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出台: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创新驱动医疗健康良性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季媛媛 上海报道
2022-05-20 19:0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一批重大疾病危害得到控制和消除,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医疗卫生相关支撑能力和健康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国民健康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

《规划》确定了七项工作任务。一是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二是全方位干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三是全周期保障人群健康;四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五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六是做优做强健康产业;七是强化国民健康支撑与保障。

近年来,中国医疗大健康市场规模愈发庞大,增速也越来越快,使得增量空间广阔。据普华永道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大健康市场规模已达到13万亿,且在过去8年中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目前已经跃居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优化医疗服务模式

近年来,由于我国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三甲医院门诊里的常规检查科室常常处于超负荷的运作状态,而为了解决这一挑战,国家层面也进行了全方位的布局。

在此次《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一方面,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强化医防融合。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为切入点,实施城乡社区慢病医防融合能力提升工程,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1—2名具备医防管等能力的复合型骨干人员,探索建立以基层医生团队为绩效考核单元、以健康结果和居民满意度为导向的考核体系。推动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有机衔接,形成“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的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 

另一方面,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强化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健全国家、省、市三级质控组织体系,完善覆盖主要专业和重点病种的质控指标。完善国家、省、医疗机构三级感染监测体系,逐步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监测。完善诊疗规范和技术指南,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以在有条件的医疗联合体内探索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

此外,加快补齐服务短板,巩固提升基层服务网络。把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全局统筹推进,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采取派驻、邻村延伸服务、流动巡诊等方式,保障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开展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

在补齐基层服务短板这一话题上,此前,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王皓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破解中国患者“看病难”问题,关键在于基层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具体而言:一是,针对基层的实际需求,应推出众多适合基层的创新产品,提升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二是,通过远程解决方案和人才培养体系,让高质量的医疗专家资源更有效地下沉基层、提升基层人才的技术能力。

三是,强化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药师队伍建设和配备使用。改革完善医务人员评价机制,坚持分层分类评价,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增加临床工作数量和质量指标,探索试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淡化论文数量要求。

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是国家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初衷和根本目的,经过多年来医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可及性也正逐渐提升。

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在政府推出系列政策不断加快医疗改革的步伐,解决“看病难”问题的同时,人民对不同层次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借助各种有利条件和优势,让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更快更好地惠及中国老百姓也已经成为医疗健康领域良性发展的重要方向。

根据锐观咨询数据,近年来在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指导思想以及地方和中央财政支持下,基层医疗机构的支出持续增长,基本与医疗卫生指数的增速同步,2017年基层医疗机构支出1325亿元,仍低于公立医院整体支出,但增速为9.5%,成为医疗服务机构中新的增长点。

如此也给诸多企业较多的机遇。一方面,从疾病的全流程筛查、诊断、治疗、康复以及后期治疗效果的评估上面,数字化技术都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在医院患者流程管理上,数字化技术也会起到较大的作用。 

在创新推动方面,《规划》也指出,落实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建设互联网医院,为签约服务重点人群和重点随访患者提供远程监测和远程治疗,推动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支持医疗联合体运用互联网技术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优化“互联网+”签约服务,全面对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逐步接入更广泛的健康数据,为签约居民在线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延伸处方等服务。

同时,推动“互联网+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管理”,实现慢性病在线复诊、处方流转、医保结算和药品配送。推广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5G)、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医疗服务、个人健康实时监测与评估、疾病预警、慢病筛查等。指导医疗机构合理保留传统服务方式,着力解决老年人等群体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构建权威统一、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全民健康信息核心数据库,推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统一接入和数据共享。

此外,探索建立卫生健康、医疗保障、药监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跨地区、跨部门数据共享。研究制定数据开放清单,开展政府医疗健康数据授权运营试点。严格规范公民健康信息管理使用,强化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 

这也符合当前中国市场的发展方向。在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扩容的趋势下,各家创新企业正在不断进行智慧医疗方案的提供。基于磁共振设备和经验丰富的临床应用团队,特别是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已经可以实现在5G环境下、磁共振实时应用支持场景落地,让各层级医疗机构的磁共振检查和临床应用水平在5G远程环境下得到飞跃式提升的效果。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分析指出,中国市场的特点之一就是不断变化,不断创造新的纪录。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和行业发展变化,需要坚定推动“发展+创新”的双引擎战略。在继续保持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战略地位的同时,只有坚持创新,坚定“创新”驱动的引擎,才能在面对市场的变化时勇立潮头。 

“企业也需要借助中国医疗市场的创新机会,以及中国医改、开放等各种良好的政策环境,针对中国亟需解决的健康挑战,加速投资于创新能力建设和成果转化,让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更快更好地惠及中国老百姓。”该业内人士称。

创新驱动医疗健康良性发展

除了推动医疗创新,推动医药工业创新发展也成为此次《规划》的重要方向。 

《规划》指出,鼓励新药研发创新和使用,加快临床急需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优质仿制药研发。加快构建药品快速应急研发生产体系,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以及其他涉及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应急需求,加强对防控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应急研发、检验检测、体系核查、审评审批、监测评价等工作的统一指挥与协调。

另外,建立国家参考品原料样本和病患信息应急调用机制,完善药品紧急研发攻关机制。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品和医疗器械、罕见病治疗药品等,加快审评审批。强化对经济实惠的精神疾病药物和长效针剂的研发攻坚。 

在医疗企业领域,《规划》也强调促进高端医疗装备和健康用品制造生产。优化创新医疗装备注册评审流程。开展原创性技术攻关,推出一批融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高质量医疗装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医疗装备应用推广基地,打造链条完善、特色鲜明的医疗装备产业集群。 

不过,在中国自主创新药的新生命周期下,如何通过资本、创新与研发、临床等产业链要素的融合和链接,赋能中国医疗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医疗创新完成落地也成为一大关键。特别是对于医疗医药大健康行业而言,相比其他行业,此类行业门槛比较高,资本链比较长,要想在三五年内实现创新具有一定难度。 

对此,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聚焦大众健康需求更高、更多元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我们看到对满足老百姓对不同层次医疗健康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要非常坚定地推行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公司战略,通过加速引进创新产品、提升本土创新研发和高端制造能力来满足老百姓的多元化健康需求;

二是,关注政策导向,与政府部门保持密切合作。为了满足老百姓对健康美好生活的需求,政府积极推动医疗卫生改革、加大对健康产业的投入。如此,公司需要致力于成为政府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利用领先的全球资源和创新能力,融入到“双循环”的新格局和建设健康中国的行动中;

三是,构建医疗健康生态圈,关注产学研医合作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更多的中国本土企业投身医疗健康事业,以本土智慧和自主研发加速企业自身发展,扩大竞争,提速行业发展。

在推动商业化方面,跨国企业有着较为健全的体系,也是在此阶段,中国医药行业正在推进“全面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在此阶段,跨国企业在华打造创新中心,将目光瞄准中国最具价值的前沿科技,以期实现双赢的目标。

近年来,药企在看到了政府推出系列政策,不断加快医疗改革的步伐的同时,也看到了老百姓对不同层次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借助中国医疗市场的创新机会,以及中国医改、开放等各种良好的政策环境,针对中国亟需解决的健康挑战,加速投资于创新能力建设和成果转化,让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更快更好地惠及中国老百姓也已经成为企业立足中国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季媛媛 编辑:张星)

季媛媛

记者

新健康版记者。跟踪报道医疗医药大健康行业最新动态及相关政策解读。常驻上海,关注新药研发,也关注疾病预防。(微信号:jyy199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