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

今天是傳統佳節端午節,各地為此舉行各種各樣的節日活動。

在湖南汨羅,32支來自湖南、江西、山東等地的民間龍舟隊齊聚,參加為期3天的龍舟表演賽。

6月13日,湖南省汨羅市屈子文化園舉行龍舟表演賽。(新華社)

在河南,一檔《端午奇妙遊》的節目火遍全網,人們驚歎於古典美的完美詮釋,亦是文化自信越來越深入人心的表現。

6月12日晚河南衛視「端午奇妙游」播出的開場舞《祈》驚艷全網,網友們表示,《祈》將想像中的洛神給演活了。

在香港,叫賣粽子的聲音回到街市,人們選擇各種方式度過佳節的同時,回想起去年今日街頭空蕩、民不聊生的經歷,感歎香港國安法的落地,助香港恢復往日生機。

而今年的端午節,亦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據報道,端午也是中國最早的衞生防疫節。古時候,民間認為「端午到,五毒醒」。「五毒」指的是蛇、蠍、蜈蚣、壁虎、蟾蜍。為了避免受到這些動物的侵擾,人們要插蒲艾、蘭湯沐浴等,做好衞生防護工作。

6月11日,屈原故里湖北秭歸縣的居民在製作艾葉香囊。(新華社)

而現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疫區及非疫區的民眾都自覺配合當地防疫抗疫的工作,積極參與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亦為傳統節日增添新的內涵。

在廣州,市政府停辦各類大型節慶活動,發出公開信倡議民眾就地過節。有往日的「扒龍舟」高手,搖身一變成為防疫抗疫志願者,協助政府防控工作組開展工作。封控區樓下的臨時菜攤,為居民準備了粽葉,使人們能夠安心在家製作傳統美味。

荔灣區茶滘村今年取消了一年一度的扒龍舟活動。63歲的梁蘇妹在家包粽子。她說,如果沒有疫情,會做10多斤格式粽子,走親戚送出去一大部分。現在不能串門,只做了六七斤,給同在小區的親戚送了一些,其他留着自己吃。「最重要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只有這樣才能開心地過節。」(香港文匯網記者敖敏輝 攝)
菜檔和肉檔進入社區,居民端午節生活物資有保障。(香港文匯網記者敖敏輝 攝)

不少在穗居住的港人亦表示,雖說無龍舟不端午,但今年處於特殊情況,非常理解且支持政府安排。「我們安心宅家過節,也是為抗疫防疫作貢獻,相信大家齊心協力,配合防控,很快就可以迎來戰勝疫情的時刻!」

位於廣州番禺的祈福新村,有眾多港人住戶,其中不少人定居近20年。港人黃繼堅2003年就在祈福新村置業安居,跟檔口老闆都成了老朋友,選購物品的同時,也不忘相互關心問候:「打疫苗了嗎?」「已經打了,這樣才安心。」圖為黃繼堅採購食物回家過節。 (香港文匯網記者胡若璋 攝)

14日,廣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同意解除5個區11個區域的封閉、封控管理措施。這樣的結果,應該是端午賦予市民最好的節日禮物了。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千百年來,他「唯有烈士心,不隨水俱逝」的氣節品格得到百姓尊崇,亦激勵着後人為正義和真理奉獻自己。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這些家喻戶曉的句子,詮釋的不僅僅是戰國時代一位賢臣的人生追求,亦是為大我捨小我的中華氣節

當後世的人們站在扭轉民族命運的硝煙戰場上,在脫貧攻堅戰的前沿陣地中,亦或是在與疫魔爭奪每一位病人生命的抗疫前線,他們亦是詮釋着這種氣節的傳承者、守護者。

在建黨百年華誕即將到來的時刻,這種為國為民犧牲奉獻的精神更鼓勵着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前赴後繼、一往無前。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