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银经典点说火地晋,晉,进也;水风井,井养而不穷也

原标题:刘先银经典点说火地晋,晉,进也;水风井,井养而不穷也

刘先银经典点说火地晋,晉,进也;水风井,井养而不穷也

井养而不穷也。《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鐍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这是《彖传》在断井卦的卦意。“

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

错综复杂的 往来井井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六四。井甃,无咎。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九五。井冽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解释

井卦:改建邑落而不改建水井,等于什么也没有干。人们往来井边汲水,水井干涸淤塞,不去加以淘洗,反而将吊水罐打破,这是凶险之象。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巽,巽为木;上卦为坎,坎为水。水下浸而树木生长,这是井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井水养人,从而鼓励人民勤劳而互相劝勉。

初六:井水混浊不可食用,这是旧井年久失修,连动物也不去靠近汲水。

《象辞》说:井水混浊不可食用,因为泥土落入其中。旧井不能吸引动物靠近(更不用说人了),这井便被当时的人们舍弃了。

九二:在井口张弓射井中小鱼。瓮瓶又破又漏。

《象辞》说:在井口张弓射井中小鱼,如此谋食求生,可见其人无依无靠。

九三:君上看见井水污浊不能食用,为我们感刭伤心。淘洗干净,就可汲饮。君上英明呵,众人都获得他们的好处。

《象辞》说:井水污浊不能食用,这是触景生情的感叹。盼求君王英明,是企望获得好处。

六四:用砖石垒筑井壁,进行顺利。

《象辞》说:用砖石垒筑井壁,进行顺利,这是讲修井之事。

九五:水洁泉寒,清凉可口,可以食用。

《象辞》说:九五爻辞讲水洁泉寒,清凉可口,因为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象征人得中正之道。

上六:陷阱下宽上窄,十分隐蔽,甚至可以不加伪装。果然捕获了野兽,大吉大利。

《象辞》说:上六爻辞讲大吉大利,因为上六之爻处一卦之首位,说明其人爵位高登,大有成就。

论语:听其言,观其行

【原典】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了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责备他有什么用呢?”孔子又说:“起初我对人,听他怎么说,我就相信他会怎么做;现在我对人,听他说的话,还要考察他的行为。是宰予让我改变了这个态度。”

【解读】宰予是孔子的学生,他能言善辩,常常用语朴实,却能切中要害。但是他这个人不拘礼节,具有大胆思考、勇于责难的敢作敢当精神,影响到行为上就造成了他对传统礼制的不满。孔子把“仁”“礼”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宰予白天睡觉显然有违礼节,他这种行为不能不让温文尔雅的圣人大为恼火。并且,在圣人看来这一行为看似违背小礼小节,实际上影响重大,甚至可以同治国安邦联系起来。所以圣人用“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枵”这样严重的言辞来责骂他。

人都有惰性,但是一味地贪图享乐,好逸恶劳,只能消磨自己的锐气、浪费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成就需要自己的努力,除了自己谁都不能给我们美好的生活。人生是短暂的,努力就要及时,不能蹉跎度日,也不能只说不做。

第35章 往而不害

【原文】执大象①,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②,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③。

【注释】

①大象:即“无象之象”,指“道”。

②饵:精美的食物。

③既:穷尽,完的意思。

【译文】掌握“大道”的人,天下就会向他归顺;归顺、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都和平安泰。动听的音乐和美味的食物,能使过路的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可是对“道”的表述却平淡无味。你想看看它却始终看不见,你想听听它却始终听不到,但是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没有限制。 【导读】 谁掌握了“道”,谁就会得到天下人的归顺。“道”虽然是无形无声的,但其功用却无尽无止,人民向往“道”、安于“道”,它比音乐、美食更能吸引人民。

