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思进
陈思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449,109
  • 关注人气:63,5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势美国面面观:美式文化软实力无远弗届:魅力源自价值观

(2021-07-27 18:40:34)
标签:

陈思进

金融

绝情华尔街

商战

杂谈

分类: 美国生活经济学

(思进注:最近,各类“美国衰败了”的文章很多,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有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如最近因涉非法吸储被捕某“财经大V”的一系列文章)。恰好我和庞忠甲先生在10年前合著的《美国凭什么》(2012年出版)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现在看来并不过时。那就从4月2日开始,特选摘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4-1-2 魅力源自价值观

美国的“软实力”源自“美国精神”。不同于古代脱胎于“丛林法则”,起起落落的地域强权;也有别于十九世纪主要依靠“硬实力“(暴力)逞威的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美式价值观及其牟利之道,揭开了有史以来“软实力”大放异彩的新篇章。

“软实力”首先体现在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广义而言,可以囊括: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对国际规范的导向能力,以及国际舆论对其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等等。

其中,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其他各方面的前驱和表征,而且不像政策那样容易摇摆、改变;所以人们说起“软实力”,往往首指“文化软实力”。

在当今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乃至文化国力的竞争中,具有即时效应的流行文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软实力”无处不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其流行文化承载着美国价值观行销全球各地。

在一些知识分子批评家眼里,流行文化充其量不过是通过感官享乐诱人的“恶之花”,因其露骨的商业性而嗤之以鼻;不少政治观察家们也认为,流行文化所提供的只不过是大众娱乐而非信息,所以认为不会有什么政治效用。有些道学之士,甚至斥之为麻醉大众的非政治性鸦片。

美国保守派评论家瓦顿伯格(Ben Wattenberg,1933-)的一段话挑明了问题的实质,他说“美国流行文化虽然包含大量的诸如浮华、性、暴力、粗俗无聊和物质主义等元素,但我们要认识的是,这并非美国流行文化的全部。这些元素同时也给人们描绘了一套包含有开放、流动、个人主义、反对墨守成规、多元化、自愿、民本和自由等元素特征的价值观。他还进一步指出,“不管这些元素反映了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东西,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正是这些内容吸引了人们去买票。它们事实上比政治和经济还有影响力,它们事实上在驱动着我们的政治和经济。

约瑟夫·奈高度评价流行文化对美国软实力的意义,他借用美国诗人卡尔·桑德堡(Carl August Sandburg,1878-1967)的话表达自己对流行文化软实力价值的肯定:“好莱坞虽不如哈佛纯净,但不管怎样,触角伸得更长。”在他看来,正是承载着“开放、流动、个人主义、反对墨守成规、多元化、自愿、民本和自由等特征的价值观”的流行文化,塑造了美国“令人兴奋、具有异国情调、富饶、强大、有吸引力、引领潮流——处于现代化和创新的前沿”的形象,发挥着“虽无铁链但却牵引人心”的作用。约瑟夫·奈指出,“流行文化的吸引力帮助美国达到了重要的外交政策目标”,如“二战后欧洲民主的重建”以及“获取冷战的胜利”。他还形象地描述了此中流行文化的穿透力和影响力:“柏林墙早在1989年倒塌之前就被电视和电影凿得千疮百孔。如果不是多年来西方文化形象在柏林墙倒塌前就对其进行了渗透和破坏,锤子和压路机也不会管用。”

说起美国的流行文化,立即令人想起了美国电影、电视、时尚、娱乐、体育、流行音乐、可口可乐和连锁快餐等等的“全球统治”。

在各种文学艺术产品中,电影的影响力首屈一指。当年列宁也说过:“对于我们来说,所有艺术中最重要的是电影。”(《列宁关于文化艺术》)

2011年09月写于纽约哈德逊河畔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