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75亿元智慧城市项目烂尾,多方陷诉讼困局

作者:梅雅鑫 责任编辑:梅雅鑫 2019.07.13 20:27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CWW)众所周知,5G将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连接。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在5G时代显得格外重要,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武汉智慧生态败诉!1.75亿元智慧项目黯然退场

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国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但是,智慧城市这块“大蛋糕”虽然诱人,却也不是轻易可以吃到的,例如四年前与国际品牌和地方政府合作的1.75亿元智慧城市项目,却面临多方诉讼的窘境。

近日,于2017年2月15日立案的武汉智慧城市项目诉讼案经过两年多的公开审理,终于有了新进展。2019年7月8日消息,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一份民事判决书显示,武汉智慧生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慧生态)状告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胜天成)、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软),要求退还3507.4万元、停止合同履行:败诉。

经合议庭评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九十三条、第九十四条、第九十六条、第四百零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武汉智慧生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本案案件受理费217170元,由原告武汉智慧生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负担。

至此,投入近1.75亿元的武汉智慧城市项目以“烂尾”黯然退场,该项目的失败也给业界敲响了警钟。

案件回顾:当合作走向尽头

2013年12月5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以下简称武汉经开区)与微软及其授权的华胜天成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商定在微软武汉分公司落户开发区、智慧城市CityNext)项目合作、扶持新创企业、加入中国云体系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引入“微软IT学院”计划、授权合格教育机构建立“微软技术实践中心”等6个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2013年12月31日,经政府采购程序,武汉经开区授权智慧生态与华胜天成正式签订项目合同书。项目合同签订后,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码公司)作为微软公司指定的代理商向涉案项目供应软件产品;上海蓝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云公司)作为微软公司唯一授权运营商向涉案项目提供公有云租赁服务;长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天公司)作为华胜公司全资子公司与华胜公司一起向涉案项目提供集成服务,自此华胜天成与智慧生态进行了近一年半的合作。

三年之后,2016年12月5日,智慧生态委托单位住建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对项目进行了评估,所出具的《武汉开发区智慧城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及配置方案评估报告》认为,“微软提供的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及配置方案的完整性、合理性、安全性、兼容性都存在较大问题,产品配置方案缺乏测算依据,无法达到使用目的与效果”。

故此,智慧生态对微软及相关方提起诉讼,要求华胜天成向其返还已支付的集成服务费用226万元,微软返还其已支付的购买微软软件产品及服务款项3281.4万元,并同时终止《购买基于微软CityNext技术建设智慧城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合同书》中“构建智慧城云平台微软软件及云管理平台建设服务”、“微软技术实践中心及ITA软件”、“已租赁尚未使用的WindowsAzure(公有云)服务”等项目的履行。

多方受困,合作模式错综复杂

从公开的信息分析来看,本诉讼共牵扯智慧生态、华胜天成、微软、神码公司、蓝云公司、长天公司6方,但是其实主体是9方,武汉开发区政府被隐藏在智慧生态公司背后,世纪互联躲在了蓝云背后,微软重庆公司被垫在了华胜天成和微软中间。各方真实关系如下图所示:

1.jpg

智慧城市诉讼案相关企业关系图(来源:中关村智慧城市信息化产业联盟)

由上图可以看出,微软并未与智慧生态签订软件和服务合同,而是通过集成商华胜公司、代理商神州数码公司、服务商蓝云公司展开合作,对于微软来说,此举或可大大降低其商业活动中的风险。但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云服务市场受政策影响,外国科技公司要想进入中国市场,须在华与国内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或者将技术授权给本地合作伙伴。例如,微软早在2014年就选择与世纪互联合作,将云服务带入中国市场,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正式商用的国际公有云。

对于该项目本身而言,也给业界留下了些许思考。微软公司在2016年11月1日给智慧公司的致函中表示,武汉开发区智慧云平台项目是微软在中国落地的第一个智慧城市项目。作为国际知名科技巨头,在如此关键的项目中折戟,究其原因,到底是因为科技并未成熟,亦或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遭遇水土不服?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但无论政策、环境如何变化,国内外云企业都应该不断提升自身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力,灵活面对市场变化。智慧城市建设周期长,参与各方复杂,且区别于传统的产品和服务采购,需要的是包括软硬件和咨询服务在内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也正因如此,一个智慧城市项目从设计到执行,必将面对很多不可预期的动态变化,要求各方更快速灵活地做出反应,及时调整。

专家热评:“水土不服”在所难免,重业务、重运营方是上策

就此事,中关村智慧城市信息化产业联盟智库专家、智慧城市领域资深项目实操专家进行详解热评。从合同《智慧城项目微软产品和服务清单及价格》中可知,该项目采购产品和服务金额总计175,370,850元,共6项,其中:

构建智慧城云平台微软软件:69,211,560元;

微软技术实践中心/ITA软件:10,590,290元;

WindowsAzure公有云租赁:54,960,000元(含软件分销和三年使用规划服务费用);

CityNext规划咨询服务:8,380,000元;

云管理平台建设服务:14,490,000元;

Dashboard系统建设服务:17,739,000元。

专家指出,一方面,从合同金额的分配来看,大量的费用花在了购买IT软件、IT集成和云服务上,对于业务规划、集成和运营方面的费用明显考虑不足,这就是典型的智慧城市项目中重工具购买、重基础设施建设,轻业务、轻运营的表现。因此,项目失败也应该在意料之中。

另一方面,微软作为基于欧美文化的IT工具厂商,对于应对现阶段蕴含浓厚中国特色的政府业务领域并不一定比一般的IT企业能够做得更好,做出来的东西水土不服也是现实存在的。

所以还是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投入,在依托法制的前提下做好政府业务的标准化。同时也希望这个领域能够出一两个符合中国文化的IT标准工具商,做中国的微软、SAP、SF。因此,未来需要产业链共同去努力,促进国产工具、本地智慧城市业务运营团队的大力发展。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