【解析】这一章讲大道的运用和本体。从运用的角度讲,能够按道的法则行事,就会得到天下人的归顺,没有祸害。从本体的角度讲,大道无形无相,说出来也平淡无奇,但是能用之不竭。本章旨在说明,认识大道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也是实现人生意义的根本。因此,人们切勿舍本逐末,背离大道,为一时的名利所诱惑。否则,不但不能实现心灵的自由,也会对人生的归宿产生疑惑。

“执大象,天下往。”在本章中,老子提出了“大象”的概念。这里所说的大象,指的是道的法象,它类似于路线图。在老子看来,如果能够掌握大道的大象,就能得到天下人的归附和顺从。在上一章中,老子谈到得道之人从来不以万物的主宰自居,也不高傲自大,但是能得到万民的尊敬和爱戴。得道之人与大道相似,也一样的气象宏大,一样的无欲无求,不计较得失,而不以天下的主宰者自居。他从不干涉其他人的自由,使人们感到非常安全可靠。正是这个原因,万民才会投靠他归顺他,从而成全了他的美名。

“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大道无处不在,但是人们却不能看见它、听到它。大道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它没有华丽的外表,既不会引诱外物,也不会为外物所引诱。大道有什么样的作用呢?道可以让人们都投向它而不相侵害,使人们生活安定,关系和睦。得道之人与大道同在,他们具有大道的一切特征,人们都心甘情愿地归顺他。但是,这种归顺与世俗意义上的归顺有极大的不同。世俗所说的归顺是由于名利的驱使,指的是人们为了追名逐利和满足自己的需求及欲望,当欲望有了实现的物质前提时,他们就会趋之若鹜。这时,老子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人们都有享受美食的欲望,当人们看到美味佳肴的时候,谁又能抵挡得住这种诱惑呢?这里的“乐与饵”,又可以指流行的仁义礼法之治,而“过客”也可以引申为执政者。老子在本章中告诫那些执政的官员们不要耽于声色犬马之中,应该归附于自然质朴的大道。只有顺应大道,才能实现国家大治和人民安定。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大道是无声无形的,不会对人们构成诱惑。而我们既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所以也就很难执着地追求大道了。尽管人们不需要争夺和占有大道,但是大道却能使我们受用不尽。因此,得道之人从不对人们进行声色诱惑,因为他们深知,声色诱惑不能维持太长时间,一旦诱惑终结了,就会引起人心的不安,到时天下大乱就成必然之势了。所以,得道者以大道修身治国,人们自然会受益无穷。

追求享乐是人生而具有的本性。在物质丰富的社会中,人们很难克制自己的欲望,必然会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占有欲。如何才能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大道呢?这就需要人们有清醒的头脑了。

刘先银题写书名:默守初心

刘先银题写书名:学而时习之

刘先银题写书名:笃学

刘先银题写书名:学而时习之

刘先银题写书名:学而时习之

刘先银题写书名:默守初心

刘先银题写书名:学而时习之

刘先银题写书名:学而时习之

王弼《道德经注》大象,天象之母也。不炎不寒,不温不凉,故能包统万物,无所犯伤。主若执之,则天下往也。无形无识,不偏不彰,故万物得往而不害妨也。人闻道之言,乃更不如乐与饵,应时感悦人心也。乐与饵则能令过客止,而道之出言淡然无味。视之不足见,则不足以悦其目;听之不足闻,则不足以娱其耳。若无所中然,乃用之不可穷极也。

道的大象是天象的本始。不热不冷,不温不凉,所以才能包容万物,对万物都没有伤害。道如果施加影响,天下都要跟随。道是没有形象、没有意识的,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偏向、提倡的,也没有限制、打压的,所以万物跟随它而不产生冲突。人们听到道的言论,不如音乐和美食能够使人心喜悦。音乐和美食能够让过客止步,而道说出来平淡无奇。看它不起眼,不够漂亮,不足以悦目;听它平淡无奇,无法使听觉感到享受。道好像实现不了什么价值,然而道的作用却取之不竭。

