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理:日本应思考如何处理过去 让长期遗留的历史问题自此了结

字体大小:

由日经新闻社举办的第27届国际交流会“亚洲的未来”5月26日在日本东京开幕,今年的主题是“在分化的世界里重新定义亚洲的角色”。

李显龙总理受邀发表主题演讲,就亚洲与中美关系、区域安全与经济合作,以及日本战争历史等课题阐述看法。

以下是他演讲的华文全文翻译。

尊敬的各位来宾,

我很高兴回到东京,并再次于日本经济社的论坛上发言。

亚洲的潜能

亚洲是个充满活力且有巨大潜能的区域。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住在亚洲。亚洲的人口在增长,大多是年轻人并精力充沛而充满活力;亚洲蓄势待发。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出口国,消费市场增长速度全球最快。

印度则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全球五分之一的年轻人口在印度。这个人口红利将于下来多年里驱动经济增长。

日本是个主要的先进经济体。通过外来投资、技术转移和向区域进口产品,日本一直是亚洲经济增长的一大贡献者。

东南亚也一样。这个区域拥有6.5亿人口,其中六成不到35岁。东南亚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合计3万亿美元,使整个区域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而且还在稳步增长。

疫情暴发之前,麦肯锡于2019年发布的报告预测全球超过一半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40%的消费额将来自亚洲。

亚洲前景可期。

一个分化的世界

不过,正如今年论坛的主题所指出,当前的世界是分化的。要在这分化的世界里实现亚洲的潜能将充满挑战。

首先,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袭击严重威胁国际秩序。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也公然而严重地违反国际法。它扰乱了所有国家遵循且依靠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制度。它也开了个危险的先例,危及许多国家的安危和存亡,尤其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

第二,美国和中国之间艰难的关系将直接影响亚太地区。中美关系近几年愈发紧张,两国之间的对抗已在亚洲显现。如果中美关系继续朝这个方向发展,将导致科技与供应链进一步两极分化,甚至是更糟的非预期后果。

亚洲国家该如何回应这些挑战,确保区域环境安全稳定,让所有国家在和平的环境下增长与繁荣,并各取其称心的位置?

我们需要研究并从欧洲的经验学习,努力避免导致乌克兰局势升温进而引发战争的那些失误和互动方式。

乌克兰战争暴发后,欧洲国家正在重新思考他们的战略选择 。他们现在后悔过于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也正紧急采取措施,以尽早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即便这意味着它们得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替代能源。

许多欧洲国家,包括德国也在强化自身的防卫。德国将把国防开支大幅提高至国内生产总值的逾2%。

长久以来保持中立的瑞典和芬兰也已申请加入北约,以保护自己免受俄罗斯威胁。

欧洲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采取这些举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们希望这些举措能带来一个更安全稳定的欧洲,虽然它们的长远后果难以预见。

俄罗斯也须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处境和目标,以及它希望和欧洲邻国及世界其他国家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不过在亚洲,各国不仅该思考如何更好地为不幸发生的冲突作准备,也要探讨如何在冲突发生前就推进合作,维持区域的和平稳定并降低发生冲突的可能。

我们应该尽可能扩大各国合作并共同繁荣的机会,减少让紧张局势恶化至相互敌对的风险。

我们可以怎么做?

安全关系

先是,区域安全。

个别国家自然地会重新检视各自的国防战略与开支。

每一方定然会想到需要加强自身防御能力,以防卫自己。

在日本和韩国,敏感课题被公开地提出,包括是否允许在各自国土上部署核武器,或甚至更进一步,建立发展核武的能力。

不过,如果我们只从个别国家的角度来看待区域安全,我们最终可能会陷入军备竞赛,这是一个不稳定的局面。

各国因此必须携手合作,加强集体安全;不仅仅是透过与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组成的联盟和正式组织,如四方安全对话(Quad)和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还必须与潜在对手接触,建立信心与互信。

即使在冷战高峰,美苏的最高领导层和军队之间,仍保有不公开的沟通渠道。

这样的渠道须要在中美之间,以及在其他彼此有争议的亚洲国家之间设立和发展起来。

它们有助减少疑虑、澄清误解,也可及时处理必然会不时出现的突发事件。

尤其重要的是,各国在处理可能引发冲突的潜在热点时必须非常留心和谨慎,如朝鲜半岛、台湾海峡、钓鱼岛或南中国海。

避免这些复杂课题发生不利的转折,远非那么简单,因为有关各方不仅要考虑战略影响,还要应对国内政治压力。

因此,这要求娴熟的外交、政治判断和最高水平的政治家风范。

但利害关系重大,各国必须愿意表现出克制,接受分歧,有所妥协。

这是因为,如果对这些热点处理不当,误判或失误很可能引发事态升级和严重后果 。

至于哪一方应参与本区域安全事务,我们必须接受许多利益相关者都会参与其中,包括一些来自亚洲以外的国家。

它们同样在亚洲拥有合理合法的权益;在维护区域安全稳定、保持本区域开放以继续同世界各地进行经贸往来,以及在进入对全球航运和商业至关重要的亚洲海上交通线方面,它们也都有利益。

美国自二战结束以来,一直为本区域的和平与稳定提供框架。

即使战略平衡出现转变,美国仍然保持着这一关键作用,没有其他国家能取而代之。

澳大利亚、欧盟和英国也与亚洲有着牢固的安全联系,并在本区域拥有利益。

将它们排除在外,既不现实也不明智。

反之,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在本区域达致权力和影响力的平衡,不仅在亚洲国家之间,也包括域外国家,如美国、欧盟和英国,以在本区域推进更稳定和安全的环境。

经济合作

与此同时,亚洲国家相互往来以及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交往,不能只建立在安全考量和关系上。

