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家里的“一双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02-18 14:07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叔叔阿姨好,好开心又见到你们啦!”大年二十九,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跟随江苏徐州“海豚小队”志愿者来到新沂市棋盘镇泉子村10岁女孩莹莹家拜年。

4个月前,志愿者为她配备了崭新的床铺、衣柜、书桌等,全是莹莹喜爱的粉色。这次,他们又送来了米面粮油和新年问候。

通过窄窄的小路走进院子,记者看到,三间瓦房,墙体破旧,能看到砖块裸露在外面。西北角有个水泥块搭成的猪圈,旁边散落堆积着一些杂物。家中看不到什么值钱的物品。莹莹的父亲朱刚(化名)让女儿搬来几个矮木凳子,招呼客人坐下。

自从懂事起,莹莹一直有个心愿——“快点儿长大”。父亲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因家庭贫困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腰部以下肌肉严重萎缩,行走时只能两手着地。她的母亲也腿脚不便,只能借助板凳移动身体,还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需要长期服药。

平日里,一家三口仅靠每月1200元低保补助维持生活。“莹莹就是家里的‘一双腿’,很懂事,让人心疼。”朱刚说,女儿小小年纪就开始做饭、洗衣服,分担家务了。

有一次,朱刚到家时已经天黑了,莹莹开心地告诉他,院子里的几头猪已经喂好了,锅里还有米汤,快点儿趁热吃。

“草面、麦麸倒上几勺,再兑上几勺热水和冷水就可以了。”听完当时才3岁的女儿讲述,朱刚忍不住掉眼泪,他不知道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观察、学会的技能,也不知道比她身体还重的猪饲料,是怎么从屋子里挪动到院子的。

后来,莹莹还喂起了几只兔子补贴家用,卖钱买了鸡蛋这种好东西,她舍不得吃,主动让给父母和爷爷吃。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里又是这么个情况。”51岁的朱刚叹着气,看着孩子吃苦他心疼,但确实无奈。因为身体原因,朱刚从小不愿意出门。怕人嘲笑,上学时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只念到二年级就不上了。后来,在舅舅的帮助下,他开始学补鞋修鞋,想着掌握一技之长,“以后不会饿死”。

莹莹出生后,朱刚和妻子省吃俭用,供养孩子。对女儿的教育,朱刚也是经常鼓励她好好学习,以后找份好工作,赚钱养活自己。

怕同学歧视莹莹,朱刚每次都以“家里有事忙不开”为由推脱,他从不参加学校家长会。想到这里,他心里有些愧疚。

家庭的困窘,让莹莹有了很大的学习动力。从上小学起,她给自己定目标是每门课都要考100分。有时错了两三道题,没有得满分,她就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抹眼泪。她经常和父亲说,等自己长大了,要给他们买好吃的、雇保姆照顾,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在周围人看来,莹莹年纪不大,却是“小能人”。爷爷去世前患病卧床,不能自主大小便,莹莹便用小小的肩膀扛起重担,照顾爷爷的起居。屋里味道很难闻,她安慰爷爷说自己感冒了,啥也闻不到。

2020年9月,新沂市的“海豚小队”公益服务团队联系到莹莹一家,想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支团队由徐州一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文生发起,团队专职人员5人,主要帮助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

半年时间内,团队成员已走访、摸排1000多户贫困家庭,实际帮扶百余户群众。面对热心的志愿者,莹莹说希望家里的环境更整洁一些,另外还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空间。

“海豚小队”立即行动起来,来了一次全方位的大扫除,他们把莹莹家里堆积的旧衣服、杂物全部清理出来,堆了半人高,又新买了一张床、衣柜、书桌。莹莹有些腼腆地说喜欢粉色,工作人员专门为她准备了粉色的连衣裙、书包、钢笔等礼物。

“谢谢叔叔阿姨们帮我实现愿望,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以后也要做志愿者。”看到焕然一新的房间,莹莹激动地说。

前不久,团新沂市委按照团江苏省委统一部署,推进“梦想改造+”关爱项目,计划为事实孤儿提供一个“梦想小屋”,在开展第一轮摸排过程中,发现公益团队“海豚小队”正在做着相同的事情。接下来,双方商议将共同推进这一活动。

“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让他们更安心地学习、生活,我们打心眼里觉得开心和自豪,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志愿者訾敬雅说。

让大伙儿欣喜的是,几次接触后,小朋友胆子更大了,性格也比之前更开朗、更自信了。

有时,她会主动在志愿者面前展示绘画作品,分享学习趣事,甚至邀请同学到家中作客。

谈到新年愿望,莹莹希望能“快点儿长大”,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为父母创造更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王聪聪

更多精彩, 请下载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