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平:东北振兴战略成效显著 但总体上还不稳固

周建平:东北振兴战略成效显著 但总体上还不稳固
2019年09月19日 11:48 新浪财经
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原司长 周建平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原司长 周建平

  新浪财经讯 9月19日消息,由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合作研究院,新浪财经联合举办的2019东北亚经济论坛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举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原司长周建平出席并发表讲话。

  周建平表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也是世界性难题,由于特殊的国情和体制原因,我国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更复杂,调整改造任务更加繁重。

  周建平认为,经过多年实施“东北振兴”战略,成效显著,但总体上看仍是阶段性的,还不稳固、不平衡、不全面、不协调,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仍未根本消除,以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看,还有不少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在周建平看来,要实现东北全面振兴要统筹做好六方面转型,分别是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文化转型、体制转型。

  以下为发言全文:

  “东北振兴”这一提法,最近出镜率很高,经常在新闻媒体上出现,东北三省的主要领导分别在国务院新闻办主持的新闻发布会上,向全国畅谈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今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又专题研究了东北振兴事宜,在当天的新闻联播中说到,东北地区要主动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快国企改革,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干部正向激励,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实现全面振兴。这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对东北振兴提出的新要求,指明了东北振兴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一、东北振兴的由来及战略目标

  2003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以中发(2003)11号文件印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正式启动,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可以看作“东北振兴”前十年,这十年是东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最显著、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开创了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新局面,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为振兴战略的实施由重点突破转向全面推进,由以东北为主转向“巩固东北,统筹推进全国”打下了坚实基础。曾经的“东北现象”基本消除,当年面临的突出矛盾有效缓解,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东北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这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时非常及时和完全正确的,特别是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现代农业竞争力的恢复,为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国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先行先试了增值税转型、农业税减免、养老保险并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取得突破、积累经验后推向全国,为全国发挥了重要试点示范作用,产生了全局性重大影响。

  以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标志,东北振兴进入新的十年,党的十八大认真分析研究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重大变化,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新的论断、新的举措,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区情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与十年前也有很大不同,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的发展也确实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决定了新十年的东北振兴战略将面临重大结构性转换,最大的变化是从“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到“全面振兴”的转变。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这是十八大最新也是首次提出要“全面振兴”,也就是说,一方面区域上要全面,既要有东北地区,也要有其他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另一方面工作领域上要全面,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关要求,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前十年实施东北振兴主要还是解决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生存问题,主要是解贫脱困,卸掉历史包袱等为主,而新十年则要以推动老工业基地加快转变经济方式为主,也就是说要侧重解决发展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前后十年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发生新变化,我们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国内区域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这些变化,确定了我们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把握东北振兴工作的战略定位。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视角下,突出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突出“四化”同步发展,突出创新驱动、打造“东北振兴”竞争新优势。

  特别是去年9月,总书记在沈阳召开了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指出“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大局。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角度去把握,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撸起袖子加油干,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这是总书记对东北全面振兴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应是今后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根本遵循。

  二、“东北振兴”的成就和经验

  “东北振兴”自2003年正式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东北三省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奋斗拼搏下,东北振兴取得了显著成就。从国家层面看,(1)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心关怀。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东北视察指导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每年两会期间到东北三省代表团听取意见建议,与代表团亲切座谈。(2)中发文件3个(中发(2003)11号文,中发(2016)7号文,中发(2019)37号文),国发文件5个,中办发国办发文件6个,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规划5个。另外,国家级新区3个,自贸区2个,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1个,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1个。(3)国家发改委和相关部委给予了大力支持。

  (一)“东北振兴”的八方面成就

  1、经济地位止住下滑趋势并逐步回升,综合实力大幅提高。

  2、国企改革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取得根本性突破,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实现重构。

  3、产业竞争优势逐渐恢复,先进装备制造、原材料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初步形成。

  4、重点民生工程成效显著,振兴成果广惠于民。

  5、资源枯竭城市突出问题有效缓解,开始走上转型发展之路。

  6、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发展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7、开放合作领域和深度逐步拓展,沿海沿边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8、以营商环境转变为主要标志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二)“东北振兴”的基本经验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坚持。

