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国开放经济新高地的崛起

2018-11-12 10:58

本报特约记者 孟良 上海报道

最近,以开放包容著称的成都密集向世界分享发展新机遇。

11月6日晚,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成都召开了此次博览会第一个以城市为主体的对外开放政策说明会。现场,28家成都企业与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37家企业集中签订了进口产品采购协议,14个项目合作协议集中签署。这也是本次博览会上的第一场副省级城市签约活动。

成都伊藤洋华堂副总经理惠本芳尚介绍成都

成都伊藤洋华堂副总经理惠本芳尚介绍成都

紧接着,11月7日上午,在2018年“川港澳合作周·走进香港”首场活动——“四川构建陆海联运通道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推介会”上,成都向香港及全球其他城市发出邀请,“到成功之都”去,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共享国际贸易新枢纽。下午,在成都新经济发展·香港专场合作推介会上,成都又再次发出邀请,共建新生态、共谋新经济、共育新动能,“我们成都见”。

成都开放型经济建设释放出的发展机遇已经被全球所瞩目。进博会上,成都企业签署多项合作项目开拓了西部对外开放的新领域,其中,成都蓉欧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出口中心股份公司、上海集俄促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就共同开展在国际通道及网络、蓉欧跨境俄罗斯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供应链金融、国内外物流等方面的合作,达成采购与合作协议。2019年底,三方在成都共同建立的蓉欧跨境俄罗斯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有望“亮相”,2020年底,三方还有望在成都乃至四川地区共同建立俄罗斯商品零售店。

多项合作项目透露出“买全球、卖全球”已经在成都成为时尚:成都红旗连锁与澳大利亚、意大利食品贸易公司签约,采购当地优质进口食品;来自澳大利亚的富邑集团与成都的壹玖壹玖酒类平台达成协议,谋求通过壹玖壹玖的千家线下门店将葡萄酒卖向中国各大城市。

此外,在进博会各个展区,来自成都的1942家采购商、2740名采购商人正在寻求国际商机。这些合作和动向显示了成都扩大开放、促进资源要素全球配置的决心,也体现了成都开放经济的活力。

与中国老牌对外开放门户香港一样,成都开放型经济的崛起离不开国家战略提供的历史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打破“沿海-内陆”开放模式,构建起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全面开放新格局。成都已经由第一轮开放的“内陆腹地”跃升为第二轮开放的“前沿高地”,成为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紧抓机遇,在今年6月召开全市对外开放大会,提出高质量建设中国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内陆开放高地。目前,成都开通总数达111条的国际(地区)航线覆盖五大洲重要枢纽城市,国际航线数和年出入境流量均居中国第四、中西部第一。成都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国际班列已联通境外22个城市。将加快打造7条国际铁路通道、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截至10月31日,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2597列,约占全国开行量的1/4,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伴随着成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打开,香港和成都在国家战略布局上相互呼应,双方交往日益密切。香港是成都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在蓉港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到位港资累计达510.1亿美元,IFS国际金融中心、远洋太古里等港资项目,已成为成都的城市标识。

通过进博会和川港澳合作周这样的平台,成都不断地向全球发出邀请,“通过成都走进中国,走向世界”。未来,将有更多的世界城市和香港一样,与成都共享彼此的开放红利。

对外开放的新姿态

“这是一个互联互通的时代,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对于成都和香港而言,对外开放是默契的共识。

成都自古有开放的基因。天府虽为四塞之地,却是塞而不闭,从来都以开放之姿,不断吸纳外来文化。早在商周时代,“蜀身毒道”就让蜀地文明与南亚文明相互交融,多元文化、多国族群从东南西北汇聚成都,共同推动古蜀文明崛起。自“移秦民万家入蜀”以来,九次大移民更是赋予了成都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

新时代,成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以开放的胸怀兼收并蓄、以开放的文化引领发展。如今,这座城市孕育出的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指引成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全球各地客人的到来。

成都吸引海归创业指数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列第三,来自全世界的人才在此聚集。

越来越多的外国城市与成都成为朋友。成都是中国内地领馆第三城,美、德、韩等17国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成都的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92个。

在成都举办的大型展会规模越来越大,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3月,全国糖酒会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展团的形式来到成都参展,国际规模影响远超往届;5月,成都举办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吸引国际组织代表团41个、全球创新机构负责人28名、全球知名高校负责人33名;9月,参加西博会的境外部长级官员、省州长、驻华大使和商协会负责人数创历届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召开的世界文化名城天府论坛上,成都的开放姿态得到了嘉宾们的高度认可。

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组委会秘书长保罗·欧文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成都开放包容、热情好客的城市文化,正是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组委会所看重的,也是论坛选择成都的原因。

