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兵团战士btzs
兵团战士btzs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21,780
  • 关注人气:1,5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风景:卖糖子儿的

(2021-11-29 08:09:09)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杂谈

分类: 文史
老北京风景:卖糖子儿的



      小孩子都喜欢甜食,平常吃零食就爱吃糖果。现在生产的各种糖品,可真是花样翻新,琳琅满目。各种口味的水果糖、牛奶糖、巧克力糖、夹心糖等等,各家的宝贝儿都是挑着花样吃。

  想起我小时候,糖果的制作从原料到外形都比较单一落后,品种更是有限。那时吃的大多是卖糖小贩自己在家中熬制的糖球糖块,自产自销,走街串巷赚点儿孩子们的零花钱,来维持一家人生活。

  他们卖的糖有两大类,一类是用麦芽熬制的麦芽糖,在里面加上一些花生、芝麻和各种干果,分别制成花生糖、芝麻糖、青果糖、杨梅糖。这类麦芽糖味道比较淡,不太甜。还有一类是用白糖熬制的,把白糖倒入小铜锅里,稍加点水,用微火熬成糖稀,再分别加入薄荷精、香蕉精、橘子精就成了不同口味的水果糖。用小铲子搅拌均匀,分别倒在一块刷上香油的石板上,整理成长条,压扁后用小刀横竖划开,待凝固后就成了各种口味的糖块。

  这些卖糖果的小商贩,都穿得干净整齐,一般是身着蓝布长衫,腰系白围裙,带着白套袖,青鞋白袜。脖子上挎着一个锃光瓦亮的硬木浅托盘,上面放着小纸盒,分门别类盛放着不同口味的糖。他们在胡同里边走边吆喝:“卖薄荷糖、香蕉糖、桔子糖、花生糖哟!”看见在院门口玩耍的孩子,就笑容可掬地上来搭讪:“想吃水果糖吗?回家要钱买几块吧,可好吃了。”孩子哪禁得住甜食的诱惑,撒腿转身往家跑,磨着和大人要几分钱,高兴地买几块,那时零食很少,有这几块糖能含在嘴里幸福半天。

  干这行的老人居多,经常到胡同里叫卖,久而久之就混熟了,只要一见卖糖老人来了,孩子们把攒着的零花钱就掏出来买糖吃,小贩也有了稳定的市场。

  老北京平时有三大庙会,东城的隆福寺,西城的白塔寺,护国寺,每月都轮流有集市。到集市的这天,那是人头攒动,热闹极了,各种摊贩汇聚于此,其中少不了的是卖糖果的,他们没有固定摊位,都是挎着木托盘在人群中穿行吆喝,在集市的喧嚣中也是一道风景。

  那时每到夏天,什刹海都有荷花市场。在湖畔搭棚设摊,数十年来,成为别具一格的消夏场所。这里的茶棚设在深入水面搭建的木栈道上,两边是香远益清的荷花、荷叶和莲蓬。坐在茶座上清风拂面,暑气顿消。这时总有一位卖糖果的老人,挎着木托盘出现在茶座之间,送货上门推销其自制的“冰糖子儿”(就是各种糖块儿)。怡翁老人在《消夏四胜》一文中记载:“……他把小纸匣送到人们的面前,里面呈现出冰糖精制的小巧什锦。绿色的‘小黄瓜’、白色的‘藕枝’、红色的‘樱桃’、黄色的‘杏子’,还有个玉身朱口的‘兔儿爷’,每匣售价两角。若是嫌贵,老人依然笑嘻嘻地取出另一品种,……每匣售价一角。若再嫌贵,老人还是笑眯眯地边取边说:‘您买点哈密杏儿。’随手取出一盘蜜浸的杏干儿,度价零购,多少均可。这位老人如此礼貌而愉快地做生意,数十年如一日。……”从描述中可以看出糖果就是当时饮茶闲谈的主要佐食了。那时的小贩一般都是经商有道,货分等级,价由货定,明码标价,随客挑选。这点我倒觉得是服务经商之本。(何大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