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警惕“消毒棚”变成传播病毒的“毒棚”
新京报 编辑 胡博阳
2020-02-13 10:14
搭建“消毒棚”,为小区业主提供一个消毒场所本是好意,但是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未免让人产生担忧。

▲资料图

防控疫情,一些社区各显神通,而云雾缭绕的“消毒棚”(有的称为“消毒屋”)近日成了网红。几天之内,“仙气小屋”开遍大江南北,出现在很多地方的小区或公司入口处。

据媒体报道,在西宁市城东区东方华府小区门口设有一个简易棚,上面张贴着“消毒棚”和“进入请站立10秒”等提示语。简易棚里安装有一个电动喷雾器,喷雾器口不停地有雾化的消毒液喷出。居民经过时,雾化的消毒液均匀地落在身上,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在网络中,有部分网友也盛赞这一“硬核”做法,希望自己也能够去沾些“仙气”,防止被病毒感染;也有些地方还将其当成一种创新来加以宣传。不过,也有地方果断地叫停了“消毒棚”,认为它不仅作用有限,而且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从专业角度来说,“消杀灭”是卫生防疫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又需遵循一些规章制度。比如,人和物需分开消毒,且消毒剂的使用也有区别;再如,消毒剂不能直接喷人,否则可能损伤到人。此外,在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中也有规定,对环境和空气进行喷洒消毒时,必须在无人条件下进行。

但是,在现实中,一些临时搭建的简易消毒棚既没有经过技术论证,也没有得到技术指导,很多出于非专业人员的临时决定。比如西宁市这个小区的“消毒棚”,是因为物业人员偶然在视频中看到外地一小区设置了这样的“消毒棚”,于是就地取材进行效仿。并且,该“消毒棚”边摸索边搭建,随意性很强,比如在选择喷洒设备时,一开始用的是洗车用的喷水器,后来换成了家用雾化加湿器,最后用上了电动喷雾器,经过了三次“升级”。

搭建“消毒棚”,为小区业主提供一个消毒场所本是好意,但是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未免让人产生担忧。要知道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喷洒方式等,都会对消毒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在浓度方面,35%的酒精用于擦浴,75%的酒精用于消毒,95%的酒精可让病菌表面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保护膜,反而不利于消毒杀菌。酒精的不同浓度决定了它的不同用途,其他很多消毒剂都是如此。缺乏专业指导,随意搭建“消毒棚”,效果十分有限。

相反,一些“消毒棚”存在的危害却不容低估,除了可能导致人的皮肤、眼睛、呼吸道等处的损伤外,更让人担心的是,倘若在这个密闭的空间里出现了“新冠病毒”等病原体,而这种消毒模式又不能及时将其杀灭,那么,病原体就会随着雾化喷洒在不同的人当中传播,一些“消毒棚”很可能会成病毒的集散地,成为一个“毒棚”。

一些地方的“消毒棚”看似属于创新,实际上却缺乏科学依据。眼下,正是防疫抗疫的关键时期,搭建“消毒棚”前,也不妨寻求一些专业机构的帮助,这样才能让“消毒棚”真正发挥作用。

□罗志华(医生)

编辑 胡博阳    校对 危卓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实时更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纪录

相关推荐
核酸检测棉签上沾有荧光剂会导致咽喉炎?4月科学流言榜辟谣
北京
速览 | 3月以来本土感染者超32万例 这些关键信息需要了解
时事
山东莱西抗疫志愿者:搭起爱心炉灶,昼夜转送物资
时事
累报69人的德尔塔传播链,如何从两地冷库传开?
北京
吴尊友:新冠病毒不可能变成流感一样 | 新京智库高端访谈
智库
国家卫健委:多起本土疫情向好 北京地区疫情处于发现早期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吴尊友:新冠病毒不可能变成流感一样 很难同等看待
时事
迎战奥密克戎,“外防输入”要盯紧境外快递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2022年新冠全球大流行会终结吗?
国际
12月谣言榜丨吃草莓得出血热?冰糖雪梨润肺止咳?都是假的
健康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