想些别的——我感觉刷了半个小时,实际上已经过去了快两个小时。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顺延到手机的各大视频软件,大家都在这种短暂快速的闪频中得到一波接一波的“视觉快感”。

就像抖音和快手宣扬的——“给你30秒,看你能不能打动我”。而这三十秒之内,我们通过视觉又能获得多少东西呢?

答案就是仅仅博个眼球,根本过不了脑子。

而有两点,可以说是“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先天的缺陷,根本无法优化——

1 视频的时间短,无法产出深度内容。

2 推送内容法则的弊端。

一分钟甚至是几十秒的短视频推送,在视觉刺激上会瞬间达到高峰。但究竟能在人脑中留下什么印象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哈佛商业评论》的前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在他的著作《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中怎么说的:

“只要我们一上网,信息流就会奔涌而来,这不仅会给我们的工作记忆带来过重的负荷,而且还会导致大脑颞叶难以聚精会神地关注任何一件事。巩固记忆的过程也因此而难以启动。而且,因为神经通路具有可塑性,我们上网越多,对大脑适应精力分散状态的训练就越多——非常迅速、高效地处理信息,可是注意力不会持续太久。

而且,抖音推送内容法则有着非常大的弊端。

如果我们偶尔观看了宠物的视频,之后的推送就会有频次地推送有关各种宠物或者小动物的视频,如果我们关注并点赞的话,抖音会更加高频次地推送相关视频。

这就是抖音内容背后的“法则”。而这种大数据的算法,不仅仅体现在抖音平台,淘宝,小红书,都是如此。

比如我在抖音上点赞了一条有关《陈情令》的推送,再打开淘宝,发现立即会有相关角色的周边推荐,非常恐怖。

图片@抖音、淘宝手机截图

如今互联网的大数据推算,比我们的亲生父母都了解我们。当我们最开始打开抖音的时候,系统察觉不到我们的喜好,所以会给我们推送各种类型的内容,但最多的,不过是这三种类型——

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从创意入手提出的,beauty——美女、beast——动物、baby—— 婴儿,通称“3B”原则 。

以此为表现手段的广告,最符合人类关注自身生命的天性,也最容易赢得消费者的注意和喜欢。

去年四月份,快手CEO宿华在快手平台被要求整顿的时候曾向全社会公开道歉:

快消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和人自身的价值观,都是值得思考的,想变红,就想各种不同的歪门邪道去博眼球,整个气氛都是浮躁的,充满暴力,性暗示,甚至弄虚作假。

昨天,因为某直播平台的主播乔碧萝假“萝莉变大妈”的事件,乔碧萝被纳入直播行业全网黑名单。这些能引起观众短暂的虚假兴奋高潮的视频“快消”产物,真的应该辩证对待了。

毒药

曾经看过一个数据:

2018年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数字高得惊人——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高达6.48亿,用户使用率为78.2%。而在年龄层上看,大部分的用户年龄是24岁以下的青少年,以学生为主,有高达20%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刷短视频。

香港知名女演员吴君如6月份在上海参加电影节的时候也吐槽说,自己13岁的女儿每天都要刷短视频。

我们作为成年人,自制力都不够好,经常会因为“好玩儿”的短视频忘记时间,更不用说意志力薄弱,三观尚未确立的孩子们了。

而且,更严重的现象是,入驻抖音平台的用户,已经越来越年轻化了,甚至有小学生都在屏幕面前博眼球,求爆红。他们眼神稚嫩,身形单薄,却学成人世界里的涂脂抹粉,搔首弄姿。

前不久,新华网发布了一个调查结果:《95后谜之就业观》,看完让人一脸懵:

图片@新华网

而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上来说,孩子在2-5岁的年龄段内,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差不多在7-15分钟之间,而这种频次高闪的短视频,极容易损害孩子专注力的养成。如果每天都花时间在这种“学习方式”的养成上,效果可想而知。

在翻阅资料的时候,我还发现之前有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一项调查研究,这项研究覆盖了约一万名儿童。令人不安的是,部分长时间看屏幕的孩子的大脑出现了变化,他们的大脑皮层过早地变薄了。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公平了,选择把时间放在什么地方决定了一个人的出路。

看到这里,你还要打着学习知识的旗号让你的孩子继续刷抖音吗?

如何对抖音“免疫”

在引导孩子学习新知识的途径,其实有很多。

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旅行,看纪录片,亲子陪伴,博物馆逛展等等这些途径,来获取前沿的新闻资讯或者有积淀的历史。

通过读书,我们有间接的经验获得,古往今来很多名家大师笔下的故事和一个个角色是如何做到深入人心的,除了作者的文笔功力,我们的想象力也占据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文字,每个人心里都会对抽象的事物和人物有一个不同的诠释。我们通过文字和情节来进行想象,甚至带入自己,去无拘无束地进行角色体验。

通过逛博物馆,我们有直接的感官感受,有着不同纪念意义的各种物品的陈列,都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气息;

通过观看影音纪录片,我们有更为广阔深远的知识储备,故宫也好,海洋深处的生物也罢,都能进一步加深我们对除人类以外的生物和人文加深认识;

通过旅行,我们带孩子感受不同城市和国家的风土人情,课本上的地理知识从平面变成立体,旅行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自理能力,还能真切感知这句真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同孩子看到落日余晖,美景映入眼底,大脑更好的反应应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仅仅是“666,这太阳太美了”。

只有经历了自由的想象力驰骋之后的人,才不会回到短视频的桎梏里。

不管是艺术还是数学,甚至是充满文学气息的作品或者历史,这些东西的存才,并非只是为了划分人与人的阶层,相反,他们在教育的意义上充满了重要的意义,却非常简单——

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广的佳品,当我们的孩子能够花时间用自己享受的姿态驰骋在这些优质内容中时,就会持续收获这种乐趣,而类似抖音这种内容,估计也吸引不到他们了。

而我们作为父母,正是他们的引路人,共勉。

好 课 时 间

孩子胆小,怕这个怕那个?

一点小事做不好就发脾气?

不能接受失败,非要当第一?

三分钟热度,不能坚持上兴趣班?

……

Parents特邀中科院教授、博士后妈妈

独家打造精品课程

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10把钥匙

限时特惠,只要39

一杯奶茶的价格

即可获得本课程

扫码领优惠券

课程已全部更新完成

一次听完很过瘾!

老师介绍

李新影

  •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 中国心理学会情绪与健康专委会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情绪与健康专委会委员

如何反复收听本课程?

只需两步!

STEP1:关注“父母世界Parents公众号”

STEP2:点击左侧菜单栏“亲子课”

课程全部音频,任性收听

还有更多免费课程内容哦

监制 /

责任编辑/源满美术设计 / vivian

觉得有用,在看一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