苏辙《老子解》道非有无,故谓之大象;苟其昭然有形,则有同有异,同者好之,异者恶之,好之则来,恶之则去,不足以使天下皆往矣。有好有恶,则有所利有所害;好恶既尽,则其于万物皆无害矣。故王者无不安,无不平,无不泰。

作乐设饵,以待来者,岂不足以止过客哉!然而乐阕饵尽,彼将舍之而去。若夫执大象以待天下,天下不知好之,而况得而恶之乎?虽无臭味、形色、声音以悦人,而其用不可尽矣。

道不是物质性的,所以叫伟大的形象。如果道真的有形态,那么它同万物相比较就能看出有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对相同的喜欢,对不同的讨厌,对喜欢的提倡,对讨厌的反对,这样就不可能让天下万物都跟随它了。有喜欢的和讨厌的,就有提倡扶植的和限制打压的;如果没有喜欢和厌恶,那对天下万物就都没有伤害了。所以真正的领袖没有哪种事物、环境让他不安,对万物一视同仁,对一切事情泰然处之。

演奏音乐、烹调美食来接待客人,怎么不够挽留客人的呢?然而音乐停止、美食罄尽,客人就要离去了。如果拿道来款待天下,天下难道会不以道为美好,反而厌恶它吗?道虽然没有香味、美丽的外表和悦耳的声音来愉悦人的感官,但是它的作用是没有竭尽的,而不像音乐必然会停止,美食必定会享尽。

人是有思考、选择能力的。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就要让百姓向往它,让百姓愿意在其中居住。《孟子·梁惠王》中,梁惠王就曾问孟子:“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告诉他要实行仁政,认为百姓之向仁,如水之就下,没人可以阻止。老子在这里提出,“道”才是真正能使百姓趋之的东西。统治者只要依道而行,天下的人就会前去依附于他。采取无为而治,对前来归附的百姓不加以妨害,这样大家就能够相安平和,百姓才不会背离。

“乐与饵,过客止”。饵,即衣食之用。这是人民生活所必须的东西,但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需要。乐,即儒家所提倡的礼乐,仁义之属,这些也能吸引百姓前来。但乐与饵只能使百姓暂时归顺,还不能完全使百姓归心、安定,而且衣食之用是消耗的,以饵求民,民愈多,则财愈少,终有穷尽之时;礼乐是繁冗的,以礼乐求民,民愈多,则礼乐愈繁,总有到了极限的时候。只有“道”的功用是无穷无尽的,它无声息、无形象,“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永远不会达到极限。

舂秋之时,天下混乱,有的统治者纵情声色,不理政事,沉湎于酒食之中;有的统治者则,兴兵演武,四处征伐,争王争霸。老子感于民生之疾苦,于是呼吁统治者依照自然规则来治理人民,来使天下百姓“安平太”。

这是治国,在个人修养上,同样本章也很有启示意义。那就是安于平淡,不沉湎于美食、美乐,不以视听之娱丧失根本。依照自然规律做事,保持心平气和,才能达到功用无限。 【哲理引申】

老子言:“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就是说,作为统治者,要坚守为君的“大道”,也就是顺势而为,无为而治,爱民、利民,不残害人民,这样天下人才会归心于他,他的地位才能长保,获得安泰平安。人民追求善政,就像流水向下一样自然,统治者只要不残害人,人民向往他,追随他,就像百川汇于大海一样,他想不成就一番事业也是不可能的。

