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让科技管理你的人际关系吗?

乔安·麦克尼尔(Joanne McNeil)是一名艺术家和作家。“我每天都有这样的感觉——总担心自己发出去的邮件不能很好地向收件人们表达我的情绪”,乔安在电话里告诉我说,“我总担心我是不是应该显得热情一些,或是我的字面意思会让人误会我在讽刺他们,或是让人感觉我很闷,很冷漠。”

乔安的烦恼似乎也是不少现代都市人的烦恼:在这个时代,我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电子邮件、文字短信和社交媒体,而不是面对面来交流。这种情况下,我们有时候很难判断我们文字中传达出来的语气和意思是否和我们所想表达的一致。我们是不是显得过于正式了?或是太热络了?有时我们会不会出于无心地让人家误以为我们在生气,或是存有敌意呢?在面对面的交流之中(即便是通过电话交流),我们能察觉到对方声音和表情的变化,从而判断他们的态度,我们也至少可以听出语气来。而在纯文字交流中,我们失去了对话中声音和表情的小暗示时,也就无法确认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是否被对方准确理解了。

那么,如果世界上有一款应用程序能帮助你面对以上问题,而你也可以将这些烦恼交给计算机算法来解决,让它来帮你写一封措辞和语气都恰当的电子邮件,你愿意相信这个软件能出色地完成你和上司甚至是爱人之间的交流吗?或者——你是否愿意让它来教你在约会上该说什么话,告诉你该和什么样朋友来往或是远离另外一些不该认识的人呢?

正是反复琢磨上述这些问题时,乔安想到了开发一款名为Emotional Labor软件的点子。Emotional Labor作为一款Gmail的插件,能扫描你待发送的邮件,为你的邮件内容添加轻松和愉快的措辞,让整封邮件看起来显得更为友好。比如它能将文中的句号改成多个感叹号,将“lol”(笑死我了)加进句子当中,并将邮件末尾的签名改成一行行的“亲亲”和红唇。

纯文字交流不容易判断谈话双方的语气语调和氛围

图像来源, Getty

图像加注文字, 纯文字交流不容易判断谈话双方的语气语调和氛围

“我知道这有点太过了,已经超过人们能接受的范围之外”,乔安解释道,“我当然可以改变程序,让它别一串一串地发感叹号,可是我偏要。我也可以不用那么娇嗲和歪腻的措辞,但是我偏要加上那些心形和星星的表情,让整封邮件读起来过于友好和亲密。我的灵感最初来自于一种反乌托邦式的幻想——在未来,各种软件能自动帮你撰写出能完美表达发件人友善意思的邮件,而发件人本身则不再需要费尽心思地想该如何编辑邮件。我就是想开发一款能真正发挥作用的软件,同时恶搞一下类似应用程序能实现的可能性。”

乔安的应用程序在上线后引发了一股风潮,不少人通过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病毒式的传播和分享他们下载的这款软件。“我没有想到它会这么火,我也没有想到竟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对电子邮件交流有这么大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仅体现在给朋友发邮件上,在给同事发邮件的时候也有相同的担忧。比如说,在给生病请假的同事发邮件时,人们常常会担心自己在信中没有表达出对同事的关怀和美好的祝愿。的确,我们一时半会也很难想到有什么体贴而不老套的方法来表达关心——有时候我们的词汇真的非常有限,而且很多常常是陈词滥调。”

很明显Emotional Labor不过是一款半开玩笑的产品,但乔安相信人们可能已经准备好用类似的电子沟通交流助手来处理一些如上所说的事务了。“人们不仅仅将那种因为无法确定措辞是否恰当的焦虑‘外包’给了计算机算法。我们有时也会将这种焦虑外包给我们的朋友,因为这个问题太司空见惯了。我们怎样才能想到那个‘对的’词语呢?比如说,当你在跟自己的男神或者女神第一次约会的时候,是不是常常会请朋友们给自己出谋划策,‘我应该说什么?要怎么搭讪?怎么做才不过分直白,但又让对方知道我对他/她有意思呢?’”

