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曲家黄虎威③:见证四川音乐学院改革变迁 成为川音作曲系首届毕业生|口述历史·蜀地音乐

封面新闻 2019-05-15 19:15 38208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人物档案/

黄虎威,1932年生,四川内江人。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四川音乐学院教授、作曲系前系主任。作曲家何训田、宋名筑、杨晓忠、陈黔、郭峰等都是其作曲学生。曾任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和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正式出版、发表成果150余件,其中包括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14种音乐作品单本、专著和作品选。音乐作品《巴蜀之画》《峨眉山月歌》《阳光灿烂照天山》均已载入多种中国音乐史书。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黄虎威不到18岁。在得到母亲的认可和期许后,黄虎威进入了文工队,终于可以自由地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黄虎威本身会谈风琴,在文工队里他又学习了小提琴。

1950年夏天,文工队从成都迁到重庆,成立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学院分为文学、音乐、美术、戏剧四个系。黄虎威被分到音乐系,从此开始了系统地音乐学习之路。在这里,黄虎威创作了他音乐生涯中的第一首专业作品——《工人打先锋》,由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原副主席、音乐家安春振作词。

1953年,全国院系大调整,黄虎威跟随学院重回成都,音乐系和成都艺专音乐科合并,成立了西南音乐专科学校,也就是四川音乐学院前身。由于对和声和作曲都很感兴趣,黄虎威进入作曲系,1954年,他从川音毕业,成为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首届毕业生。

毕业后,黄虎威留校任教,当助教的他被分配到学校的唱片室管理音响资料。主要的工作是负责欣赏室和师生借还唱片。黄虎威心里想着,作曲系这样安排,是准备将他培养成音乐史教师。他心系作曲,对管理唱片室的工作其实不情不愿。但出于工作安排,也只能虚心接受。

和历史上每一位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的名人一样,他们总是先在不起眼的地方汲取着让他受用一生的知识。唱片室有丰富的音乐作品资料,他开始大规模地接触音乐作品,获得了许多新鲜的音响感受。黄虎威现在回忆着,那段时间的学习对他今后的音乐创作其实有很大帮助。

1956年,发生了一件影响黄虎威创作生涯的大事。那时,苏联作曲家古洛夫在天津中央音乐学院开设和声班,黄虎威被派往天津学习了一年多。这一段经历对黄虎威而言关系重大,他坦言到,对于后期作曲功力的修养,这次的学习至关重要。

因为学习用功,黄虎威被班里推荐成为课代表。一年下来,黄虎威整理了大量学习笔记。学习结束后,他的学习笔记得到老师古洛夫的赞赏。回到成都,学校将这本笔记印出,用于全国音乐院系交流。

这本笔记对于推广功能和声体系起了很好的作用。1957年正是《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中译本在中国正式出版的时候,古洛夫和声学成为其重要补充。

下期预告:

作为川籍作曲家,黄虎威对川渝的好山好水一直情有独钟。从古洛夫学习班回来用,他便用其教授的方式创作了其代表作《巴蜀之画》中的《蓉城春郊》一段。此外,由他创作的《峨眉山月歌》《大巴山的春天》《嘉陵江幻想曲》也在全国广为流传。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