作为一个人,立身于世,无论处于何等地位,都有他自己的“大道”,也就是不可放弃的原则,只有坚持这个根本,人生才能实现应有的价值,保持长久平安。如果为了某些私欲,而背弃自己的原则,做了有违道义的事,那就失去了立身之本,他所追求的荣华富贵、名誉地位都将变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很快枯竭千涸,甚至再也不能在世上立足。所以,古人最重视自己的气节、节操,为了维护原则,宁愿冒险,甚至失去自己的生命。春秋时候的齐国贤相晏子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晏子在齐国为大夫,齐庄公生活荒淫,行事无道,甚至和臣子的妻子私通,晏子多次直言劝谏,庄公不听。最终,不堪忍受夫人和国君私通的大夫崔杼弑杀了庄公,夺取了朝政。庄公的尸体陈列在崔氏院中,大臣畏惧崔杼的权势,没有人敢去探望、凭吊。晏子听说以后,立刻驾着车来到崔杼家中,跑进门中前去吊唁。

到达崔氏门前时,他的随从都十分恐惧,担心地对他说:“您真的要进去吊唁吗?”晏子回答:“君主死了,做臣子的难道无动于衷吗?”进门前,身边的人又问:“您将要为君主陪葬吗?”晏子回答:“难道是我一个人的国君,我要为他而死?”随从又问:“那我们为什么不逃走呢?”晏子回答:“国君的死是我的罪过吗,我为什么要逃走?”随从建议:“既然如此,我们还是回去吧!”晏子叹息道:“君主都死了,我作为臣子又回到哪里去呢?作为万民之主,难道只是利用他的地位来高跨于百姓之上?应当主持国政。作为臣子,难道只是为了获取俸禄?应该保卫社稷。君主如果为国家而死,臣子就该为他而死;君主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死,为个人私事儿逃亡,不是他宠爱的幸臣,谁敢为他而死,为他而逃亡呢?”于是,晏子决定尽一个臣子应尽的职责,他一个人闯入崔杼家中,在院子里脱掉帽子、捶胸顿足,扑到齐庄公尸体之上,大哭一场,转身离开了。

崔杼的手下十分恼怒,对崔杼说:“应该将晏婴杀死。”崔杼却摆摆手,说道:“他坚守为臣的本分,是百姓所敬仰的人,杀了他,反而会失去民心。”于是,看着晏子离开了。

崔杼弑杀齐庄公以后,立了齐景公,并胁迫大臣们在宗庙里和他歃血为盟。表示效忠于他的便得到升迁,稍有反对的便立刻杀死。这样一连有几个不愿阿附崔杼的大夫被杀。于是,没有人再表示反对,纷纷与崔杼结盟。这时轮到了晏子,晏子对崔杼弑君乱政十分痛恨,举起杯子,义愤填膺地对先王牌位立誓道:“我晏婴只忠于国家、君主,凡是为虎作依、助纣为虐的乱臣贼子都不得好死。”众人听完大惊失色,崔杼更是恼怒成羞,立刻拔出剑指着晏子的胸膛,胁迫他重新发誓。晏子毫不畏惧,厉声指责道:“崔杼,你难道没读过《诗经》吗?诗中说,坚守道德的君子才会永保福泽,你今日即便是将我砍头,利剑穿胸,我也绝不违背作为臣子的原则!”崔杼怒不可遏,想要下令将晏子立刻处死。身边的人悄声对他说:“千万使不得!您杀死了国君,已经违背了为臣之道,但因为他无道,国人才没有剧烈的反应;而晏婴深得民心,如果您杀死了他,那麻烦可就大了。”崔杼虽然愤怒,但觉得这话在理,只好无可奈何地看着晏子拂袖而去。

后来,晏子辅佐齐景公,依然坚守臣道,经常劝谏齐景公改掉错误,爱护百姓。齐景公实施严刑酷法,晏子便用集市上假足畅销来讽谏他,齐景公坐在火炉边说天气不冷,晏子便讽刺他不知民间疾苦。

正是因为晏子时刻坚守为臣的大道,将人民、社稷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所以他得到了国内百姓的敬仰,国君信任他,尊敬他,那些乱政的权臣也不敢忤逆民意而惩罚他,反而在风云变幻的齐国政坛之中得到了安泰平安,他的子孙后代数世显赫于齐国,为卿为相。反之,违背道义、弑杀君主,妄图掌控朝政的崔杼等人,没有一个得到善终,或是身死家灭,或是丧失权势,被迫逃出齐国。

