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洋蓟(菊科菜蓟属植物)一般指菜蓟(菊科菜蓟属一种植物)
菜蓟(学名:Cynara scolymus L.) [1]又名食托菜蓟、朝鲜蓟、法国百合、荷花百合等,是菊科(Asteraceae)菜蓟属(Cynara)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2] [6]。菜蓟茎粗壮,直立,有条棱;叶大形,全部叶质地薄,草质;头状花序极大,生分枝顶端;总苞多层,几无毛,覆瓦状排列,硬革质;小花紫红色,瘦果长椭圆形,顶端截形,无果缘;冠毛白色,多层;花果期7月 [2]。
菜蓟生长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温暖且不太潮湿的海边地区 [10]。喜冬暖夏凉气候,耐轻霜,忌干热;适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轻壤土种植,较耐干旱而怕涝;喜强光 [4-5]。菜蓟原产地中海地区,西欧地区有栽培 [2],在中国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市相继引种栽培 [1] [3]。
菜蓟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菜蓟主要食用部分为花苞的肥嫩苞片(状如百合鳞片)及肉质花托,可煮、炒、炸、生食或掺入面食等,风味独特营养价值较高;除鲜食外还可盐渍、速冻或加工成罐头产品 [6]。菜蓟能舒肝利胆;清泄湿热,主治黄疸,胞胁胀痛,湿热泻痢 [7]。
- 中文名
- 菜蓟
- 拉丁学名
- Cynara scolymus L. [1]
- 别 名
- 食托菜蓟、朝鲜蓟、法国百合、荷花百合等 [2] [6]
- 界
- 植物界(Plantae) [1]
- 门
- 维管植物门(Tracheophyta) [1]
- 纲
- 木兰纲(Magnoliopsida) [1]
- 目
- 菊目(Asterales) [1]
- 科
- 菊科(Asteraceae) [1]
- 属
- 菜蓟属(Cynara) [1]
- 种
- 菜蓟(Cynara scolymus L.) [1]
- 分布区域
- 原产地中海地区,西欧地区有栽培,在中国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市相继引种栽培 [1-3]
菜蓟原产地中海沿岸,2000多年前的罗马人开始食用,现以狼催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栽培居多,19世纪由法国传入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上海、浙江、放壳促山东、云南、湖南、北京、湖北、青海、陕西等省市相继引种栽培 [3] [8]市档。
英语单词artichoke是在16世纪从意大利北部单词articiocco(现代意大利语的标准单词是carciofo)借来的。而意大利语这个词本身要么是从西班牙语alcarchofa借来的,要么是直接从西班牙语趋迁白单词的来源——中世纪的安达卢西亚阿拉伯语借来的。尽管菜蓟是从阿拉伯语借来的,但欧洲人对菜蓟的称呼本身也影响了阿拉伯语。例如,现代黎凡特阿拉伯语中对菜蓟的称呼是أرديدوكي,其字面意思是“泥土般的多刺”,是英语单词artichoke或其他类似欧洲术语的阿拉伯化 [16]劝院和棵几兆踏拘劝辨海。
菜蓟为多年生草本,株高达2米 [2]。
茎粗壮,茎枝密被蛛丝毛或稀疏 [2]。
叶大形,基生叶莲座状;下部茎叶全形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长约1米,宽约50厘米,二回羽状全裂,下部渐窄,有长叶柄;中部及上部茎叶渐小,无柄或沿茎稍下延,最上部及接头状花序下部的叶长椭圆形或线形,长达5厘米。全部叶质地薄,草质,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被稠密或稀疏的绒毛,二回裂片顶端或叶顶端无长硬针刺 [2]。
头状花序极大,生分枝顶端,植株含多数头状花序。总苞多层,几无毛,覆瓦状排列,硬革质,中外层苞片顶端渐尖,但不形成长硬针刺,内层苞片顶端有附片,附片硬膜质,圆形、卵形、三角形或尾状,顶端有小尖头伸出。小花紫红色,花冠长4.5厘米,细管部长2.8厘米,檐部长1.7厘米,花冠裂片长9毫米 [2]。花枝顶端着生总状花序;花蕾椭圆形,外有苞片包裹,幼蕾绿色, 后逐渐变成紫红色;苞片内是肉质花托(花盘),盘上密生小花蕾,管状花蓝紫色,为两性异花授粉。 [5]
瘦果长椭圆形,4棱,顶端截形,无果缘。冠毛白色,多层,长3.6厘米;冠毛刚毛羽毛状,向顶端渐细,基部联合成环,整体脱落 [2]。瘦果卵形,果皮灰色、黑褐色或斑驳色、白色,并密布褐色斑纹,种子形似小麦籽粒,种子千粒重在45克左右,在花期有梅雨和高温的地区不易结籽。 [8]
菜蓟原产地中海地区,西欧地区在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有栽培 [2] [9];在中国上海、浙江、山东、云南、湖南、北京、湖北、青海、陕西、台湾、江苏等省市相继引种栽培 [1] [3]。
