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女博士的封城生活:视频拿到意大利学位,思考人生什么最重要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0-02-19 16:52

当地时间2月12日,就读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University of Padova)的武汉籍女博士生曹文芳(Echo Cao),因武汉“封城”未能返校,在武汉通过视频通话,连线万里外的高校,远程完成了毕业论文答辩,并顺利拿下意大利博士学位。近日,这则消息引发了不少网友关注和点赞。

微信图片_20200219155143.jpg

2月19日,南都记者联系了仍在武汉家中的曹文芳,她对自己最终获得博士学位并不感到意外。回想因武汉“封城”滞留在家中的近几个月,她表示自己每一天都在全身心地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并为此做了无数次演练。

2月12日18时30分,即意大利时间11时30分,曹文芳坐在武汉家中的房间,打开即时社交通讯软件,连线超1万公里外的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答辩室。在随后的45分钟时间,曹文芳面对电脑屏幕向远方的老师介绍毕业论文的内容,并接受来自论文评审委员会的提问。当天晚上21时许,曹文芳从导师发来的信息获知,自己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曹文芳说,那一刻终于“松了一口气”。

1991年出生的曹文芳今年28岁,她本科就读于江汉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就读贵州大学生态经济专业。2016年,在获得中国奖学金委员会(CSC)颁发的奖学金后,她远赴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攻读人类地貌学博士学位。

在确认曹文芳拿下博士学位后,他的导师保罗·塔罗利教授(Paolo Tarolli)表示,“曹文芳是我最聪明的学生之一。她的能量,热情以及最重要的是她的好奇心将永远伴随着我。”

2月18日,保罗·塔罗利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他依然记得在新生见面会时,曹文芳主动走近他,问他认为最具挑战的研究是什么。“我当时回答,是量化人类社会活动对地貌的影响,故事从那一刻开始,虽然中途遇上不少困难,但现在有了很完满的结局”。近4年后,曹文芳正是以《量化社会经济对地貌影响》为题,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了论文答辩。

帕多瓦大学的校长罗萨里奥·里祖托(Rosario Rizzuto)评价此次视频答辩表示,“尽管客观上困难重重,但曹文芳博士向我们展示了知识是如何无限的,如何克服任何障碍”。

仍身处疫情“重灾区”的曹文芳向南都记者表示,此刻很幸运的是自己与家人目前一切安好。她说,这场卷席全国的疫情虽然可怕,却也带给她许多正面的思考,“过去社会总是很浮躁,在这因疫情无奈停下来的日子,正好给予每个人一次静下来思考的机会,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未来的路又应该如何走?”

微信图片_20200219155138.jpg

【对话】

谈视频答辩

南都:你什么时候回到武汉?原计划是什么回去?

曹文芳:去年末,我提交论文初稿后,打算给自己放一个长假,所以我在11月中旬回到了我的家乡武汉,一边陪伴家人,一边与导师沟通对我的论文进行修改,当时的武汉还未出现新冠肺炎的疫情。

到了12月末,学校通知了论文答辩的时间,我买了2月2日起程飞回意大利的机票,也着手办理前往意大利的签证,我是在1月中旬递交签证,但随后1月21日出现新冠肺炎“人传人”的消息,两天后武汉就“封城”了,我的签证也因此一直下不来,可以说,一开始的计划因为疫情被完全打乱了。

南都:计划被打乱后,你是怎么应对的?为了顺利毕业答辩做了哪些准备?

曹文芳:当时我确实比较担心,幸好我很快把这个情况报告了导师,他安慰我说会为我申请视频答辩,结果在2月4日学校正式同意为我开通视频答辩的绿色通道。

自武汉“封城”以后,我基本都在留在家中足不出户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中,不断修改PPT,反复读我的毕业论文,也反复查了很多的资料,在答辩前的两三天,我和导师还进行了多次的彩排演练,他给我一些调整的意见。

南都:你认为这场“视频答辩”对你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曹文芳:第一个担心的是网络问题,怕答辩时信号不通畅,无法好好地传达,我们在之前做了很多次调试。幸运网络帮了忙,最终整个45分钟的答辩过程的都是很顺畅的。

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如果在答辩现场,我可以面对着评审团,看到他们的表情,他们疑惑的时候我可以稍加解释,他们感兴趣的时候我可以再说详细一点。但这些在视频答辩时都是无法做到的,在开始的30分钟介绍时间,我只是面对着一个电脑屏幕显示的PPT,无法真实感知现场的情绪,就好像对着一幅墙说话,那时候心里是没底的。

南都:你是什么时候得知你通过了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当时的心情怎样?

曹文芳:答辩是在中国时间下午6时30分开始的,之后我就正常地与家人吃晚饭和聊天,大概到了21时左右,我收到了导师发来的微信,通知我获得了博士学位。老实说,在等待的过程我内心是比较平静的,对于获得学位也并不意外,因为我之前做了非常大量而且充足的准备。当然,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后,他们都很替我高兴。

微信图片_20200219155153.jpg

谈“疫区”生活

南都:武汉的疫情对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曹文芳:现在武汉所有小区的封锁都更加严格了,一些日用品和食物等,也不是随时都能买到,但节制地分配,生活还是能过下去的。

我读书的这些年来,基本每天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过的,所以这次让我长时间留在家中,我还是比较待得住,我基本宅在家里看书,但现在不能外出锻炼了,社交的机会也减少了。

南都:身在武汉你有没有一些难忘的所见所闻?

曹文芳:武汉很多居民都不能出家门,很多消息也是从网上获知的。我的朋友中有一位是同济医院的医生,疫情开始以来,他一直在朋友圈呼吁捐赠物资,并报告很多疫情的情况,我看到了前线医生在对抗这场疫情上的努力和付出,这很让我触动。之前欧洲中国学生联合会希望捐赠防护物资到武汉,我马上给了同济医院的地址,协调了双方的对接,我希望在有限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事。

南都:这次疫情是否有触发你一些思考?

曹文芳:我的思考是习惯从不好的事情里面发现它好的一面。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国外,很少回家,这场疫情虽然很可怕,但却让我多了陪伴家人的时间,让我和家人有了很深入的沟通,才发现这些年来,他们错过了我很多的成长,我也错过了他们很多故事。生命很宝贵但也很脆弱,这场疫情让我更加懂得珍惜亲情的可贵,我也决定以后无论工作多忙,一定要常常回家。

我觉得过去的社会节奏总是很快,甚至有点浮躁,这次疫情突然让整个社会都慢了下来,也正好给予每个人静下来思考的机会,让每个人更加清晰地反思,生命中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疫情过后,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

谈未来规划

南都:你的专业是人类地貌学,当中的研究与目前所发生的疫情有什么关联吗?

曹文芳:没有直接的联系,但确实有一定的关联性,人类从诞生到现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不断追求着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了对资源攫取的竞争,而在自然资源有限下的竞争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也正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地球的面貌,当中有着积极的影响,也有着消极影响。

南都:此刻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

曹文芳:帕多瓦大学的毕业典礼安排在今年的10月份,希望到时自己能回去参加。

对于职业暂时还没有非常明晰的规划,但无疑是会继续走研究这条路。过去我的专业偏向自然地理的研究,但这次疫情也影响了我的一些想法,未来希望更加着重在人与自然环境耦合方面的研究。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武汉战疫

6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