“大道”为人生之本,坚守它,人生才有了牢固的基础,才能进而得到功业、财富、幸福等;违背做人的基本原则,而想要平安太平,是不可能实现的。历史上数不清的人不择手段地追求权力、富贵,到最后落得一场空,身辱名灭就是因为放弃了“大道”的缘故。所以说,为人立世,对于应该坚守的基本原则,不可不慎重,不可有丝毫松懈。

晏子在齐国为大夫,齐庄公生活荒淫,行事无道,甚至和臣子的妻子私通,晏子多次直言劝谏,庄公不听。最终,不堪忍受夫人和国君私通的大夫崔杼弑杀了庄公,夺取了朝政。庄公的尸体陈列在崔氏院中,大臣畏惧崔杼的权势,没有人敢去探望、凭吊。晏子听说以后,立刻驾着车来到崔杼家中,跑进门中前去吊唁。

到达崔氏门前时,他的随从都十分恐惧,担心地对他说:“您真的要进去吊唁吗?”晏子回答:“君主死了,做臣子的难道无动于衷吗?”进门前,身边的人又问:“您将要为君主陪葬吗?”晏子回答:“难道是我一个人的国君,我要为他而死?”随从又问:“那我们为什么不逃走呢?”晏子回答:“国君的死是我的罪过吗,我为什么要逃走?”随从建议:“既然如此,我们还是回去吧!”晏子叹息道:“君主都死了,我作为臣子又回到哪里去呢?作为万民之主,难道只是利用他的地位来高跨于百姓之上?应当主持国政。作为臣子,难道只是为了获取俸禄?应该保卫社稷。君主如果为国家而死,臣子就该为他而死;君主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死,为个人私事儿逃亡,不是他宠爱的幸臣,谁敢为他而死,为他而逃亡呢?”于是,晏子决定尽一个臣子应尽的职责,他一个人闯入崔杼家中,在院子里脱掉帽子、捶胸顿足,扑到齐庄公尸体之上,大哭一场,转身离开了。

崔杼的手下十分恼怒,对崔杼说:“应该将晏婴杀死。”崔杼却摆摆手,说道:“他坚守为臣的本分,是百姓所敬仰的人,杀了他,反而会失去民心。”于是,看着晏子离开了。

崔杼弑杀齐庄公以后,立了齐景公,并胁迫大臣们在宗庙里和他歃血为盟。表示效忠于他的便得到升迁,稍有反对的便立刻杀死。这样一连有几个不愿阿附崔杼的大夫被杀。于是,没有人再表示反对,纷纷与崔杼结盟。这时轮到了晏子,晏子对崔杼弑君乱政十分痛恨,举起杯子,义愤填膺地对先王牌位立誓道:“我晏婴只忠于国家、君主,凡是为虎作依、助纣为虐的乱臣贼子都不得好死。”众人听完大惊失色,崔杼更是恼怒成羞,立刻拔出剑指着晏子的胸膛,胁迫他重新发誓。晏子毫不畏惧,厉声指责道:“崔杼,你难道没读过《诗经》吗?诗中说,坚守道德的君子才会永保福泽,你今日即便是将我砍头,利剑穿胸,我也绝不违背作为臣子的原则!”崔杼怒不可遏,想要下令将晏子立刻处死。身边的人悄声对他说:“千万使不得!您杀死了国君,已经违背了为臣之道,但因为他无道,国人才没有剧烈的反应;而晏婴深得民心,如果您杀死了他,那麻烦可就大了。”崔杼虽然愤怒,但觉得这话在理,只好无可奈何地看着晏子拂袖而去。