来自全球22个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员城市代表、9个“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共同还发出《成都共识》,倡导城市与城市之间本着交流合作和开放共享的共同目的,为推动和筑牢投资和贸易发展建立更新更持久的文化联系。

事实上,成都正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倡导用开放的文化连接世界,这种比成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为世界瞩目成都提供机会,也将助力成都建设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城市,推动成都建成对外交往中心。

“一带一路”的枢纽力量

成都本土企业成都正业集团从去年开始着手开展平行车进口业务,集团成立成都正业佶祥平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并收购一家天津公司进军进口车市场。

今年7月13日,正业佶祥首批欧规路虎进口整车在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清关出区。本次进博会上,该公司签订了9亿多的汽车采购大单。

签约仪式 摄影 王效

签约仪式 摄影 王效

见证该集团平行车进口业务从无到有的正业佶祥副总经理陈友富告诉《经济观察报》,与传统汽车整车进口港天津相比,成都铁路港进口欧洲汽车有着不可比拟的运输时间和成本优势。

据陈友富分析,欧规汽车通过蓉欧快铁运到成都比海运到天津要节约一个月时间,“欧洲基本港到天津要45天,通过蓉欧快铁到成都只需要13到17天。”

依托蓉欧快铁,位于四川自贸区青白江片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产业迅速发展。

以平行进口车为例,成都国际铁路港在2015年1月正式获批整车进口口岸,并于同年11月通过国家五部委联合验收;2016年7月,实现了首批平行车进口,9月获批了国家汽车平行进口试点;2018年7月,实现全国首例进口平行车在保税物流中心(B型)保税。

成都平行车进口行业的发展是一个缩影。成都提出按照四川省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的战略要求,大幅增强国际通达、洲际中转和国内连通能力,全面贯彻“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和长江经济带,构建全方位立体口岸,建设以成都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

6月28日,从成都到荷兰蒂尔堡的蓉欧快铁鸣笛启程,缓缓驶出成都国际铁路港,标志着在全国数十条中欧班列线路中,中欧班列(成都)率先累计开行达2000列。

总体来看,在国际班列方面,成都提出构建“纵贯南北、横贯东西、通江达海、四向连通”的陆海国际大通道,包括以成都为战略支点的四向铁路大通道,构筑以成都为枢纽、联系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新亚欧大陆桥。

目前,中欧班列(成都)双向稳定开行,境外连通城市达22个,每天从成都至欧洲间往返的班列不少于3列;经广西钦州下海的“蓉欧+”东盟国际海铁联运航班每日开行;经广西凭祥至越南河内的“蓉欧+”东盟国际直通班列每周稳定开行,实现对东盟国家全覆盖。

成都市口岸物流办主任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已经全面构建起北至俄罗斯,西至欧洲腹地和中亚各国,向东依托“蓉欧+”通道和长江水道辐射日韩、港澳台地区以及美洲地区,向南至东盟的“国际陆海联运走廊”战略通道。

与此同时,以成都为中心的“空中丝绸之路走廊”全面形成覆盖欧美澳亚非的国际航空干线网络。

10月23日,成都至开罗客运航线实现首飞,标志着成都成为中西部首个、全国第三个直航开罗的城市。除此之外,9月,成都至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实现定期直飞;7月,成都至伦敦直飞航线实现首飞。

近年来,成都国际航线开行量持续增加,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11条,其中定期直飞58条,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重要枢纽城市,成都成为中西部地区唯一国际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出入境流量居中国第四、中西部第一,并于2017年底达到500万人次。

在此基础之上,成都提出加快布局“48+14+30”的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航线,即48条商务、14条货运、30条文旅航线,预计到2020年完成成都国际(地区)客货运航线总数突破120条,实现至全球门户机场“天天有航班”。

同时,天府国际机场预计在2020年建成,投入运营后,成都将形成“一市多场、国际多直达、国内强覆盖”的航空运输体系,预计成都航空总体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5亿人次。

贸易前沿的无限潜力

得益于日渐完善的国际陆海联运走廊、空中丝绸之路走廊,成都的贸易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吕伯龙所在的四川铁投广润物流有限公司今年入选了“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他介绍,公司之前是单纯的物流企业,如今延长产业链到上游找产品,为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

他介绍,成都企业的供应链思维和意识是伴随着成都大通道建设开始之后兴起的,口岸的畅通是供应链服务质量的保证。此次进博会上,四川铁投广润物流分别与一家新加坡贸易公司和一家内蒙古采矿企业签订了协议,“看重的是前者的采购资源、供应链经验以及后者丰富优质的焦炭矿藏。”

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各种口岸功能齐全,服务效能位居中国西部前列,进口平均通关时间5.4小时,出口平均通关时间0.4小时。

