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近年来,现代医学对其防治的理念和方法均有了较大进展,并通过制订指南的方式使这些进展及时转化形成共同遵守的医疗规范,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同时,在我国特定的医学环境中,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心衰的治疗,已有较多相关小规模临床研究表明,基于心衰现代规范治疗的中医药辨证应用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及活动耐量等进一步得到改善,而这种病证结合的模式几乎成为我国心衰治疗的独特实践形式。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者对心衰病机、证候的认识尚不统一,治法、方药的应用更较庞杂,不利于大规模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在梳理、总结既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心衰病变特点、病机变化、辨证分型、治疗用药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如下。
一、病因病机:
气虚、阴虚、阳虚为本心衰多由于心脏病变日久伤气,或他脏病久累及于心所致,气虚是心衰的最基本病机,心气亏虚则运血无力,表现为气短、乏力、心悸、倦怠、动则尤甚等一系列气虚症状。阴虚或阳虚多由于患者体质、病情、治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或心气亏虚日久,耗伤心阴,或损及心阳而致。
血瘀、水湿、痰饮为标瘀血之成,多因气虚、阳虚行血无力,温化失司,瘀留脉中,或气阴两虚,阴津亏耗,血行迟滞,久而为瘀。水湿、痰饮之成,则多为气阳亏虚,不能温运水湿,停而为饮成痰。
本虚标实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气虚、阴虚、阳虚是导致心衰发生的根本原因,血瘀、水湿、痰饮病变构成了心衰标实的主要病理,气(阴、阳)虚与血瘀水饮互为因果,则是其病变规律。一旦发展为心衰,往往因虚致实,进一步因实致虚,虚实夹杂,恶性循环。气虚运血无力,血运不畅,血瘀日久易耗气阴,加重瘀血;气虚失运,常生水饮,水饮不化,可进一步损伤阳气。本虚和标实的矛盾运动,形成了正邪平衡与否的决定因素,也成为病情稳定与否的决定因素,劳累耗伤正气,外感伤正诱邪,治疗措施不当,常常成为打破...展开全文c

提问者

扫描二维码进入手机问答

  • 使用微博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 用手机刷问答体验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