后来,晏子辅佐齐景公,依然坚守臣道,经常劝谏齐景公改掉错误,爱护百姓。齐景公实施严刑酷法,晏子便用集市上假足畅销来讽谏他,齐景公坐在火炉边说天气不冷,晏子便讽刺他不知民间疾苦。

正是因为晏子时刻坚守为臣的大道,将人民、社稷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所以他得到了国内百姓的敬仰,国君信任他,尊敬他,那些乱政的权臣也不敢忤逆民意而惩罚他,反而在风云变幻的齐国政坛之中得到了安泰平安,他的子孙后代数世显赫于齐国,为卿为相。反之,违背道义、弑杀君主,妄图掌控朝政的崔杼等人,没有一个得到善终,或是身死家灭,或是丧失权势,被迫逃出齐国。

“大道”为人生之本,坚守它,人生才有了牢固的基础,才能进而得到功业、财富、幸福等;违背做人的基本原则,而想要平安太平,是不可能实现的。历史上数不清的人不择手段地追求权力、富贵,到最后落得一场空,身辱名灭就是因为放弃了“大道”的缘故。所以说,为人立世,对于应该坚守的基本原则,不可不慎重,不可有丝毫松懈。

孔子《易·序卦》:晋者,进也。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注释

01为学日益:为学,是反映探求外物的知识。此处的“学”当指政教礼乐。日益:指增加人的知见智巧。

02为道日损:为道,是通过冥想或体验的途径,领悟事物未分化状态的“道”。此处的“道”,指自然之道,无为之道。损,指情欲文饰日渐泯损。

03无为而无不为: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04取:治、摄化之意。

05无事:即无扰攘之事。

06有事:繁苛政举在骚扰民生。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

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赏析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讲“为学”和“为道”的问题。他先讲“为学”,是求外在的经验知识,经验知识愈积累愈多。老子轻视外在的经验知识,认为这种知识掌握得越多,私欲妄见也就层出不穷。“为道”和“为学”就不同一。它是透过直观体悟以把握事物未分化的状态或内索自身虚静的心境,它不断地除去私欲妄见,使人日渐返朴归真,最终可以达到“无为”的境地。这一章所讲的“为学”是反映“政教礼乐之学”,老子认为它足以产生机智巧变。只有“清静无为”,没有私欲妄见的人才可以治理国家。因而,老子希望人们走“为道”的路子。

老子承认求学问,天天积累知识,越积累,知识越丰富。至于要认识宇宙变化的总规律或是认识宇宙的最后的根源,就不能靠积累知识,而要靠‘玄览’、‘静观’。他注重理性思维这一点是对的,指出认识总规律和认识个别的东西的方法应有所不同,也是对的。老子的错误在于把理性思维绝对化使他倒向了唯心主义,甚至陷于排斥感性知识的错误。”

本章正是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概括了对‘礼’所作的探源与批判,而且是具有相当深刻性的。”“在这剖析过程中,由于受着不得突破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在所推导的结论中,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主义色彩,显示了骸骨迷恋的情绪,而不曾投射出向前看的目光。然而,这并不能掩盖它有关‘学’与‘道’,有关‘日益’和‘日损’的辩证思维的光辉。“

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提出来的极富智慧的命题。事实上,在中国古代,主张“无为”的学者不止老子一人,例如孔子就曾说过“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做什么事情而使得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了,他做了什么呢?他只是庄重端坐在他的王位上罢了。老子把“无为”的思想发挥到极高的程度,从哲学高度来论证“无为”的社会意义。“无为”表面看来,似乎是一种后退的手段,但真正的目的,则在于避开前进中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占据主动,以达到“无不为”的最终目的。

第35卦火地晋。晋卦,象征前进、晋升

第35卦火地晋。晋卦,象征前进、晋升。坤为地,离为日,为光,日之出地上。即光明出现在地面,万物柔顺依附的样子。就像臣下依附天子,得到晋升。晋,为进,含进长、前进的意思,故晋象征进长,主吉祥。明明德,至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出地上进而盛,自昭明德坤柔顺。

