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业余主义

奥林匹克运动早期坚持的理念之一
奥林匹克运动早期坚持的理念之一,被视为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基础。
中文名
业余主义

界定

播报
编辑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宪章第26条对业余是这样下定义的:参加运动的人是单纯为了使身体、精神受益,或者是为了某利广社会效益,而不是为了直接或间接的物质上的获得,而且全年的集训时间不能超过两个星期。同时附加说明是这样解释的:如果运动员由于运动的才能而接受政府、学校、商业机构的补贴也不能被认为是业余。现役军人、体育教师、教练也都被定义为“职业”。运动员利用自己的名气做广告、做演员,或者与任何商业机构签定合同都被定义为“职业”之列。 [1]
在奥林匹克运动原有的理论框架中,奥林匹克主义与业余主义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为保证竞技运动沿着奥林匹克主义的轨道前进,发挥其真、善、美的作用,遏制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们一致认为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奥运会牢牢地置于业余参加的基础上。业余主义于是成为奥林匹克主义赖以存在的生命线。顾拜旦这样解释道:“一个人将其全部交给一项竞技运动,由于从事这项运动而致富,从而使竞技运动的高尚荡然无存,使肌肉凌驾于精神之上,而彻底毁坏了人的均衡。”在顾拜旦看来,只有非雇佣的、不受物质因素影响的业余运动员才能促进“各民族体育的友好关系发展”。 [2]

实践困境

播报
编辑
如何界定职业与业余运动员资格问题在奥运历史上一直混淆不清。例如在网球界,界定职业与非职业曾以年龄为标准,20岁以上的运动员不论收入多少被定为职业,20岁以下为业余。而国际足联1959年决定参加过1958年世界杯的运动员不能参加奥运会的足球赛。国际奥委会一度稍放宽了一些业余原则,如果运动员被邀请出场比赛,被邀请的业余运动员可以接受主办单位所提供的必要费用,例如飞机票,食宿等。但随着出场费在悄悄的增长,美洲和欧洲的优秀运动员出场价越来越高,而且他们很巧妙地避开了业余主义这一原则,以巧立名目,五花八门的方法赚取出场费,而表面上并没有违反业余主义原则。而且,受到业余主义原则限制的往往是高水平运动员。百年来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一直力图实现业余主义理想,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尝试。 [1]

分析

播报
编辑
理想化的业余主义失败的根源,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脱离事物发展规律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出现及以后近百年来迅猛的发展,都是因为社会给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不论奥林匹克的创始人们承认与否,现代奥运会的产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奥运会之所以能达到今天这种宏大的规模,成为人类文明史以来最大的社会文化盛事,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商业化的推动。奥运会如果脱离了这个基础,其发展便无从谈起。
的确,代表全人类对真善美追求和向往的奥林匹克主义与资本主义商业化的价值目标必然会形成巨大的反差,不可超免地发生剧烈的冲突。然而,固守业余主义的原则,将已经不复存在的业余主义作为实现奥林匹克理想的前提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敢面对这个在各个方面还远非高尚的现实世界,把物质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性、不调和性方面推向极端,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结果只会是脱离社会现实。

与竞技运动发展规律相矛盾

现代竞技运动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的激荡下,表现为一个不断向人的生理极限冲击的过程,运动成绩不断提高,训练负荷也在不断增加。现代竞技运动的这种变化,是业余训练无法满足的,已经远远超过了19世纪“业余运动”的范围,这也是竞技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与奥林匹克普及体育的宗旨相矛盾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向全人类打开体育运动的大门,使不同的阶级、种族、性别、国家的人都能有平等的机会在竞技场上相见。但是,在现代竞技运动中,“业余主义”越来越成为一种讽刺,成为一种无视现实的可望而不可及的谎言,成为束缚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羁绊。人们对此进行了激烈的批评,要求对之进行改革,现在奥运会对职业运动员开放应该说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2]

新问题

播报
编辑
取消`业余主义”固然是使奥运会更加符合现实,但这也危及到了奥林匹克运动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支柱一一奥林匹克主义。这也正是多少年来,国际奥委会近乎顽固地坚持这一原则,把业余主义视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最后防线的原因。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在今日的世界上有如此巨大的号召力,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奥林匹克主义这样一面带有理想主义色侧的旗帜。现在业余主义实质上的消失,触及了奥林匹克的生存根本性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