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医的迟数脉还要区分寸关尺?

根据主流概念和《中医诊断学》,迟数脉就是脉跳的速率,完全是由心率决定的,所以只要是迟脉或数脉,那无论左右寸关尺都必须是一样的,但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歌…
关注者
16
被浏览
16,307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大家好,我是题主,首先感谢各位答主的热情分享,接下来我总结一下这些答案,并将在网上查到的内容和个人见解跟大家汇报,顺便提出一些新的困惑,希望能抛砖引玉。

为避免每次在分割线下更新造成页面太长不方便查阅,我就更新在原回答上了,再次感谢各位答主对自己内容的持续更新和完善!

1. 寸关尺确实存在脉率不同。 @通顺堂膏药铺

    1. 原因:是掌浅支的脉率远低于关部脉率(这个我没查到原理)。
    2. 困惑:我是初学,确实摸脉很少,想象了一下这种寸关尺各有节律的跳动,为了模拟这种感觉我做了一个直观的网页交互动画来说明这个问题,大家可自己尝试调节寸关尺脉率来观察效果。如果某种情况下寸关尺存在各自的脉率,那么把脉的感觉就和动画中跳动的感觉一样,非常的不齐,可能要单独试寸关尺才能确定迟数。如果动画视频录制:

2. 脉率一定相同,但寸关尺各自感觉不一样 @甄天程

    1. 原因:对迟数的定义是“脉率+某种感觉”,但前者脉率是固定的,而后者的感觉却是很主观的,如因解剖结构脉管变细血流变急等。
    2. 困惑:脉诀以及诊断学里对迟数的定义并未提到必须有其它感觉才成立,那这种解释可能是医生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3. 迟数脉的定义不是脉率,而是脉势 @王旭竞

    1. 来源:这个来自于对《金匮要略》“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的解读,据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1年12月第26卷第12期CJTCM提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编著的《金匮要略语译》及李士懋所著的《冠心病中医辨治求真》分别对此“脉势”进行了具体补充。前者认为,这里的迟数不是说脉的快慢,而是指脉的动态,迟是指疲弱不前(因上焦阳微),数是指躁动不静(因中焦寒浊上逆)。后者则指出,“中医讲的是脉象,是脉的形象,而非脉的至数。若脉之来去皆迫急,虽至数不快,亦为数;来去皆徐迟,虽至数稍快,亦为迟。当然对“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的解读历来有多种,大家可自行百度。
    2. 困惑:我没读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不知道张仲景是否在全篇中用迟数有时指脉率,有时指脉势。但歌诀都在定义上只指出脉率,如李时珍“迟来一息至惟三”、“数脉息间常六至”,李中梓的“往来迟慢,三至一息”、“数脉……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4. 由于其他脉象导致测算异常 @王旭竞

    1. 原理:脉的浮沉长短促结代等脉象,导致医生分别摸寸关尺脉时,计算的次数不同。用现代医学来说就是房颤等心律不齐的情况下,脉的搏动强弱无规律,有时脉短或弱,只有关脉能摸到脉搏(正常情况下关脉应指明显),寸和尺都感觉不到,这样最后算下来就是关数而寸尺平或迟缓了。
    2. 分析:这里有个条件,就是促结代脉停博的那一次只发生在寸尺(寸或尺或寸尺同时发生,下同)上,实际原因可能是这一次心跳太弱,或轻微颤动,关脉摸到了,寸尺没摸到。下面分几种情况:
      1. 如果寸尺搏一次停一次,那关脉脉率就恰好是寸尺的两倍,因为脉来均匀,也就没有促结代的情况。比如关脉是120/分,寸或尺就是60/分。这样数脉和迟缓脉就同时出现了。如视频:


      1. 如果寸尺博几次停一次,比如平均(考虑到促结代脉)博2次停一次,那么关脉如果是90次/分,寸尺上就会是60次/分,此时寸尺是按数计算还是迟缓计算?依照五版《中医诊断学》字面定义,“脉来数(缓)而时一止”,即先判断数(缓)再判断促结,而判断数(缓)时已经把间歇的那一次算进去了。所以这种情况下,寸尺上也按数计算,这样寸关尺的迟数就没有分别了!如视频:
      1. 以上考虑的是心脏轻微跳到导致寸尺可能摸不到的情况,那么会不会有心脏某种颤动虽然微小但恰好和寸尺形成共振,寸尺应指明显,关脉反而摸不出来?
      2. 李时珍的脉诀没提到促结代脉的寸关尺区分,看起来更像是完全因心脏停跳引起;而李中梓脉诀中只有促脉分寸关尺及左右,促脉即数脉不规则的停跳,似乎更像是房颤引起的情况。若像后者寸关尺只有某一脉为为促,其他的为平或迟缓,情况就更复杂了。

5. 只强调某一脉位 @郭伟

  1. 心率不变,脉率也不变,而在身体出现某种问题时,对应的此脉位的迟数更容易察觉到,应指明显;而其它的脉位“短小不显”,不容易摸到。
  2. 此种理论相当于在脉诀原文前面加上“如果仅仅摸到”的隐含条件,倒也说的通。即“如果仅仅摸到关脉是迟脉,而其他脉位难以察觉,则……”

6. 这种描述是个错误 @乐骋

    1. 原因:理论错误或古代的医家也没搞清楚。
    2. 困惑:不太相信这些伟大的医家们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因为这个不像《金匮要略》“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这样一字之差的解读——不然可以考虑是抄书抄错了。

这个问题我也请教过两位中医,一位比较年轻的中医观点和上述2相同,即脉率一样但感觉不同;另一位年老的中医观点和上述4相同,说可能是寸或尺太弱了有时摸不到就当成迟缓脉了。但是经过分析,只有4中第一种博一次停一次的情况更容易理解,其他情况限于笔者水平,肯定还有很多未知情况,希望各位专家前辈补充指点!

最后附上我做的图表动画,供大家参考:

编辑于 2024-03-16 22:11・IP 属地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