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存之惑:說走就走的人生 永不嫌晚

其實,這些聽起來激動的,興奮的,充滿冒險的,出外闖蕩的生活選擇,只要你想要擁有它,任何時候都可以,永遠都不嫌晚。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其實,這些聽起來激動的,興奮的,充滿冒險的,出外闖蕩的生活選擇,只要你想要擁有它,任何時候都可以,永遠都不嫌晚。

最近, 我又有一位朋友將要辭去工作,去另一個國家「流浪」。她是印度裔的英國人,從小生長在倫敦,今年25歲的她,決定在明年拿到教師資格證以後,去別的國家教英語,以此換取在別的國家的生活經歷,她的第一站是:伊斯坦布爾, 土耳其。

我可能早已經習慣於這些「出走」,在英國,沒有「離家出走」過的年輕人也不少,但更多的,還是一些傻傻地,想要離開家,獨自在外闖蕩的青年人們,他們是這個城市中來來去去人潮的一部分。還有另外一部分,那就是,來自其他世界各國的人們,他們離開自己的國家和家鄉,來到英國,開始了屬於自己的「闖蕩人生」。

英國,尤其是倫敦,大概是全世界最多移民和外來人口的城市之一,因此造就的國際化和文化多樣性,反過來也讓它成為了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在最近Somerset House 舉辦的攝影展「Photo London」裏,有一間屋子,展出了一個美國攝影家,他拍攝的在紐約大街小巷上的樹們。這些不同的樹,它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但在這位攝影師的鏡頭下,呈現出的是:來自不同地域環境的樹們,它們適應了紐約的氣候,並在此生長壯大,長成參天大樹。攝影師的寓意想要表達的是,對人類遷徙的尊敬和敬佩。

他說,他拍這些樹的靈感就是來自這些在紐約生活的異鄉人們。他們遷徙自不同的地方,除了適應當地的氣候與文化外,還堅韌地保持著自己原有的文化特色,讓人十分敬佩。這些樹和人類一樣,來自於別處,卻在新的家園裏開花結果。因為如此,世界才呈現了多樣性,才有了對差異的交流和爭端;有了關於不同文化的好奇心;也因此更多了一份對於差異存在的寬容和包容。世界何其之大,之豐富,又何其之小,不同的文化間又何其之相似。

在我「海外生存之惑」的專欄裏,我曾經很多次的介紹過身邊這些不斷「出走」和 「回家」 的朋友們,我陪伴在他們身邊多年,我們共同經歷過成長中的荒唐,磨合到現在漸漸的成熟。我相信,是因為每個階段狀態的不同,驅使我們做出了當下的某個選擇,不一定是因為可以預見了這個決定即將給生活帶來的改變,才功利心般似的追隨著這個選擇。也就是說,年輕時候的我們,是因為對於外界的好奇,讓我們離開家,變成一個莽撞的少年,在異地探險,旅遊或者生活,因為年輕時,覺得一切的未知都是新奇的,也無所謂好壞對錯,甚至覺得生活就是追求一醉方休的灑脫。

當年紀漸長,生活日趨於穩定,這時候,驅使我們做出改變的,是為了完成對自己的承諾。我們決定把生活的重心轉移到家庭之前,想要拋開一切的顧慮,過上一段「自己的人生就是屬於自己的」的生活。然後,開始下一段的人生,另一種的生活狀態。或是進入一段穩定的感情生活,或是凖備迎接日後的婚姻家庭生活。不管未來怎樣,至少保證某一個「瘋狂」,」任性「的決定,是為了自己的,而不是為了取悅別人,盲目地追逐某種生活方式,或者僅僅只是獲取捷徑般地得到某種安逸的生活,這種聽起來」自私「的行為,哪怕是過上一個月也好,而且,它永遠都不嫌晚,只要這個決定,是出自於你的真心。

另外一位朋友,她和她的先生,因為工作調動,也即將搬去美國的舊金山。公司為他們的工作調動做了事前安排。可我的這位朋友還是被搬家打包運送行李忙的暈頭轉向不說,還情緒化的厲害。她笑說,處理工作事宜都不會如此。可應對生活中的突然改變,卻覺得心裏五味雜陳,難以用語言去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因為這樣的改變,我們無法預料它的好壞,除了硬著頭皮接招以外,真也是無計可施。是因為害怕冒險嗎?不是!而是我們早已知道,這些決定其實不會真的改變什麼,深藏在生活裏的智慧,它不會以這麼明顯地方式顯現出來。

是因為我們都經歷過「離家出走」,所以也就知道這樣的決定,在日後看來,除了開拓眼界,豐富閱歷和增長見識以外,它並不能保證會讓給我們獲得一勞永逸般的生活智慧。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千萬次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和選擇,只是它們有的明顯,有的它們深藏在日常抉擇中的每一個小細節裏。所以,其實,這些聽起來激動的,興奮的,充滿冒險的,出外闖蕩的生活選擇,只要你想要擁有它,任何時候都可以,永遠都不嫌晚。因為至少有一次,我們誠實地面對過自己,日後回想起來,我們總要有一段生活和選擇是完全忠於自己的。那時候,或許才覺得自己是屬於生活的真正勇士呢!

(責編:路西)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場和觀點。網友如要發表評論,請使用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