贤臣从附丽明君,修身为本得晋升。

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周易》晋卦象传。意思是说:光明出现在地面上,象征进长。君子观此象应当使自我的美德昭示出来。晋卦下卦坤为地,上卦离为明,光明从地上升出,仿佛太阳从地面升起,越升越光明盛大,故卦名晋;“晋”是进而盛的意思。又坤柔顺,是臣道,离太明而有君德,象征着贤臣顺从附丽于明君,必得晋升,也是卦名晋的根据。太阳的光辉并不是升出之后才有,而是未升之前本身就有的,因此,君子观此象,认识到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将自己固有的明德昭示出来。这与儒家“明明德”的思想是一致的。《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古人强调“明明德”,不分天子庶人均当力行。在下者要附著于明以求进,在上者要响明以施治,因此,柔顺是求“晋”的手段,光明是获“晋”的基础,两者结合到一起正是晋卦的大义所在,“自昭明德”则是强调充实、丰富光明的素质。

《易经》——井卦:井养而不穷也

先来看井卦的卦象以及卦辞和爻辞原文,如下图:

井卦由坎卦和巽卦上下组合而成,坎卦(代表水)在上,巽卦(代表风)在下。其卦辞为: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井,水井。改,改变。邑,封邑。“改邑”,字而上的意思是改变封邑,这里包含两个意思,一是人口迁移;二是封邑改变归属者或者改名,可以理解为“世事变迁”。井,水井。无,没有。丧,丧失,这里理解为减少。得,得到,这里理解为增加。往来,即来来往往。井井,第一个井指水井,第二个井指使用井水,两个连在一起在这里表示非常频繁地来到井边使用水井。汔,干涸、接近。至,到。亦,也。未,没有。繘,井上汲水的绳子。井,这里指井水。羸,疲劳,这里引申为难以承受。其,它的。瓶,这里用井的形状和瓶子的形状相似,来表示井本身。凶,凶险。

连起来卦辞的意思是:人在处于困境的时候,应当学习水井所具有的品质,无论人来人往,世事变迁,它还是处在原来的位置,它虽然必须处于大地之下,但也正是大地能给了它一种平衡,使得它里面的水量长期地保持一种恒量的状态,不管汲取了多少,大地会重新给它汇聚,直到一定的水位,哪怕来来往往的人们非常频繁的来井边汲取进水,也不会减少,哪怕大地源源不断地给它补充,也不会增加。但是必须坚定自己的信念,牢牢地坚持修养和提升好自己,否则很容易出大问题。就像是拿绳子绑好了容器要从井里汲水,但水还没有提到井口,井却承受不了那点重量而坍塌了,这是非常凶险的事情。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井,水井。泥,泥土。不,不要。食,食用,这里侧重于用。旧,破旧、破败。无,没有。禽,飞禽。连起来这爻的意思是:已经处于极度困境中的人,想要再发展起来,刚刚开始是非常困难的。这时候他就像一口即将干涸的水井,里面泥水浑浊无法食用,没有办法去对别人产生益处一样。甚至没有人接近他,就像是一口破败的水井旁边连一只鸟都没有一样。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井,水井。谷,这里指底部。射,射取。鲋,小鱼。瓮,瓦瓮,一种容器。敝漏,形容破败不堪的样子。这爻承“初六爻”的情况。连起来这爻的意思是:虽然处于极度的困难之中,但如果可以开始修养和提升自己,那情况往往会出现好转。就像是井底已经开始有一些水,可以被人用来养一些小鱼,虽然汲水的容器是破败不甚的瓦瓮,还不是被人饮用,但至少已经开始有别人来接触了。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井,水井。渫,指从井中淘去污泥以使进水变得干净。食,食用。为,让、因而。我,大我,可理解为大家。心,心里。恻,恻隐、不忍。可,可以。用,用于。汲,汲取。王,君王。明,英明、圣明。并,并行、一起。受,享受。其,他的。福,福泽。这爻承“九二爻”的情况。连起来这爻的意思是:情况出现了好转,只要坚持对自身的修养和提升自己,将会有一个彻底的改观,重新变成一个被大家接受的人,而且很可能会被重用。就像是已经沉淀了污泥的水井,如果还不去汲取里面的井水来饮用,大家都会感觉心里有所不忍,因为这种沉淀干净的水当然是可以饮用的。英明的君王会重新启用他,让大家享受他带来的福泽。