运用群众资源帮助人们解决约会和其他人际互动时遇到的困难,这种想法也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设计媒体艺术专业(Design Media Arts programme)副教授劳伦·麦卡锡(Lauren McCarthy)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劳伦是一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名软件开发人员。劳伦开发了一款名为Crowdpilot的手机app,它可以在你的第一次约会中,用手机让你秘密对一群在线的人直播你们的交谈,这些人可以是你的朋友,也可以只是一些电脑随机选择的匿名Crowdpilot用户。他们可以在收听约会实况的同时,通过app给你传授恋爱秘笈,给你提供各种有趣的话题的建议,或是告诉你该如何应对约会对象的各种反应。

应用软件在你发约会短信时可以给出建议

图像来源, Getty

图像加注文字, 应用软件在你发约会短信时可以给出建议

网上有个非常精彩有点像广告的视频生动有趣地解释了Crowdpilot在约会中的用途。除此之外,像Emotional Labor这种艺术作品也可以在App Store上下载。“对我们来说,创造一种实用性的应用程序是非常重要的,而既然它是实用的,也就比那些投机的设计和科幻小说中出现的应用程序更优越”,劳伦说道,“因为它是一个真实的应用程序,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抉择,或是难以回答的问题时,你会下载这个应用吗?会使用它吗?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应用程序有些吓人,你会觉得这么做有点不太合适,但如果它真的能提高你的生活质量呢?”

“我做的是技术类的工作,其实如何和现代社会中的人打交道是技术关注的核心,而现代社会则牵扯到许许多多的科学技术。我最感兴趣的是人们在社交生活中的行动和反应,看他们如何维系人际关系和交流。而我们通过开发应用程序或设备将科技融入人们的交往当中,则相当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交方法。”

“我总觉得自己行为举止笨拙不善社交,于是我一开始便产生了用科技是否能帮助自己解决社交障碍的念头”,劳伦补充道,“我们发明了一顶帽子,这顶帽子能够监测到我是否在微笑,一旦我摆出冷漠脸,帽子里就会有东西戳我的后脑勺,以提醒我记得时时保持微笑。而在我投入这项研发工作的时候,我就发现这其中总是会有失败的因素,而且还会给人一丝诡异的感觉——于是我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科技解决人类生活问题的潜能,并意识到科技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带来很多新的问题。”

抛开从他人身上获取“恋爱建议”这一做法,劳伦开始观察科技本身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供恋爱指导的。于是劳伦和她的伙伴凯尔·麦当劳(Kyle McDonald)开发了一款名为Us+ 的应用程序,这款app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能够监控你的视频聊天对话,同时给予你直接的指令,告诉你该和TA聊些啥。

通过监测心跳频率的变化这款APP能帮你发现你喜欢的意中人

图像来源, Getty

图像加注文字, 通过监测心跳频率的变化这款APP能帮你发现你喜欢的意中人

“我一直在做语义分析的研究,凯尔也持续做了许多计算机视觉研究,我们俩都非常好奇如果把这些研究应用在实时聊天中会发生些什么”,劳伦说道。

除了分析你所说的话、你的面部表情之外,Us+还会对你的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价。当你表现得过于自恋或是太有侵略性时,Us+会建议你多展示自己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同时猜测你的约会对象看起来是难过还是高兴。假如它认为你说话太多,过于唠叨,Us+甚至会将你静音。

网上也有一个视频为大家解释了Us+的使用原理。有的人或许会认为这样的app只会在恐怖科幻小说中出现,或许会觉得这样的科技就像英剧《黑镜》中的剧情一般,但劳伦表示,在这款应用程序上架后,他们得到的反应是出乎意料地好。“我们原本是想用这个app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想要这样一个未来吗:那时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科技监视和改进吗?我们对这个想法持批评态度,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人开始对Us+感兴趣——对他们而言,Us+是一款真正的产品,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意场上的问题,是一种可以用于自我提升的工具,同时也是一款能改善人际关系的应用程序。尽管我们多次解释,Us+只是一个艺术项目的产物,并非真的产品,但用户们非是不听,无论如何都想用上这款应用程序。”

劳伦和凯尔创作的另一个艺术项目名为pplkpr——它同时也是一款真正的应用程序。pplkpr的设计理念是“优化你的社交生活”(它的宣传短片是这么说的)。它能通过结合用户手机中的GPS数据、智能手表探测的心跳数据,或是类似Fitbit这样的活动监测智能设备所收集到的数据,来记录你何时跟何人会面,以及你见面时的情绪。数据收集完毕后,计算机算法将开始高速运转分析数据,并得出一系列结果——告诉你该和谁多在一起玩,又该避免和谁一起。pplkpr知道哪些人能让你开心和兴奋,而且它还会给这些人主动发短信,问他们是否愿意以后多和你在一块玩;而对那些让你感到无聊和生气的人,pplkpr则会帮你删除他们的通讯录。

使用这些应用程序是否会消耗我们过多的精力?

