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被“欺负”怎么办,是该要求孩子一定打回去,还是要忍让呢?这是我现场讲座和网上互动经常被问到的问题。近年来我们看到了很多关于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的事件,身为父母,多少都会为此有一些担忧。我听到的大部分父母都告诉孩子:别人欺负你一定要打回去,绝不能吃亏。也有少部分父母会鼓励孩子包容、忍让。对这件事,我谈一下个人的理解。

孩子间发生冲突,父母先不要轻易去定义孩子“被欺负”。对于幼儿和儿童,肢体冲突的原因多是因为缺乏恰当的情绪情感表达方式和能力。这时,双方的父母最好都不要轻易定义自己的孩子“被欺负”或爱“打人”。如果家长总是习惯性的定义自己孩子“被欺负”,会投射给孩子“弱者”的心态,很容易导致孩子真的给自己贴上“弱者”的标签。正像我们很多成年人,总是怀着“弱者”的心态,形成自限式的思维模式,现实中也注定把自己的日子过成弱者的生活。孩子的社会性就是在交往、冲突中发展起来的。未来我们是无法左右孩子遇到什么样的人的,有什么样的境遇,所以重要的是发展孩子人际交往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如果孩子在冲突中总是处于弱势,那家长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榜样示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努力提升孩子的安全感、独立性、自信心、交往技巧、运动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认知能力的提升,生活经验的积累,很多问题都会自己解决的。而在这个阶段,父母的过度关注,夸大的反应,都无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社会性发展,反而容易固化,甚至放大孩子的问题。

那到底是该要求孩子一定打回去,还是要孩子忍让呢?我个人是不主张在孩子间发生冲突时要求孩子必须忍让或一定要还手的。一方面,孩子在那一刻的反应不是能教出来的,而是靠本能、认知能力、生活经验、意志品质等叠加到一起做出的反应,是孩子自身的天性特质与父母日常教养在孩子身上综合体现。就像我们成年人在与人冲突时的表现,那一刻也不是别人可以告诉我们该如何做的。真正决定那一刻如何表现的,是在那一刻之前的教养和能力决定的。另一方面,父母无论是要求孩子一定要打回去以示强大,或一味忍让以示谦和,都是在减少孩子的选择,削弱孩子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来自于灵活和拥有更多的选择。父母需要做的是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无论是警告、还击、离开、找同伴帮忙或找父母、老师协助解决等,要给孩子自己选择的空间和自由。一味地要求孩子忍让会压制孩子的自尊和生命力,容易让孩子变得唯唯诺诺、逃避现实、遇事退缩;而一味地要求孩子还手会让孩子理解为拳头是解决问题最好最简单的方式,开始崇尚暴力,富有攻击性。哪一种是我们作为父母想看到的呢?无论父母要求孩子忍耐,还是还手,当孩子认为只有一种方式是对的时,往往会让自己缺少灵活性而不知所错。同时,父母只接受那个一定打回去的孩子,或一味忍耐的孩子,传递的都是父母有条件的爱,等于对孩子说,现实中的你让我们很失望,我们爱的是我们期待中的那个孩子。当一个孩子只能靠忍让来证明自己的教养,或只能靠还手来证明自己的勇敢时,都已经处于对父母有条件的爱的恐惧中,反而变得更无助,也更无力。所以,无论孩子在冲突那一刻表现的如何,父母要做的都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引导孩子在肢体冲突时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是第一位的,包括先警告对方、离开、还击、找同伴帮忙,或向父母或老师求助等,而不是必须打回去或一定要忍耐。

当然,我们也不排斥打回去,但“打回去”是众多可选项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一个人真正力量的来源是建立在自身安全感和自信心基础上的平静和灵活。平静可以带来安定,安定可以带来智慧,智慧可以带来力量。而灵活则意味着孩子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增加孩子的选择,就是在增强孩子的力量,减少孩子的选择,就时在削弱孩子的力量,只给孩子一种选择,那不是赋能,而是对孩子的束缚和伤害。所以父母最好是把让孩子打回去作为多选项中的一个,而不是必选项。况且,如果一定打回去,也不见得孩子就能打得过,或许受到的伤害更严重,内心更多恐惧和怨恨,越发让孩子变得胆怯懦弱、退缩逃避。即便打得过,会不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纠缠和麻烦,或者渐渐导致孩子变成一个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崇尚暴力的人呢?

很多父母还有一个误区,认为不打回去就是孩子软弱,打回去才说明孩子勇敢,真是这样吗?项羽能打,但天下是刘邦的,而韩信则因忍下了胯下之辱最终成就一世英名。我不是要告诉父母,一定要孩子忍,只是说真正的勇敢,不是你打我一下我必还一下的睚眦必报,而是稳定的情绪和的平和的心态,是能屈能伸的豁达和专注于目标的笃定。父母的另一个误区是认为自己的孩子被欺负是因为过于善良、谦和,只有能打、凶狠,才能不被欺负。那我要问,玄奘勇敢,他不善良吗?勇敢和善良并不矛盾,往往大善者更具大勇。就像我们熟知的玄奘、文天祥、于谦一样。所以,我建议父母,永远不要怀疑爱、善、宽容、规则、秩序的力量。一个在规则中成功建构了自我,拥有良好品行和习惯,能严格自律,勇于担当责任,知道自己要什么,去哪里的孩子,才是真正强大的、勇敢的,他们像水一样,柔软、包容,却拥有改变对方的能量。而那些从来不敬畏规则和界限的人,往往是最缺乏安全感和力量感,最懦弱、无能的,也更容易被孤立,失去自身发展的机会。