今年8月,中欧班列(成都)开通了至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口岸的木材专列运输通道,这是成都木材班列继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后的第四个木材口岸通道。同时,成都铁路口岸先后获批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肉类进口指定口岸、粮食进境指定口岸。成都国际航空港聚集了种苗、药品、冰鲜、食用水生动物和水果五大指定口岸,是中西部空运指定口岸门类最齐全、设施最完备的区域。

更重要的是,成都推行“多通道跨境、多口岸过境”的复合联运模式,构建起以“物流枢纽、国际通道、立体口岸”为核心要素贯通欧亚、连接全球的国际联运体系。

灵活的货运包机和班列定制服务,来自全球的货物通过成都分销到四川、全国,乃至世界重要节点城市,成都从之前的贸易末梢跃升为国际贸易的前沿。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深圳市创捷供应链总裁文健君之前接受采访时称,成都发展现代供应链具有很好的条件基础和区位优势,可以依托国际空港、国际铁路港、自贸试验区建设,构建以“物流枢纽、国际通道、立体口岸”为核心要素贯通欧亚、连接全球的全物流体系,全面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

去年,成都市被商务部、财政部列为首批供应链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城市。目前,成都正全力打造“采购供应链枢纽中心”“制造供应链枢纽中心”“分销供应链枢纽中心”和“供应链物流枢纽中心”,计划到2020年,建成国内重要供应链枢纽城市。

不仅是供应链企业看好成都,跨境电商也聚集成都寻找商机。

在全国多地考察后,中国第一家专注于中非跨境B2B电商平台——中非网将大本营设在了成都。中非网创始人侯志刚称,打算把中非网发展为非洲的“阿里巴巴”。

来成都青白江区寻找机会的杭州呯嘭职能技术有限公司,看重的是成都国际铁路港在国际商品散转运和自贸区服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公司客户经理龙秋月认为,跨境电商的焦点从此前以港口城市为主,向内陆、西部转移,包括成都在内的内陆城市正面临着跨境电商发展机遇。

成都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是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信息网络和物流网络发达,正成为与北上广深杭遥相呼应的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地。

来自成都市商务委的数据显示,2017年,成都市跨境贸易电商交易规模超50亿元,增长117%,今年前9个月,交易规模已超80亿元,预计今年全年交易规模将突破100亿元,增长120%以上,增速连续3年保持100%以上。

根据规划,成都将依托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基础和消费腹地优势,探索内陆城市跨境电商发展新模式、应用新场景、产业转型新路径,力争成为“中西部跨境电商最优产业生态圈”。

上述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进入新时代,外贸不再是只看数据,外贸方式和工作机制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拓展形成新的市场。借助跨境电商这种新渠道,不仅‘成都造’要去做全球的市场,我们还要在成都‘买全球、卖全球’”。

经略全球的广阔市场

来自日本的伊藤洋华堂1997年11月在成都市开了第一家店,如今已经扩展到了市内有6家店、近郊1家店。

在进博会的成都对外开放政策说明会上,成都伊藤洋华堂副总经理惠本芳尚对成都的购买力市场的地位如数家珍:成都零售物业存量仅次于上海、北京,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列第三,获封中国零售商业“第三城”。

成都市人口密集,经济体量庞大。公开数据显示,成都市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4万人,登记管理人口2054万人,服务四川省内人口超8000万,吸引和辐射周边省区人口近3.5亿,年均接待海内外游客超2亿人次。

因此,成都的消费市场庞大,社会零售业发达。2017年成都零售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403.5亿元,同比增长11.5%,高于全国1.3%,在副省级城市排名中,总量与增速均稳居第二位。

同时,成都及周边居民消费升级意愿强烈,进口商品需求逐年攀升。四川本土的连锁超市品牌红旗连锁在进博会期间与澳大利亚和意大利两家企业签署了采购协议,主要采购葡萄酒、牛奶、橄榄油等。未来5年内,红旗连锁计划采购商品达20亿元。

除了更优质的食品,成都对文化产品、医疗服务等高端消费品、以及产业转型需要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成都“买全球”的庞大市场以及其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门户枢纽的地位,吸引了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把成都作为进军中国西南市场的前哨。

今年8月,莫斯科与成都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成都以自贸试验区为代表的优良营商环境受到俄罗斯企业的认可与青睐,协议包括合作项目7个,合作金额超80亿元,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公共基础设施、文化音乐等多个领域。

可以说,借助以成都为支点的通江达海大通道,来自世界的优质商品和服务在成都与中国以及沿线国家的旺盛需求和广阔市场相衔接,成都经略全球的经贸平台正持续成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最具潜力的合作纽带。

截至目前,成都与228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落户成都世界500强企业达285家。今年1-9月,成都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885亿元,增长9.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7亿元,位列中国副省级城市第二;实现进出口总额 3517亿元,增长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