图像来源, Getty

图像加注文字, 使用这些应用程序是否会消耗我们过多的精力?

“pplkpr的第一次上线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大讨论”,劳伦说道,“有的人非常愤怒——他们认为科技所做的事情已经越界了,如此一来,人性也将要走道尽头;有的人则认为这样的app非常实用,并表示他们愿意尝试使用。”

“有风险投资基金想要给我们的项目投入资金,也有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们希望在他们的病人里面试用我们的软件,也有学者和研究人员希望我们能合作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一些和我们有相似想法的创业公司则想要聘请我们,也有普罗大众表示他们真的很想要也很需要这款app。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讨论和思考,我认为,不管用户是否知道pplkpr是一个艺术项目与否,引发讨论和思考的目的是可以达到的。”

现在人们还可以在App Store上找到pplkpr,恰好本周我在纽约,参加大大小小的各种会议,我也不免俗地安装并使用了一个星期。由于我没有Fitbit的产品,也没有智能手表,因此对我而言pplkpr只是在不停地弹出消息提示,告诉我自己当下的感觉而已。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款应用程序不过是把情绪劳动(即要求员工在工作时展现某种特定情绪以达到其所在职位工作目标的劳动形式)转化成别的劳动;当一切都变成了数字化劳动时,我们反而要面对无尽的任务——比如我们得不时地查看手机,看来那些所谓的省时设备也不过如此。

总而言之,我个人的用户体验是极其压抑,但我怀疑这是不是因为我被对科技的恐惧感所影响了,毕竟我的年纪比多数的用户要大。“通常年轻人都不会因为使用了这款应用程序而感到压抑,相反,他们更愿意去尝试”,劳伦说道,“我们让大学生试用了产品,从中发现他们对不同的科技和交流方式的态度更为开放,他们不会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或是恐惧。”

如果这些设备可以判断我们的高兴的情绪呢?

图像来源, Getty

图像加注文字, 如果这些设备可以判断我们的高兴的情绪呢?

“他们不会感到害怕,也不会在真正了解一件事情之前就下结论。年轻人开放的态度意味着我们将来能更开诚布公的讨论各种改变和新技术,年轻人也将在建设未来美好世界的征程之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有趣的是,尽管乔安和劳伦最初开发的应用程序只是形式夸张的艺术作品,而在这些“艺术作品”面世后,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类似产品,明显是面向更严肃认真的用户。

其中有一款叫Crystal Knows的应用程序, 它能够连接到你的领英账户,并指导你如何给商业客户写电子邮件,工作原理跟Emotional Labor类似,只是趣味性少一点。但乔安对用户使用目的的严肃性表示质疑。“我没见过有谁会每天认真地用Crystal Knows来发邮件的。这感觉太不可靠,就像在作弊。尽管这些应用软件的讨论度很高,但这不代表有人真的用它们来办公,因为你无法确定被应用改过的邮件中还剩下多少你的原话。”

她并没有完全否定这些程序,这样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欢迎体现了即便人们知道这种体验不真实,但是仍然愿意使用的现实情况。“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像占星术一样,一部分人并不相信,但是仍然会去看,因为得到答案本身就是一件让人心安的事情。”

也许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愿意用app和算法来指导自己维系或改善人际关系的原因:其实我们并不相信科技真的能帮到我们,但至少它给予了我们一点希望。我们的生活现在已经受到科技无处不在的影响,尽管我们已默默地接受这个现象,但我们仍希望能有科技来给予我们支持,减少我们的自我怀疑,并回答那些我们不能回答的问题。不管问题的答案是来自我们的朋友、星座命理,还是手机app——或许在我们迷茫的时候,我们只是想在除自己以外的人或事物上找到信任。

请访问 BBC Future 阅读 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