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言虎
王言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35,236
  • 关注人气:4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明日报:“庞麦郎们”何时不再惊慌?

(2021-03-21 12:44:42)

 

3 11 日,歌手庞麦郎经纪人发布视频,称庞麦郎因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在 2021 年初被强制性送至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经纪人称庞麦郎受精神分裂症折磨多年。

 

熟悉网络的人应该都知道庞麦郎是何人。2014 年,一首《我的滑板鞋》曾让他火遍网络。2015 年初《惊慌庞麦郎》一文,又让庞麦郎成为网友攻击调侃的对象。此后,庞麦郎关注度渐消,偶有爆料,也不过是又他去了哪个偏远县城的KTV表演。

 

尽管,在公众眼中庞麦郎的行为举止确实有些不同寻常——这似乎已经是一种心照不宣但又不好言说的共识,但没有人愿意将其与精神分裂扯上关系。此次经纪人宣布庞麦郎已受精神分裂症折磨多年,终归让人有些惊诧。而与庞麦郎患病相伴的是,有媒体报道称,在中国还有不被看见的540万精神疾病患者。

 

所谓“精神分裂症”,在世俗生活中一般被称为“精神病”。显然,这是一种带有明显歧视意味的叫法。正如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的,疾病是一种隐喻,在患上精神疾病之后,他们被现实抛弃了。

 

患上精神疾病首先对个人来说一种悲剧,而且与公众的误解不一样,只有极少数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表现出暴力倾向,而这些“症状”,目前已经可以通过相应的药物得到很好的控制。

 

但是,在现实中,他们却被人们当成不敢接近的异类,笼罩在他们身上的歧视无处不在。对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医疗上的救助或许不是最大的难题,最难的或许是该如何破除社会对他们的普遍性歧视。

 

精神疾病患者面临的歧视是全方面的:被疏离,遭受白眼,甚至被欺凌……而除了外界施诸他们的歧视,他们首先要面临的是自己家人的排斥。

 

从相关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一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在被送往精神医疗机构后,很少能再回到家中。即便痊愈之后被接回家,但经过几次反复之后,他们再次被送往“精神病院”,再也没能出来。

 

而事实上,真实世界中,能被送到精神医疗机构的病人又有多少呢?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936家,开设床位数43.3万张。

 

比照540万的精神疾病患者数量,这意味着,至少有数百万人没能进入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而这其中,还有不少无家可归的精神疾病患者流落街头,或被“锁在”家中,无法得到良好照护。

 

所以,相对于那些被关照的一部分,有太多的精神疾病患者还在沉默,他们散落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不被看见,不被打捞,匮乏理解,没有同情,处处是走不出的“围墙”。这就是我们需要直面的中国精神疾病之痛。

 

每一个特殊群体都是社会的一部分,不该被遗弃。关爱精神疾病患者,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就眼下来看,救助精神疾病患者,至少需要从两个方向着手。一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告诉公众精神疾病患者没有那么可怕,相反他们需要的是关爱与救助,强化公益宣传以破除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

 

二是,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公共福利体系建设。目前,我国精神疾病救治事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是专业机构床位太少,而社区治疗体系又没能完全建立,精神疾病治疗资源异常紧张。这也导致了患者无处可去的尴尬现状。建立以家庭为基础、以机构为支撑的社区康复体系,各地宜尽快推进,不能再等了。

 

精神疾病患者,是一群被选中的不幸者,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们对他们抱有的应该是愧疚,而不是歧视。用一颗包容友善之心对待他们,用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庇佑他们,这是一个良好社会本该有的善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