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原创

【形色藏人】石匠郭师傅

亚格博 发布时间:2019-09-18 08:36: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图为郭国荣

  因为牦牛博物馆有一些杂事,总会相求于各行各业的人,有两次就找到石匠郭国荣。

  郭国荣师傅与我一样属马,但小我一轮。前两年,我们因为要在大堂里安放一座两吨多重的石雕牦牛,找到郭师傅,他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近,因为我们博物馆院内要安放四块历史遗存石碑,又找到郭师傅。

  郭师傅是福建泉州市泉港区人。他老家在海边的一个乡村,地少人多,他父亲一家有七口人,却只有一亩几分地,人均只有不到三分旱地。全村人都只能靠外出打工谋生。郭国荣只读了初中二年级便辍学在家,16岁就跟着哥哥学做石匠。

  1984年,中央确定43项援藏工程,由各省市负责落实,福建省承担了西藏宾馆的建设任务,具体任务分配到惠安市建委。于是要招收一批建筑工人,包括石匠。郭国荣便去应招。当时是要考试的,就是自己带着石匠工具,现场展示石匠手艺。因为郭国荣已经干了三年石匠活儿,考试通过了,就随着建筑队伍第一次进藏。那一年,他只有19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藏宾馆的大型石块,就是郭国荣和他的老乡们,用石锤石钎石钻,一块一块地敲出来的。完成西藏宾馆的建设任务,郭国荣还参加了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的修建工程,“两路”通车30周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这座纪念碑题字。

  从那以后,郭国荣对西藏略为熟悉了一些,建筑队伍整建制返回福建后,1987年郭国荣又来到西藏找活儿干,陆续在这里干了30多年。

  1988年,郭国荣成婚,婚后生了两个女儿。在传统观念很浓的福建乡村,没有男孩儿是不行的,可当时计划生育抓得特别严,妻子怀胎后到处躲避计生人员。郭国荣在西藏也赚不到多少钱,还要交超生罚款,那一段日子过得特别艰难。终于第三胎生了个男孩,日子也渐渐好了一些。

  郭师傅再来西藏就是自己干了。他不是生意人,而是手艺人,而且是很重很累的手艺。比较多的时间,他是在拉萨东郊的纳金路附近山上采石并加工,郭师傅说那里的石料比较好,运输也相对方便。但后来因为保护环境,那里不让采石了,就要到更远的山上去采石。

  西藏的基本建设起初是很滞后的,老百姓大都住的是土坯房屋,也用不上多少石材。上世纪80年代中央启动援藏工程,基本建设才有了些势头。郭师傅既是西藏基本建设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国家兴建的项目,需要一些石材石料,石匠其实只有很小的一点儿份额,那时的价格也很低,每方石起初只有二三百元钱。后来这些年,藏族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市、郊区和农村的居民自己建房子,很多人都喜欢给自家大院修一个堂皇的石料大门,这给郭师傅这些石匠们开辟了一个不小的市场。近几天,郭师傅就在堆龙德庆区的羊达乡给农民家做石门呢。当然,现在开采石料的成本都上涨了,一方石料的成本翻了三四倍,价格都到一千元以上了。

  石匠这个行当,是个重活脏活苦活累活,但同时又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活。郭师傅对拉萨周边的石料资源分布很清楚,哪个地方的石料丰富,哪种石料的质地好,都心里有数。石匠的活路,做出来就是百年工程。除了采石、切割、打磨,还有开槽、雕刻,每项工程完成后,郭师傅都仔细端详一番,像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好在如今的石匠工具都电器化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但粉尘还是很麻烦的,要戴保护设备。

  通常,郭师傅过来谈事,都是骑着他的电动车,只有到安装时,才会雇用一台吊车,把那些沉重的石制品安放好。前几天,郭师傅来我们馆干活的时候,我们都在旁边看着。几个藏族朋友看着郭师傅操作,不由得感叹:哇,那么重的石头,在他手里,就像是切豆腐似的,想要什么样就能做成什么样的。我们博物馆为四块二百多年的石碑做了底座,好几吨重的石料、好多道工序,一共也只有一万多块钱。郭师傅说,他挣不了几个钱。这次,我们还要做一块石碑,也是几吨重,还要刻1400多个字,也只有一万元左右,而我还在跟他砍价,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

  那天趁着郭师傅有一点时间,我跟他攀谈了一会儿。他说,西藏的发展很快,变化很大,他的家乡发展也很快,变化也很大。现在他自己家女儿已经出嫁了,儿子也从当地的建筑学院毕业了,现在就要考虑给孩子娶媳妇、盖房子。我问他房子盖好了没有,他说,因为资金不足,只能一层一层地盖,现在也快盖好了。

  郭师傅说,在西藏干了三十多年,现在也五十好几岁了,该回家休息了。我看着他饱经风霜的脸庞和长满厚茧的双手,心里很是感慨,他既不在援藏系列,也不是包揽工程的商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既没有光荣的称号,也没有挣到多少钱,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没有人称道他的业绩,但他在西藏的山川大地上、在拉萨的城乡建筑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自己的印记、自己的汗水……(中国西藏网 文、图/亚格博)

  【桑旦拉卓读后感】

  飞速发展的社会里,当我们看到宽敞的柏油马路、整齐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十字大街,甚至是琳琅满目的工艺商品时,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不会是建造它们的工人师傅,而是其社会功能、经济价值、外形美观等问题。

  但如果我们仔细想想,我们现在所住的房子、小区的环境、实用的物品无不是经过工人师傅们的辛劳而造就的,就会对他们心存感恩,尤其很多基层的工匠师傅们,他们拿着最微薄的收入,做着最辛苦的工作,把最好的艺术品呈现给人们,而且总是默默无闻的,如果社会能够给予这些工人师傅们更多的支持和理解,我想祖辈流传的各种手艺就会得到更好的继承,我们的工匠精神也会得到更好的传承。

  在我写的形色藏人的每一篇后面,都有我的养女桑旦拉卓写的读后感。至于桑旦拉卓怎样成为我的养女,这篇以往的文章中可以看到——2008年第5期《十月》杂志《悲伤西藏》。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