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让金石之声得以余音绕梁,苏州一对父子倾心制作仿古双音编钟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40多年前,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惊艳世人,央视综合频道《中国考古大会》近日聚焦曾侯乙编钟,让恢宏大气的编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在苏州,有一对父子长期坚持制作仿古双音编钟,让2400多年前的金石之声穿越厚重的历史烟尘,得以余音绕梁。

制作大型仿古双音编钟通常需要20多道工艺

1月28日,记者来到苏州姑苏区猪行河头后街,这是一条非常偏僻的小巷,周围房屋较为破旧,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找到了俞氏父子的编钟工作室,工作室在一处不起眼的院子里。记者看到,工作室内,最醒目的是两套大型仿古双音编钟,其中一套为高约2.5米、长约3.5米的24枚仿古双音编钟,全套重量约为200公斤。另外一套为高约1.5米、长约3米的15枚仿古双音编钟,全套重量约为100公斤。

编钟工作室负责人俞斌介绍,制作大型仿古双音编钟通常需要20多道工艺。仿古双音编钟为青铜铸造,钟的形制为钮钟、甬钟。编钟的纹饰方面,钮钟采用了商代和西周早期比较流行的“饕餮”纹,甬钟采用了西周中期常用的“凤鸟”纹。仿古双音编钟支架采用实木制作而成,主体上采用了曾侯乙编钟的造型结构,在横梁上彩绘了战国时期漆器上常用的变形鱼纹,横梁两端均采用铜铸封头,在封头上分别采用春秋战国时的云纹、兽面纹和鸟兽纹。在立柱上设计了二龙合抱的造型,挂钩模拟了曾侯乙编钟的倒爬虎形挂具,整套编钟显得庄重、古朴典雅混为一体。

俞承铣、俞斌制作的编钟,在铸造工艺上,采用古代的“失蜡法”,“失蜡法”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从而制成复杂的铸件模具。模具制好后,铜水灌注在模具内冷却后,便铸成器物。在材质上,铜锡合金的纯度更高、配比更精准,在调音技术上,能够做到音准偏差几乎为零。

从小耳濡目染,他制作编钟的技艺来自父亲

据了解,曾侯乙编钟于1978年在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是由大小渐次变化的青铜钟编组而成的打击乐器,其音色优美纯净,低音深沉洪亮、高音清脆悦耳。随后,苏州市民族乐器三厂成立了编钟试制组,俞承铣是试制组成员之一。1983年,试制组在全国率先破解了编钟“一钟双音”的奥秘,并根据曾侯乙编钟仿制出一套大型仿古双音编钟。所谓“一钟双音”,即敲击编钟的两侧和中间部位,通常会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俞承铣从厂里退休后,开始自己制作编钟。

“刚开始,我对编钟制作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俞斌告诉记者,虽说从小耳濡目染,但他年轻时从未想过要继承父亲的编钟制作技艺,从学校毕业后,他进厂干起了机修工。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父亲的年纪越来越大,制作编钟开始有点力不从心。俞斌认为,制作编钟的技艺如果失传的话,非常可惜,于是他索性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开始跟着父亲认真学习制作编钟。在父亲俞承铣的影响下,俞斌逐渐对编钟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继承了父亲俞承铣的事业,制作编钟的技艺主要来自父亲。

调音环节难度最大,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俞斌介绍,制作编钟用到的原料中,铜与锡的比例决定了合金的稳定性,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而且,编钟基本上靠手工打造,尤其是调音环节,难度最大,全凭听力和手中的打磨的工具,打磨时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编钟调音是通过打磨编钟内壁的形状、薄厚来实现的。看起来厚重的编钟,其实是一个制作非常精妙的共鸣腔。

俞斌对记者说:“每一枚编钟的坯体,即便从同一个炉子里产出,因合成金属的不稳定性,音色也各有不同,只有资深工艺师才能对编钟调音槽的长度、宽度、深度,给予适度而又精准的调整。所以,关键的调音、抛光、打磨等环节,仍需要一步步地纯手工完成。”

近年来,俞承铣、俞斌制作的仿古双音编钟先后被中央民族乐团、陕西省歌舞剧院、天津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山东前卫歌舞团等单位采购使用,参加了国内外重大演出,受到了高度评价和赞誉。据了解,俞斌每年要制作销售3—4套大型仿古双音编钟,制作编钟的耗时较长,通常需要花费2年时间,时间成本、人工成本加上原材料的费用,一套大型仿古双音编钟的售价在20万元左右。这些仿古双音编钟或陈列于博物馆、音乐厅等公共服务区,或被教育机构、文化旅游景区等单位用于教学和演奏,供热爱传统文化的市民进行参观、欣赏和体验。

传承编钟制作技艺,让它能够发扬光大

2019年10月,俞承铣的编钟制作技艺,被列入姑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中国古老而宝贵的乐器之一,编钟可演绎古今中外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乐曲,不仅表明其音乐性能强大,更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兼收并蓄。近年来,仿古双音编钟以展览、展演和艺术交流等形式,频频现身国际舞台,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特使”。玻纤路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社区正在帮助俞斌将编钟制作技艺申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而让更多的人知道它。

作为“俞氏编钟”的唯一传人,今年52岁的俞斌近除了继续制作编钟外,还在思考如何传承编钟制作技艺。如今,这项技艺的传承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境地。“关键的技术只有我和父亲能够熟练掌握,厂里的工人并不能完全熟悉,而且因为学习过程较长且工序多,一般人很难坚持学下去。”俞斌说,“如果实在没人愿意学,只能慢慢培养儿子的兴趣,希望能让他逐渐喜欢上这门手艺。这么好的手艺一定要传承下去,让它能够发扬光大。”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毕荣

校对 苏云

编辑 : 陶善工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