自己的孩子被同学或玩伴打了、骂了、嘲笑了,作为父母一定会很愤怒,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我发现很多父母首先想的不是如何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小,而是责怪、埋怨自己的孩子软弱、不争气,进一步伤害自己的孩子。想想孩子在外边被欺负了,回到家,还被父母打击、责骂,孩子如何能建立起自尊、自信和勇气?我们还想不想让孩子回到这个家了?所以无论孩子在与小朋友冲突那一刻是如何应对的,我都建议父母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认同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受伤了,需要去就医,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如果不严重,那么在精神上情感上要给予孩子及时的安慰,生活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确保自己不因此进一步伤害孩子的安全感和自尊心。

等孩子平静下来,可以跟孩子交流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如果事情很严重,需要我们协助孩子解决,我们也可以找孩子的监护人沟通。毕竟,帮助一个攻击性强、喜欢暴力的孩子,是一件对自己孩子、对所有孩子、对社会都有益的事情。实际上,我们深入了解后会发现,那些攻击性强,习惯欺负人的孩子,恰恰是最缺乏爱和关注的孩子。今天这样的一个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系统之内,每个孩子的成长除了受自己父母和家庭影响外,也受他人和环境的影响。我们自己孩子的快乐和幸福同别人孩子的快乐和幸福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作为成年人,我们要有每个孩子都是我自己孩子的格局担当和人文关怀,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变得更好,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受益者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孩子和我们自己。在必要的时候,协助孩子去沟通、解决,即是帮助打人的孩子,也会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了解父母对暴力的态度。如果我们的孩子经常被欺负,他自己又没有能力解决,还不能引起父母足够的关注,得到必要的帮助的话,他就会认为暴力、欺凌都是合理的,大的就可以打小的,强的就可以打弱的,最终或者长期遭受欺凌,或者自己也变成一个欺凌者。

当然,更多的时候,事情是没有那么严重的。孩子自己没有什么感觉,父母就不要过度介入,孩子就是在冲突中学会交往的。父母完全可以把这作为一次机会,帮助孩子学习如何识别自己的感受,理性表达自己情绪和诉求;如何坚持和妥协,不失自我又能达成合作;如何灵活而有力的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等方面的能力。很多时候,孩子间的冲突,他们自己都没当事儿,而家长的过于敏感和过度反应,所传递的焦虑和负面思维,对孩子的伤害远比冲突本身更大。小朋友间的打闹、争执、冲突、协作、包容等,本身也是其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妥协能力、领导力、爱和分享能力等构建和发展的途径,会促进了各自社会性的发展和个体全面的成长。记得马云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教育应该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冲突和危险,我们要避免过度保护孩子。“中国足球为什么踢不好,我们遇到冲突时,就退缩了”。马云还说:“学校里面的教育没有教给孩子在在冲突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的都是孩子要听话,不要跟别人吵架。孩子长大能不吵架吗?这个世界就时充满冲突与麻烦的。”冲突本身也是一种连接,一种技能,作为父母,我们一定不要怕冲突,而是把冲突看城孩子学习、成长的台阶。我们帮助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孩子不受伤害,而不是替孩子做选择。引导孩子觉察自己和对方的感受,思考面对冲突各种可能的应对的方法,预估每种方式可能的结果,让孩子自己选择并负责,帮孩子在交往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偶尔被“欺负”,有可能真的只是对方的问题,与我们自己的孩子无关。但如果孩子总是“被欺负”,父母则需要检讨一下自己的榜样示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方面,是不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我接触的很多父母都问过一个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比我家孩子矮一头的孩子都能欺负我家孩子?而了解这些父母的教养方式后发现,这些父母多数都习惯使用暴力,当孩子不听话或犯错时,对孩子非打即骂,然后还告诉孩子:打你骂你是为你好、是教育你。那我就要问了,有什么理由要求一个在家被我们欺负惯了的孩子在外不人受欺负呢?当然,还有很多原因,比如父母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孩子的关爱和陪伴不够,没有帮助孩子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或在本该以构建孩子存在感、安全感、归属感为重的阶段,过早逼孩子独立、勇敢、坚强,导致孩子时刻生活在被爱遗弃的恐惧中,缺乏勇气、信心和力量;或父母自身缺乏安全感,消极悲观,习惯抱怨和指责,总是关注社会的阴暗面,对他人和世界缺乏信任,对自己缺乏信心,那么在这种环境上长大的孩子,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也很难建立信任,对生活、对世界、对未来很容易绝望,社会性不仅很难发展的好,甚至会出现反社会行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造成伤害;或父母的教养方式过于严厉苛责,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于完美,导致孩子总是做不好或认为自己不够好,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而变得自卑懦弱、遇事退缩;或父母自身就情绪暴躁,缺乏自我管理和理性表达的能力,更没有通过示范、游戏、故事等形式发展孩子识别感受、表达情绪的能力,导致孩子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缺乏同理心和自控力,做事不考虑后果;或父母对世界,对孩子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和能力都缺乏信任,总担心孩子受到伤害,想尽办法给孩子一个真空的环境,而不关注孩子成长中的真实需求,习惯包办替代,拿孩子当宠物养,导致孩子自私霸道,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懂谦让、妥协和包容,缺乏礼貌和规则意识,以及人际交往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等等。这一切都可能导致我们的孩子被孤立,甚至经常被“欺负”。那我们做父母的,有哪些提升孩子社会化发展的具体方法呢,我们单独分篇章来讲。

#人平说##学以成人##人平方法论#
欢迎新用户
o p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