六四:井甃,无咎。井,水井。甃,用砖石修筑井壁。无,没有。咎,过失。这爻承前面三爻的结果。连起来这爻的意思是:经历了各种坎坷,而通过坚持对自身的修养和提升自己,获得了彻底地改变,应当继续坚持把自己规整得更好。就像是用砖石来把井壁修筑起来一样,使自己更加地牢固,可以尽量避免出现过失。

九五:井洌,寒泉食。井,水井。洌,这里指水变得清澈的样子。寒,这里指清凉。泉,泉水。食,食用。这爻承“六四爻”的情况。连起来这爻的意思是:如果把自己再好好地规整一翻,这时候往往能够取得大家的普遍信任。就像是修筑了砖石的水井一样,水变得非常的清澈,可以像清凉的泉水一样拿来直接饮用。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井,水井。收,收起,表示结束。勿,不要。幕,这里作动词用,译为覆盖。有,拥有。孚,这里指“孚佑”,信任而佑助。元,元始、本来。吉,吉祥、好的。这爻有总结的性质。连起来这爻的意思是:对自己的修养和提升已经如果到了一种极致,就应当自然而然地去广施福泽。就像是水井的修筑完成,不要去盖子把井口盖上一样。这种在使大家都信任的基础上,去帮助他们谋取福泽的行为,本来就是大吉大利的。

西藏林芝 刘俊 摄影

《说文》说:晉,进也。日出,万物进。山西简称晋,三晋是山西、太原的美称。公元前 458年,晋哀公即位不久,晋国六卿(智、赵、魏、韩、范、中行)之一的智伯掌握晋国的实权,他伙同韩氏、魏氏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邑地。接着智伯又联合韩、魏围攻赵国都城晋阳,兵将水灌,企图一举灭赵。赵襄子以“唇亡则齿寒”的道理,派人秘密说服韩、魏,三家联合起来反对智伯,大败智军于晋阳,杀死智伯。公元前 45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领地。公元前 403年,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烈公十七年),赵、魏、韩受封为诸侯。由于赵、魏、韩都孕育于晋国,“三国分晋”后,虽然晋国宣告灭亡,新兴的赵、魏、韩济身诸侯之列活动于中华舞台;但晋作为公国,其烈公、孝公、静公在狭小的天地中还有名无实地存在了28年。

晋,三晋是秦统一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悠久文明古国。所谓三晋,就是三家分晋,晋分为三家的意思。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是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 403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将三家分晋作为开端,并提到三晋这个术语。三晋,实际上也是后世对这一段历史的统称。我想,正如后人称东汉末年的蜀、魏、吴为三国一样,是泛指这一段历史的。三晋既代表称霸春秋的晋国,又包括跻身战国七雄的赵、魏、韩。人们历经二千数百年至今仍然怀念三晋,赞美三晋,把山西统称为三晋,说明三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晋更广泛地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发源地之一的内涵;说明三晋文化实现了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做出的历史贡献;说明三晋大地地理优越,资源丰富,人才荟萃,是祖国的一块风水宝地。

有着30个世纪悠久历史、古老文化孕育的三晋儿女一定会在跨越新世纪光辉时代,在三晋大地奏出更加辉煌的凯歌!

《鼓舞三晋》 气势恢宏视觉盛宴,点燃山西人运动热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