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王才有:什么是医疗信息互操作性?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谭啸

12月4日,由HL7中国主办、《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承办的“互操作性技术高层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做了题为“医疗信息互操作实现路径与方法”的主题演讲,HIT专家网将其演讲整理如下。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 王才有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 王才有

EHR难,难于上青天

电子病历难,还是上天难?后来人们发现,上天却是更容易的。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人类用10年时间登陆月球并返回来,结果不到10年,阿波罗登月计划就成功了。2004年1月,美国总统小布什发表国情咨文称,10年之后,每个美国居民都有一个电子健康档案(EHR)。现在,11年过去了,这一目标也没有实现。

为什么电子病历比登天还难?王才有分析了阿波罗登月项目成功的原因:一是目标清晰;二是任务明确,有人做飞船,有人做通信,有人做动力,有人做生态系统;第三,在实施层面,是统一规划、统一预算、统一规范、统一标准,并能随时调整;第四,在方法上,人类已经有很成功的项目管理、工程管理的经验和方法。但是对于协调性的系统建设,人类并没有想清楚。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电子病历应用都不理想。“尽管对于电子病历的价值和作用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必然性并不意味着容易和简单,至今有效产出尚未实现预期。医院的电子病历信息在社区共享不够;社区录入的数据,医院也很少使用。”王才有认为,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为什么成为美国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就是因为2004年的想法实现起来有问题,所以才需要转变思路。

现在,很多地方建立了集成平台,把信息都放在数据中心里,但是这些信息用起来了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数据从不同地点和不同系统中产生,不同的信息需要在不同用户之间共享使用,不同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而且使用目的也不同,比如:公共卫生、应急、健康管理、养老、科研等等。”王才有强调,“在目的都不一样的情况下,来使用从不同地方收集到的信息,需要转变观念,不能空想,要务实,要解决问题,而且是基于信息化现状来解决问题。”

异构系统如何共享信息?

“5年前,我们就提‘统一标准、统一代码’是误区,统一的思路是行不通的。”王才有举例说,“比如手机号码,全球是统一的吗?不是的,但是可以互相打通;再比如护照,是统一的吗?也不是,各国发自己的护照,但是可以互相读取。”所以说,世界是不同的,但是不同系统可以协同起来工作。这不是靠统一,也不是靠行政命令。

王才有强调要正视现状:“医疗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者、利益相关者众多,不仅是外部的医疗和社保,即使在医院内部,各个科室收集信息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科室之间的信息同样需要互操作,更何况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医院、社区、家庭、公共卫生、政府部门等,不是靠统一来解决的;而且,健康信息自身也是很复杂的,信息系统和设备也有复杂性,譬如:APP、手机、家庭终端等;最后,信息共享缺乏足够的驱动力。”

基于上述现状,要探寻破解之路,政治手段显然是行不通的,消灭不了孤岛,唯一的方法是通过协商手段,求同存异,设定有限的共赢目标,利用互操作性实现协同共赢。“互操作性不仅是技术,还是理念、政策、方法和行动路线,也是大国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王才有认为,异构系统的信息共享要有正确的方法与路径,要有适宜的目标定位,基于现实考虑问题、基于分布考虑问题,设定有限性目标,解决具体问题,并实现有效的结果,也就是美国所提的meaningful use。

什么是医疗信息互操作性?

HL7 EHR 互操作工作组对于“互操作”的定义是:“两个以上系统或系统成分交换信息和使用其所交换信息的能力。”一方对另一方来源的数据是否理解,是部分理解、人工理解,还是大数据式的理解?亦或是误解?

据王才有介绍,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信息的概念早于数据,数据是客观存在的记录、是一个基本事实,包括时间和空间的记录;信息=人言+自心,是一种概念和理解。

“数据的社会化,引发了互操作概念。”王才有认为,“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抽象表示的记录,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抽象表式的记录。数据的作用,一是反映事实,二是记录事实。数据的社会化是指,数据不再是自产自用,数据生产者与使用者相分离。数据跨越时空使用时,对其信息含义的理解也要有一致性。”

由此理解,互操作性就是“信”与“息”的一致性,A系统讲的,B系统听见且听明白。

如果实现不了互操作性,就是为后代留下了“数字黑洞”,比如电子病历就可能成为医院信息的“黑洞”,协和100年前的纸质病历现在还可以用,但是20年前开发的电子病历现在是否还能读出来?是否还能用?如果信息丢失了,没有被计算机记录下来,或者记录下来后不能使用,这就是“信息黑洞”。