安全合作还须辅以实质和互惠的经济合作。因为若各国国家也在他国的经济成功中拥有利益,它们将有更大的动力,一同克服彼此之间的问题。

面对地缘政治的紧张,国家越来越强调把自身韧性和国家安全考量,摆在自由贸易和投资能带来的经济成果之上。

但是,它们应该非常谨慎,避免在冲突发生之前就采取极端措施。

无论是把自己抽离全球供应链、将业务迁回国,或是只到友好国家运营,切断与非盟友或非友国之间的联系,这些行为都可能阻断区域发展和合作,加深国家间的分歧,甚至加剧我们所有人都希望避免的冲突。

尤其是对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与亚洲国家的经济合作,能充分地向外界展现它们对亚洲的参与不仅是为了提升自身在区域的实力和影响力,也会为合作伙伴带来实质且双赢的利益。

美国与亚洲有广泛的经济联系,包括大量的贸易和投资。

奥巴马总统曾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是一项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协定,让成员国能进入美国市场,参与者来自太平洋两端,包括发展中和发达国家。

不幸的是,出于国内政治考量,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美国最终脱离了TPP。不过,感谢日本的领导,其余11个成员国仍组织了起来,达成了《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

在拜登政府执政期间,美国并未重返CPTPP。取而代之的是,拜登总统推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印太经济框架本周在东京启动,13个参与国中包括日本和新加坡。

IPEF在四组课题上促进灵活合作:一、贸易;二、供应链;三、洁净能源、去碳和基础设施;四、税务和反贪。

这具前瞻性的议程也涵盖了数码和绿色经济,这些主题将在区域引起共鸣。然而IPEF不包括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准入,因此不是一项自贸协定,不能取代TPP。

不过,这仍展现拜登政府重视在亚洲的伙伴,并认识到通过经济外交与它们接触的重要性。我们希望有朝一日,待美国政治允许时,IPEF能让美国和它的亚洲伙伴引向自贸协定。

与此同时,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影响力巨大且不断增长。

这是中国持续增长和发展的一个自然和积极的结果。

它让本区域获益匪浅。

事实上,中国已经是本区域几乎所有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包括新加坡和日本。

中国的经济融入本区域,远比它按照一套不同的规则独立运作要好得多。

中国发起了覆盖面广的倡议,如 "一带一路 "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有计划与系统性地发展它的区域和多边联系。

许多国家都对这些积极举措表示欢迎,包括新加坡在内,我国支持“一带一路”并加入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

我们期待中国通过这些举措,以建设性和互利的方式与合作伙伴接触,以便营造有利和开放的区域,让各国能继续发展彼此之间,以及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

区域架构

各项安全安排和经济合作需能相互结合,形成一个开放包容的区域架构。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关系会如何发展。

一、美国和其他国家能否适应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与合法权益;

二、中国如何接受自身作为全球参与者所应负起的日益加重的责任,并展现自身在本区域的良善目标;

三、以及中美如何联手实现双方在亚洲的长期共同利益,以建立一个开放稳定的区域,一个大国小国都能共存、处理分歧、相互竞争又和平合作的区域。

中美竞争无可避免地正在影响亚洲所有国家。

一些国家想要靠拢一方或另一方是很自然的。但大多数国家都希望不会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如果亚洲国家分裂成两个阵营,将不会有好结果。

较为稳定又可减少紧张局面的做法是,中美两个大国拥有重叠的朋友圈,让其他国家可以同时与两边友好合作。亚洲的安全安排与经济合作项目都应该导向这个结果。

亚细安在这个区域架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欢迎国际社会在区域事务上对亚细安与“亚细安中心”的广泛支持。 当中,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和韩国均发表了领导人层级的声明,重申《亚细安印太展望》(ASEAN Outlook on the Indo-Pacific,AOIP) 的目标与原则。

岸田首相也强调,建立一个 “以亚细安为中心”、“和平稳定” 的印太地区,符合了亚细安与日本的共同利益。

“亚细安中心” (ASEAN Centrality) 不仅仅是个概念,而是已经促成了好几个重要论坛和机制,来巩固区域整合与合作。

例如,创建了各种 “亚细安+" 平台,包括亚细安区域论坛和 "亚细安加八防长会议” (ADMM Plus),为各国提供了对话和接触的中立场合。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简称 RCEP)是亚细安的另一项重要倡议。

这是个具有开放包容框架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是成员国之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是成员国,而这几个国家都同美国有着密切的安全与经济联系。 当然,发起RCEP构想并把大家结合起来的亚细安,也是成员。

凭着其影响力和资源,日本在区域事务上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日本是亚洲领头的投资国,也是区域贸易自由化的有力倡导者。然而,由于太平洋战争的历史,日本在安全领域采取低调姿态。

而今,随着岁月流逝、世代更替,处在全新的战略环境中,日本应该思考如何处理这些过去,让长期遗留的历史问题自此了结。

这么一来,日本将能对区域安全合作做出更大贡献,并且参与建设和维护一个开放包容的区域架构。

结语

在过去几十年里,亚洲有幸享有稳定而安全的环境。

这种稳定对区域的活力与繁荣至关重要。 我们希望在未来的几十年,亚洲的和平还能持续,经济不断繁荣发展。

但是,我们不能假设让人满意的现状会长久持续:欧洲的经验提供了借鉴,事态也可能出错,冲突可能爆发。亚洲暴发战事,是谁也不能排除的情境。
 
因此,亚洲国家必须继续努力,深化区域国家之间的合作,促进相互信任,化解彼此间的分歧。

这对我们能最大化维持增长和发展积极势头的机会至关重要;如此,我们才能实现一个和平且充满活力的亚洲在21世纪所能展现的潜力。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