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第一!女子接触发霉玉米咳喘不止,专家提醒居家这样防霉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1-12-08 14:21

12月8日早间,“女子接触霉变玉米后肺部长满真菌”冲上热搜第一,阅读量高达1.2亿。

微信图片编辑_20211208105443.jpg

清华大学生物化学硕士、著名科普作家云无心提醒,大部分人不会大量接触处理霉变粮食,所以不会遭遇新闻中这样因接触粮食而导致肺部真菌感染的情况。但是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灰尘、粉尘、油烟等空气卫生,建议在家搞卫生、刷马桶、洗空调、换被单、收粮食时都尽量佩戴好口罩。

pic_886493

新华社照片,图文无关。


接触霉变玉米后

女子肺部长满真菌

据媒体报道,武汉一23岁女子回老家帮忙收玉米,事后一个多月咳喘不止。经医生检查,她的肺部长满了黄曲霉菌,引发了真菌感染。据该女子回忆,当时她主要负责将晾晒的玉米收进袋子中,有些玉米可能淋雨霉坏,而她没有做任何防护措施。

pic_968837

新华社照片,图文无关。

“该女子的肺上感染和一般肺炎不是很相似,她是慢性的咳嗽、低烧,肺部病变的范围比较广、比较大。”武汉市第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生郭蒲剑表示。

郭蒲剑分析,因为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腐败或受潮谷物中,她当时没有戴口罩也没有做好防护,吸入了一些霉菌、真菌,真菌可能在她的肺上产生了定植。有呼吸道基础疾病的病人,外出最好做一些保护性措施,注意周围环境卫生。

为什么有些人遇到同样情况却没事呢?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呼吸专业常委、广医二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教授许浦生表示,人的疾病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人之所以能在许多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就是因为人体有免疫功能、抵抗力好。

“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在空气不太流畅的地方,如搞卫生的室内、长期密闭仓库等,当人体免疫防御功能和调节功能下降时,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人群,吸入黄曲霉菌等特殊病原体可能导致病变,很可能造成脏器损害,影响机体的正常运作。”


毒性是砒霜的68倍

被列为一类致癌物

那么什么是黄曲霉素?据悉,黄曲霉素是一种常见腐生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他霉腐的有机物上,如花生、玉米、花生油等。

值得一提的是,黄曲霉素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

人摄入大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后可出现肝实质细胞坏死、胆管上皮细胞增生、肝脂肪浸润及肝出血等急性病变,前期症状为发烧、呕吐、厌食、黄疸,继而出现腹水,下肢浮肿并很快死亡。


专家:梅雨潮湿环境最易滋生曲霉菌

玉米有一粒发霉了还能吃吗?云无心表示,玉米发霉不见得就一定产生了黄曲霉毒素,但食用发霉玉米存有一定风险。虽然看着只是一个玉米粒发霉,但是霉菌孢子我们是看不见的,很有可能已经污染了其他看似健康的玉米粒,所以是不建议再吃的。

“普通市民一般不会遇到大量采收玉米的情况,但霉菌隐藏在潮湿的地方,如浴室、卫生间、橱柜、水池附近。霉菌能够引发过敏性鼻炎,甚至引发支气管哮喘。”

3000x2000_b2bfb32c9f8d5d2ec360a8b04234d0

广州一居民房子房顶出现发霉。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云无心补充道,梅雨天潮湿的环境最易滋生曲霉菌,建议市民在打扫卫生时能戴上口罩,尽量减少曲霉菌感染。老人小孩等免疫力低下的人,避免长时间待在发霉的屋子里。”

家里墙体出现霉斑怎么办?云无心提醒,当墙体已出现霉斑时,可先采用(干)牙刷将霉渍刷走,再用软布蘸酒精轻轻抹擦,这样可以使墙壁干燥,阻止霉菌滋生。

此外在天气潮湿期间,尽量少开窗。在潮湿天气可借助抽湿机、冷气机、风扇吸走墙体上的水分。 一旦墙体或家具有水汽出现,就应该立即用干抹布擦除。“在霉菌不太严重的情况下,使用80%的酒精洗刷墙壁就足够了。清洗时要注意通风,应戴防护手套、口罩和眼镜。”


链接

哪些食物里可能有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人民日报此前发布科普提醒:

①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的花生、核桃、瓜子、开心果;

②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变质的玉米、大米、大麦、小麦、豆类;

③使用霉化的花生、菜籽、玉米等生产的食用油。

440x440_61b03be0c3b51.jpg

440x440_61b03be0c685f.jpg

440x440_61b03bf01f2ae.jpg

440x440_61b03bf021f49.jpg

440x506_61b03bf023f4b.jpg

440x440_61b03bf071f89.jpg

440x440_61b03bf08c115.jpg

440x440_61b03bf090e6f.jpg

440x440_61b03bf0d6ade.jpg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编辑:杨丽云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杨丽云1.58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