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硕/博期间你积累了哪些重要的科研经验?

希望各位前辈谈谈读硕/博期间积累的经验,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方法论”,给未来更多志在做学术的同学一点启发。 本问题已收录至科研专题 >> 看,又是一个科…
关注者
15,894
被浏览
1,434,609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谢邀,以一个CS专业AI方向的PhD Candidate的角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不够通顺请见谅。

做一个researcher首先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兴趣。如果没有兴趣,那就需要通过各种变通的方式让自己产生兴趣。不然痛苦和抑郁就会贯穿整个research的阶段。

就是有一个明确的research方向,俗称“找问题”。做researcher和做其他大部分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你需要针对一个特定问题长期耕耘,才可能有原创性收获,切忌浅尝辄止和见异思迁。不是所有research topic都值得做、都做得出来;也不是所有的topic都有足够的深度来支撑你的PhD thesis(有些工作可能做两下就解决了,很难保证延续性)。所以在你有备选的research方向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找一些领域内的同行聊聊,来分析一下可行性、难度和学术价值。那么你需要长期和一些靠谱的人、团队进行足够深入的交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search最忌讳的就是闭门造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一个人精力有限,知识储备难免有疏漏。而很多时候我们一些naive的insight的价值会被自我放大,有可能将你的研究引入歧途。另一方面,与人交流能够获悉自己领域乃至其他领域的最新进展,能够让你更好的保持对当前领域有一个比较好的insight。

那么,哪些research方向值得一做呢?我个人倾向于将research topic划分成几个层次。

最顶级的research叫做“创造”:即“无中生有”地提出一个全新的问题、概念、领域甚至是知识体系,并且使之成为其他学者可以follow的方向。但这个目标对于读PhD的人来说其实风险比较大。

第二个层次我称之为“创新”:即用全新的方法解决已有的问题。

第三个层次我称之为“革新”:即用已有的方法,通过改变其中的一部分技术,来解决已有的问题。

当然,上面的三个层次主要是针对原创性研究而划分的。对于整个research community来说,很多工作都是有价值的,哪怕只是一条comment、一个survey、一个验证性实验。

而关于技术层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Update:要有非常强的信息检索、收集能力。能够对整个Research community的热点、最新方法有所了解。你可以关注一些AI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或知乎账号(比如@微软亚洲研究院,公众号指路“微软研究院AI头条”)、微博上一些学术圈前辈、还有要每天关注arXiv上新release出来的论文(title+abstract)。了解一下领域内出名的会议、期刊,还可以在twitter上多关注一些学术界大佬。不要放过每一个会议的best paper,哪怕它跟你做的东西并不直接相关。

最后一点,就是要善于使用各种工具来辅助你的research。比如各种云存储、云笔记。这里我肯定是要植入广告推荐一下微软全家桶:OneNote用来记笔记,OneDrive用来同步论文。每周用PowerPoint整理一个paper阅读笔记。跨平台(iPad OS、iOS、windows、mac)同步,支持Surface和iPad标注。

还有,强烈建议养个宠物,比如刺猬:

(她叫卷积)

不但抑郁的时候可以撸,还可以拿来做学术:比如全自动铲屎,遥控机械臂远程撸刺猬,基于物联网的生活环境检测,刺猬脸识别的远程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