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心力衰竭委员会“名院查房”第二站——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发表于 2018-09-28 心血管内科

7162人已读

省心力衰竭委员会“名院查房”第二站——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名院查房二2.jpg

江苏省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筹)启动“名院查房”活动的消息在我的自媒体平台公布后,受到了很多医院的关注,纷纷要求参加活动。

2018年9月26日下午,应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江苏省老年医院)郭红梅主任的邀请,黄峻教授来到了省级机关医院心血管内科。

第二站活动主要是把既往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做了回顾和分析。

首先由我做了一个病例分享:

68岁女性,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因“反复胸闷气喘伴下肢浮肿5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查体:表现为颈静脉明显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体征,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提示有轻度左心衰。心电图提示房颤心律,肢体导联低电压。胸片提示心影明显增大,心超提示左房右房右室增大,左心室不大,左室射血分数正常。住院治疗期间出现神志不清,查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潴留,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神志转清。之后又出现利尿剂抵抗,增加利尿剂托拉噻米的剂量、加用心活素及托伐普坦治疗后尿量明显增加,病情迅速缓解。出院后长期使用家庭呼吸机治疗及包括托伐普坦在内的利尿剂治疗,随访3年病情稳定。

黄峻教授分析:

1、左房、右房、右室增大,左心室不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

2、有明显胡液体潴留,如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颈反流征阳性等右心衰表现,不以左心衰为主要表现,重要的是该患者在下肢水肿消失后,仍然有明显的颈静脉怒张,提示中心性水肿;

3、心超提示室间隔正常,但肢体导联低电压伴有房颤。

诊断思路:患者以右心衰为主要表现,我们先分析右心衰可能的原因: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室心肌梗死、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及影响到右室瓣膜性心脏病,这些原因该患者都可以排除,所以这种右心衰就要想到是心脏受限制的可能。心脏受限制可以表现为“三联征”(中心性水肿,颈静脉怒张和肺部清晰),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缩窄性心包炎,一种是限制性心肌病。该患者胸部X线未见心包钙化,可以排除缩窄性心包炎。最后的诊断基本锁定为“限制性心肌病”,心内膜活检确诊为限制性心肌病中最多见的“淀粉样心肌病变”。

“淀粉样心肌病变”是一种预后极差的疾病,Braunwald教授主编的《Heart Disease》中把淀粉样心肌病变认为是“走进坟墓”的悲剧性疾病,确诊后5年生存期仅约30%。

通俗地讲,淀粉样变性是一种淀粉样物质,没有心肌细胞的特征,这些物质在心脏的沉积可使心肌细胞分离,对细胞有毒性, 引起心肌细胞凋亡, 心肌组织变硬。淀粉样沉积物是不会溶解的,连续不断的沉积,引起心脏机械、生化和心电功能障碍,最终引起心衰。

心脏淀粉样变性最常见3种类型:轻链免疫球蛋白(AL)淀粉样变性、老年性野生型转甲状腺素蛋白(ATTRwt)淀粉样变性、家族性突变型转甲状腺素蛋白 (ATTRm) 淀粉样变性。该病目前尚没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治疗左心衰的“金三角”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倍他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该病无效,而且会导致严重的低血压,不适合使用。常规治疗主要是利尿治疗,干细胞移植、心脏移植、肝脏移植、四聚体稳定剂及单克隆抗体治疗对部分淀粉样心肌病变有效。

名院查房二.jpg

第二个病例由省级机关医院心内科朱军医生分享:

73岁男性,既往有高血压和血糖偏高病史,因“反复胸闷气促3年余,伴下肢水肿半月”入院。患者3年前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在前降支植入支架一枚,查体主要表现为肺部啰音,轻度下肢水肿,所以是左心衰为主的全心衰,BNP明显升高,心超提示左心房、左心室明显扩大,左心室室壁瘤形成,EF 26%,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

黄峻教授分析:

心衰病人的诊断要理清几个思路:

1、是否有心衰:该患者有;

2、鉴别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是以左心衰为主的全心衰;

3、判断是急性还是慢性:急性;

4、急性是急性初发还是慢性失代偿:本次住院是慢性失代偿;

5、判断是EF下降的心衰还是EF保留的心衰:EF下降;

6、探求引起心衰的原因(病因):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心衰;

7、寻找心衰的诱因:可能是心肌缺血;

8、寻找心衰的合并症:主要是房颤和高血压。

理清思路后治疗就会比较简单,治疗要掌握节奏。在急性心衰发作时,原本使用的改善心衰预后的口服药物可以继续使用,同时在床边给患者做评估。这个病人肺部有啰音、下肢水肿(湿),血压稳定肢体温暖(暖)。湿暖型病人以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为主,改善心衰症状后,再调整“金三角”药物到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达到心衰的优化治疗方案。

血压问题是心衰病人绕不开的话题,困扰着医生和患者,也是改善心衰预后的“金三角”药物剂量不能上调的主要原因。

黄峻教授认为:低血压要分情况区别对待,如果患者的血压在90mmHg左右,但没有血压降低的症状如头昏黑矇等症状,而且变动体位,分别测量患者平卧位、坐位和站立位三个体位的血压,没有明显变化,也就是没有体位性低血压,这种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金三角”药物,甚至可以谨慎地增加剂量。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在患者心衰症状控制后,一定要把利尿剂的剂量减少到最小维持量,避免大剂量利尿剂降低血压。也可以把“金三角”药物分不同的时间段口服,避免血压的突然下降。 

关于器械治疗,尤其是I级预防,黄峻教授指出一定先给予患者标准规范的抗心衰治疗,优化治疗3-6个月,在“金三角”药物达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后,EF(射血分数)仍低于35%的患者才能考虑,并且仍需慎重,充分评估利弊。

治疗疾病,不仅仅要关注疾病本身,同时要从整体考虑,要关注患者的心理。ICD(心内除颤仪)等器械植入后,大多数患者或多或少存在些心理障碍,而且ICD存在误放电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但是,如果心力衰竭患者有过心跳呼吸暂停,室颤心肺复苏后病史,II级预防性植入ICD是必须的。

最后谈到很多新的药物使用,比如新型利尿剂托伐普坦,它是个利水不利钠的药物,适用于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而且托伐普坦不影响肾功能、不激活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以早期使用,对心衰病人有利。

名院查房二1.jpg

听黄院长查房,一个个心衰的病例在黄院长口中娓娓道来,每每听后有种让人茅塞顿开的感觉,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此分享给致力于心衰事业的同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医介绍】

黄峻: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力衰竭专业组名誉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美国心脏学院专家委员(FACC)和欧洲心脏学会专家会员(FESC)。

黄峻教授主持了中国心力衰竭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的编写工作,是中国心力衰竭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郭红梅:

主任医师,江苏省老年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声明:本文为@刘燕荣医生 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欢迎点击链接阅读下列文章】

心力衰竭系列文章汇总 附名医介绍

心力衰竭患者的福音——两种神奇的新药

省心力衰竭委员会“名院查房”第一站——无锡市人民医院

“高血压一定要吃药,吃了就停不掉。”这是真的吗?

高血压、降压药物和男性功能障碍 

白沙古镇有多美?我来告诉你!

舍,你在丽江的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