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色 书 香

月色凉凉,书香淡淡。

感悟文化经典,追忆逝水年华。

每晚22:00——24:00

FM88.7\FM91.8

精彩奉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边 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LISTEN 听

FOR THE TIME

寻觅时光

公元1639年夏,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在滇中一路西行,千辛万苦地抵达了他生平足迹最远之地,也是他记忆最深之地。

这里的温泉、火山、雨林,以及奇异的民俗民风,都让徐霞客感到新鲜,而高山怀抱中的小城繁华富庶更是出乎他的意料,他因此宣称“此城又迤西所无”,云南西部此城独一无二,这句话后来演变为广为人知的称号:腾冲——极边第一城…

腾冲得自然眷顾。腾冲位于高黎贡山以西脚下,与缅甸接壤,分布着火山、温泉,规模之宏大,世界罕见,腾冲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火山地质公园。

600多年以前,为了维护边境安全,明朝统治者建设了腾冲城。原腾冲市文物所所长李正介绍

【腾冲城是明代的一次战争,明代正统年间,麓川叛乱,当时明王朝用三次大军,第一次20万、第二次20万、第三次15万,也是穿越高黎贡山,进入腾冲,去消灭麓川的军队,历史上叫三征麓川。

三征麓川之后麓川的军队赶不尽杀不绝,最后把南征将士留下一万五千人构筑一座城,一层涂一层石头,中间再用稀饭、糯米饭、石灰护起来,外面是大青石,所以这座城原来是为了防麓川构筑的一座城。】

这些驻军屯田的中原士兵不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商业意识,最主要的是把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带入了腾冲。从此,文庙、书院在腾冲涌现,文人学士大量成长,地方史志、文人著作、民间文化空前活跃。

直到现在,腾冲县的大部分汉族都是这些戍边军人的后代,这就形成了在云南这个多民族省份里,腾冲县人口的95%都是汉族这一特别现象。

在腾冲,有一句广为人知的俗语:“穷走夷方富走厂。”穷走夷方,是指生活无着落的时候,就到缅甸为主的东南亚国家谋生;富走厂,是指要想发家致富,就到缅甸的玉石厂和其它矿山冒险一搏。

原来,地处高黎贡山区的腾冲,耕地少,无法从土里谋生的穷人或是企图做大做强的富人,都有着沿古老商道深入到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以图发展的传统。

历史上,那些“走夷方”的腾冲人,在外发达者不计其数。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大抵都有“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的观念。

因此,这些富翁在将大把大把的银子带回腾冲时,还带回了各种各样的洋货:从压面机到牛皮箱,从照相机到缝纫机,从留声机到电影放映机,……大山里的腾冲,其实曾是中国最时尚、最洋气的城市之一。

眼睛盯着外面世界的腾冲人,还把精神层面的东西也带回了腾冲,使得腾冲真正与世界接轨。在和顺,有一家被称为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这家图书馆创建于1928年,由于捐书捐款者众多,图书馆在14年后进一步扩建。民国时期,馆藏图书就达2万余册。

在和顺乡,你可以看到,每天吃过晚饭,那些白天在田地里劳动的农民,晚上来到图书馆的灯下读书。和顺图书馆原馆长寸茂鸿介绍:

【过去的话,(农民)去田里放放水,弄完了以后,把脚手洗干净,锄头放在外面,跑进来(图书馆)看一会。】

曾有记者在和顺乡的田埂上与老农交谈,老农开口一句“尊号何谓?昆仲几许?”的问候把见多识广的大记者惊讶得差点跌下田埂。

1930年底,埃德加·斯诺。经滇越铁路来到昆明,于次年3月随马帮到达腾冲。他在发表于1939年9月15日纽约《太阳报》的文章中写道:

【“路上从腾越过来好多马帮,驮着棉花、罐装奶、鸦片,偶尔也有加强警卫的骡子,驮的是玉石和银子。”“我不会忘记,从南门进城以后,在宽阔的街道上行走,街上好像空无一物,却是全云南最清洁的街道。”

“突然之间,当落日西沉到蔚蓝色的山峰下面,一位年轻的中国女子骑马走过城门。她走近我风尘仆仆的坐骑时,抬头看了我一眼,微微一笑,然后又将头俯至鞍前鞠了一躬。我高举帽子,挥舞致意,她以年轻女皇的风姿骑马而过。这就是我记忆中的腾越。”】

3天后,当斯诺离开腾冲时,他已对这片原本陌生的土地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之情,以至于他暗中许下诺言:

【我下了决心,总有一天还要重返这块人类学的奇境。】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后斯诺再也没有到过云南,更没有到过腾冲。

而历史走到今天,自然与人文的交汇下,时光积淀了出了一个最美的腾冲,成为了众多边境城市中最具极致感的一个独特所在。

读书能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我们要遵循人性的规律, 慎独律己,宽以待人。

月色书香

为你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风

想赠你春如许,想与你共享一堂月色书香。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每一个看过这本书的人
都会说这样一句话:“相见恨晚”

- END -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把时间交给阅读

特别说明:我们的配图、文字等部分来自网络,若有侵犯您的权益,望告知,我们将及时删改。

U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