  1、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关键和前提。

  2、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

  3、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把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作为基本途径。

  5、坚持把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作为根本方向。

  三、“东北振兴”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

  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也是世界性难题,由于特殊的国情和体制原因,我国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更复杂,调整改造任务更加繁重。

  经过多年实施“东北振兴”战略,成效显著,但总体上看仍是阶段性的,还不稳固、不平衡、不全面、不协调,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仍未根本消除,以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看,还有不少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1、思想观念滞后是“困难之根”。

  主要表现在思想保守、不思创新,思维僵化、不愿创新,知识陈旧、不会创新,重官轻商、不善创新。经济社会管理上,把“官”和“管”看得太重,遇事擅长发文件、检查、评比,而对如何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多用市场的、经济的、法治的、政策的手段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不深、不透。社会上比较普遍缺乏契约精神,遇事不是靠规则而是找关系托门路,江湖意气重,诚信意识缺。

  2、体制机制束缚是“百病之源”。

  主要表现:政府处处唱主角,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国企不强,民企不壮。凡事争论多,错过了市场的窗口期。“三铁”现象(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未能从根本上消除。不适宜的体制机制,强化了保守的思想观念,固化了发展的路径,更弱化了创新的动力。

  3、发展路径固化是“转型之困”。

  (1)东北经济以往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靠资源要素拉动(土地、环境、劳动力),科技创新的贡献度相比较低。

  (2)产能过剩与效率低下并存,产品过剩与好产品缺失并存。

  (3)生产集中度低,产业链条短,产业集约化程度低。

  4、创新能力弱化是“动力之失”。创新的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缺失,科技成果、科技人才流失严重。新兴产业发展小而慢。

  5、历史包袱之重是“发展之痛”。国企冗员、债务高企、企业办社会等负担,一直是拖累东北振兴的重大包袱,尽管多年来国家赋予了许多政策,地方政府积极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未彻底解决好留下的“三座大山”。(1)厂办大集体,(2)企业办社会和社会保障等负担,(3)资源枯竭城市多,转型难度大,全国69个城市东北三省占21家。

  四、加快六方面转型重振东北昔日辉煌加快转型升级,优化结构,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实现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如何快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新动能的培育,更是实现全面振兴的首要任务,因此,统筹做好下述六方面转型,是我们绕不过去的坎。

  一是产业转型。由传统工业产业为主向科技创新服务型产业为主转变。我们过去主要是提供单一设备为主,现在要为客户量身定做,提供精准化、差异化、定制化服务,能为用户提供总体解决方案,要不断提高我们产品的质量和效能,另外,还要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是城市转型。由以往城市功能缺失、单一型向具有承载、集聚、辐射、引领带动型转变。要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市政基础设施的优化和功能园区的建设,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打造新型城镇新动能。

  三是社会转型。由事后扶贫济困型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型转变。要重点解决好就业、养老、入托、看病、住房、出行便利等,真正把握当前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初衷,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是生态转型。由过去工矿生产型向山水林田湖草和谐共生、宜居宜业宜游型转变。过去我们许多城市都是因矿而建、因矿而生,对城市发展、生态环境考虑不多,这些城市亟需补齐城市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治理,水体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固体垃圾处理,城市生态修复绿化等短板。

  五是文化转型。由计划经济长期影响形成的理念思维定式习惯向市场经济下努力创新、奋斗拼搏转变。靠创新、拼搏,实现东北全面振兴,重振东北雄风。

  六是体制机制转型。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由过度依赖“有形之手”向更多依靠市场“无形之手”转变。真正做到企业无事不插手,企业有事不撒手,企业好事不伸手,企业有难不放手,构建新型的政商、政企关系,构建适应市场要求的营商环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缘成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08 翔丰华 300890 --
  • 09-07 奕瑞科技 688301 119.6
  • 09-07 爱克股份 300889 27.97
  • 09-07 稳健医疗 300888 74.3
  • 09-07 谱尼测试 300887 44.4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