互操作性是一种能力,从“听见”到“听明白”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中间共有7级。“知道了互操作的发展目标之后,我们就能给自己的发展有一个很好的定位,你不可能一下子到那么高的地方去,就像爬山一样,要一步一步走,美国十年互操作性发展路线图也是一步一步走的。”王才有说,“我们要逐步提高理解对方数据含义的能力,发送方要把数据说明白。”

王才有例举了药品数据的多语义问题,不同业务系统使用特定的药品编码:在药品生产与流通领域,使用本位码、监管码;在医疗保险报销时,使用医保药品分类与代码;在药品价格方面,使用发改委药品定价目录;药品招标采购时,关注药品包装和剂型;而在临床药物使用时,医生更关心药品成分、批号和有效期。多语义药品编码,要通过语义层互操作来解决。

互操作性能力的7个级别

互操作性能力的7个级别

技术要素:标准是关键

为了实现互操作性,实现居民和医疗机构之间连续性发送、接收、发现和使用健康数据,需要一系列特定标准来支持,才能够接收到所需数据、定位(寻找到)所需数据、理解对方数据,并正确使用对方数据。

美国根据功能将互操作性的标准分成5类:词汇和术语标准、格式和内容标准(比如:转院需要带什么,先明确下来)、交换标准、安全标准、服务标准。

王才有提到,互操作性涉及到7类关键技术:1、国家居民健康标识;2、主数据管理(元数据、术语、版本注册);3、授权用户访问数据资源的方法;4、用户访问数据的认证方法;5、数据传输与存储的加密方法;6、数据复用的最小颗粒度方法;7、各种数据资源处理方法(结构与非结构)。

除此之外,还要解决非技术问题:一是如何让厂商提供符合标准的产品和服务?要有激励和惩罚手段。二是如何在信息交换共享中保护隐私与安全?三是如何营造相应的文化环境、业务规范,加强监管?四是如何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并动员各方参与?

互操作性标准体系框架

互操作性标准体系框架

中美互操作性实现路径对比

美国在促进互操作性方面,有标准、有技术规范,先对产品进行认证,认证之后出台政策推进标准化的软件产品,比如meaningful use。但是美国在全国共享信息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没有National Health ID。

据王才有介绍,美国卫生信息标准国家治理模式在演进和变化:从市场运作到政府参与,再到政府引导。政府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美国国家卫生信息协调办公室(ONC)的协调能力也在逐渐提升,并通过资金投入、试点项目做引导,产生了大量SDO(标准开发组织)社会组织,社会标准是互操作的基础。

“在中国,很难对卫生系统的软件产品进行评测,这既有技术原因,也有制度原因,因为评测软件是工信部的事情。”王才有谈道,“我国互操作性的发展路径是,从最初的不被认识,到后来认识到应该有互操作,再到现在开始有互操作的探讨。在标准制定方面,以前是政府全管,标准一定是行政部门发出来的,社会标准非常弱,缺点是活力不足,这也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问题。今年,国务院出台文件启动标准制度改革,标准体系将更加开放,为社会组织提供更大的空间。”

“在卫生行业,我国在2013年启动‘互联互通标准符合性测试’,制定了测评管理办法:《卫生信息标准化成熟度等级测评管理办法 》、《卫生信息标准符合性检测机构管理办法》,编写了测评规范,开发了测试用例和测试工具,选定了测评执行试点机构,并选定了测评对象试点单位:6家医院4个地区参与测试试点。”王才有介绍。

王才有表示,“经过两年多的推广,效果明显,确实提高了医院内部的信息集成和整合能力。某测试医院把患者碎片化的数据实现了整合,建立两大数据中心:临床数据中心和运营数据中心,医生能看到患者在本院的全息视图,将来可以跨医院、跨区域。测评推进了医院的标准化改造,提升了医院的互操作能力。”

最后,王才有用四句话总结陈词:“互操作性是医疗信息化阶段产物和必然选择;互操作性是使用标准解决问题;互操作性是技术、方法,也是EA(企业架构)实践;中国特色的推进发展道路已经起步。”(本文根据王才有副主任在“互操作性技术高层研讨会”上的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责任编辑:石晨露】

赞(3)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王才有:什么是医疗信息互操作性?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