菜蓟生长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温暖且不太潮湿的海边地区 [10]。
菜蓟的花果期在七月 [2]。菜蓟喜冬暖夏凉气候,耐轻霜,忌干热,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0℃,植株生长适宜温度13~20℃,气温高于34℃或低于3℃生长停止,气温低于-7℃茎叶凋谢枯萎。花蕾形成适温16~24℃。适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轻壤土种植 [4]。喜强光,光照充足时叶片大、茎粗、花蕾多、产量高、品质优;需肥量较多,宜氮、磷、钾与微量元素配合施用;较耐干旱而怕涝,茎现蕾期为水分临界期,不能缺水,整个生长周期均不耐涝,生长期若田间积水,易造成肉质根腐烂而引起死苗 [4-5]。
菜蓟雌雄同花,异花授粉结实率高于同花授粉,种子表现高度杂合;当年种子萌发率80%左右,隔年种子萌发率显著下降 [11]。
采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多数是用于培育新品种。生产上为了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多采用分株繁殖 [8]。
种子繁殖
中国南方温暖地区9月上旬可进行催芽播种,一个月后小苗移植;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冬季于保护地育苗,4~5月定植于大田中,第2年春季现蕾收获,如果苗期用黑膜遮光处理,则当年初秋即能现蕾采收。由于菜蓟种子皮厚且坚硬,播种前宜进行催芽处理,有利于幼苗整齐一致 [8] [12]。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速度慢,但性状稳定,能保持菜蓟优良种性。温暖的地区,一般在9上旬~10中旬选健壮植株从茎基部将分蘖连根切下直接栽植于大田,为提高成活率应切去叶片的顶部 [9]。北方寒冷地区,在秋末霜冻前,将母株连分蘖苗、根群一起挖出,假植于预选挖好的壕沟内 [8]。视气温情况上面覆盖草帘防冻,早春气温转暖时经常检查防风,晴天温暖时及时揭除特种蔬菜覆盖物,当土壤解冻后挖出假植苗分株定植 [8]。
植株成活后,浇施人粪尿以促进植株叶片茂盛、花径多而粗壮 [8]。现蕾初期,适当追施尿素,促进花蕾生长 [5]。采蕾中后期,需施尿素、复合肥,防止植株早衰。采蕾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应保持田间湿润,防止因缺水影响花蕾质量,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5]。
定植后连续中耕2~3次,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土壤通透性 [5] [9]。在植株长至封行时及时培土、开沟 [5] [9]。
菜蓟病害有根腐病,病毒病、立枯病、疫病、霜霉病等 [4] [8]。防治的关键措施是控制田间湿度,可采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预防 [4]。虫害主要是蚜虫和地老虎。发生蚜虫害时,可用乐果乳剂喷雾防治。发生地老虎为害,可在幼虫3龄前用敌百虫防治,也可用敌敌畏,在无雨的夜间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4] [8]
菜蓟品种按地区分类分为欧洲品种、美国品种及杂交品种3大类型,同时每种类型可依据其苞片颜色细分为紫色、绿色和紫绿色 3 种。代表品种有洛尔卡、绿球、帝王之星、紫罗兰等 [9] [16]。
菜蓟的食用口感介于鲜笋和蘑菇之间,有消渴解酒的功效,营养丰富,食用价值极高有“蔬菜之皇”美誉。洋蓟的原产地是地中海沿岸,在欧洲各国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是菜蓟制作的罐头,是欧洲人的必备食品 [13]。菜蓟主要食用部分为花苞的肥嫩苞片(状如百合鳞片)及肉质花托,可煮、炒、炸、生食或掺入面食等,风味独特,营养价值亦属上乘;除鲜食外还可盐渍、速冻或加工成罐头产品 [6]。
菜蓟的叶可以入药,能舒肝利胆;清泄湿热,主治黄疸,胞胁胀痛,湿热泻痢 [7]。
菜蓟的花苞外苞片可制成保健茶;茎叶可作功能性饲料或深加工提纯后制成佐餐开胃酒、口服胶囊、化妆品等 [6]。
全世界菜蓟总种植面积 8万公顷左右,85%集中在地中海盆地国家主要产地为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现在美国加洲、南美洲、非洲及亚洲部分地区也有种植。目前菜蓟种植和加工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目前中国向欧美销售的菜蓟主要为菜蓟饮料、菜蓟花蕾加工成的菜蓟罐头 [6] [17]。
菜蓟提取物已被研究证明对肝脏功能有正面影响,并能诱导胆汁分泌到肠道中,促进肠道对脂肪酸和脂溶性氨基酸的吸收。菜蓟提取物还具有清除自由基等功效 [14]。1973年上海医药业研究院采用菜蓟鲜叶制成冲剂和浸膏片,临床证明对慢性迁延性肝炎及高胆固醇患者有较好疗效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