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前 J.P. Morgan、UBS高管圈粉是种怎样的体验

被前 J.P. Morgan、UBS高管圈粉是种怎样的体验

Disclaimer: 本文所写出于个人体会和知识,行文中英夹杂。职业病,习惯了,不想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交流。po主可能回,可能不回,看心情


简单粗暴的回答是: 太容易被圈粉了,而且“我被圈粉我骄傲”!

话要从2月底说起。

作为我司董事会成员之一,2月底James全英寻访,从伦敦,曼城,来到最后一站,我们爱丁堡办公室,亲切接见了所有一线员工,并展开深入会谈,圈粉无数。

诸位看官可能想问:James是何许人也? 为啥我要花好几分钟看他怎么圈粉?

James Proudlock, 是新加入我司的career coach (导师),也是个60后,跟我爸勉强算同龄人。我爸是临近退休、“无为而治”的乡村老教师,James则是铁杆手腕、待人亲切的前投行高管、现coach。从业背景用James自己的话说,是“真不敢相信有人的职业经历能这样厉害!” (当然是经典的英式幽默)


James曾位居高位: 任职的公司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国际大投行 J.P. Morgan和UBS, 精品金融公司ED&F Man Group,The London Metal Exchange , John Swire & Sons 太古集团等等,30多年的CEO、MD和董事会经验,还有自己的公司,可以说是金融界精英中的精英,大佬中的大佬

大家都知道,国际公司的高管除了分内的管理工作,日常还需要负责公司的新鲜血液 ---年轻员工的招聘和培养。James也不例外,他是连续三年的J.P. Morgan的graduate recruitment panel 面试官。

另外他还在北京语言大学修过中文!

试问这样的人生赢家、高配男神,谁不想单独请教呢?hhh

于是接下来的一天半,笔者默默观察,光明正大请教,整理了最大的几个收获,与你分享。


James的第一个帽子/ 身份,是投行高管兼招聘官。我们办公室同事、Meet the Coach 活动现场的学生,都好奇提问:

  1. 投行招人,真的不看专业吗?
  2. 您看我这样的,申请J.P. Morgan 合适吗? 把握大吗?
  3. AI的飞速发展对金融行业有什么影响?
  4. 为什么说四大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好多人工作两三年之后就果断跳槽?
  5. 投行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偏好极限运动爱好者吗?(这一题是晚上喝酒聊天的时候我问的)

James答:

1. 是,真不看。

2. 你先问问J.P. Morgan 是不是合适你。

3. ( James答了挺长,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问我要录像资源。)

4. 四大工资不低,培养倾注心血是不假,但从你身上该剥削的,两三年也都剥削够了(详情看录像)。

5. 没错。 但其他爱好也行,就是不能没爱好。不然一天10多个小时高强度工作,休息聊天的时候话题总不能还围绕着工作吧?(是呀,那也太无趣了,我们office午休期间就经常一起谈天说地,不亦乐乎~ )


James谈招聘流程

想看完整版的同学可以私信我

前 J.P. Morgan高管谈招聘流程https://www.zhihu.com/video/1104180904607465472

晚上大家一起吃饭,James还分享了他在投行工作时每天的routine:

  • 5点45分起床
  • 7点之前到公司
  • 一天的鸡血工作
  • 5、6点下班,加班的话一天得工作12~14小时
  • 晚上9点左右准备睡觉,睡前再看看Financial Times 等经济周刊

所以说,同学们在申请投行之前,要厘清自己的motivation。除了高薪和高平台,光鲜亮丽、西装革履之外,还要想清楚自己是否真心喜爱投行的工作实质。James这么多年的识人经验证明,没有热情和真心,投行工作一般人绝对是“无福消受‘’。

因为高薪意味着不养闲人。投行人士都心照不宣的规则:bottom 10%的员工会被上峰谈话,探讨如何improve performance。若依旧没有改善,请自己辞职吧。


James的第二个帽子,是我司的coach 职业导师

上午结束与James的一对一交流后,我问James,为何要在身居高位、自己的公司蒸蒸日上的时候选择加入我司、教导年轻学生。

James 高深莫测地一笑:“是啊,何必呢? 我现在完全可以轻轻松松,打打高尔夫,享受家庭生活。”

但比起颐养天年,James更想念当时在J.P. Morgan时手把手带刚入职的年轻人成长,看到他们的进步时那种自豪与成就感

他也很感恩当初受到了许多来自中国的帮助。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开辟市场的“老外”,政府和个人都为年轻的James提供了及时帮助。

在中国、新加坡工作的期间,James也结交了许多良师益友,中国情结因此也越发深厚。而我司大部分学员都是年轻的中国学生,叫James想起当初一门心思想在异国他乡拼出一方天地的自己。

我跟他开玩笑: 我的Bristol学员跟你上了一次课,就被你圈粉圈得死死的。

我的学生跟James上完课之后非常兴奋,直说茅塞顿开。


James再次展现“过目不忘“的超能力:“哦,xx呀,我记得她。她当时在上海做的创业小项目很有意思。她很聪明,领悟力也高,是我当时周六加班的小惊喜!“

(此处艾特我Bristol的小可爱。听到你家男神这么夸你,满足吗~ )

晚上酒足饭饱,James还说起一个有趣的事。他有个老朋友,女儿快要本科毕业,正在求职。 “纯血”的伦敦女孩,正在准备四大某一家的伦敦岗位面试,不大有把握。 于是James给她上了一节Interview coaching

结果发现,他给这个伦敦女孩教导的内容,与平日里教我们中国学生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See? 英国女孩照样要努力。

在国际公司,能力才是立身之本。

只是国际学生的签证时间有限,公司的block period又往往是一年。因此试错成本太高,而国际学生对雇主对人才的要求却所知甚少。

大部分敢于尝试的学生,投了几份简历,面试打了几回酱油,还没摸清楚游戏规则,就签证到期,不得不回国加入海归大军。

至于剩下的拖延症、只有想法没有行动的,我就不插刀了。


James的第三个,也是个人觉得最有意思的一个帽子,是英国绅士,幽默男神

当天下午在我们爱丁堡办公室里有一场Meet the Coach现场交流会。我作为技术支持(James说我是 tech magician 哈哈)自然要提前调试设备,跟James沟通站位。

就镜头的位置,我跟James就商量了好久,百叶窗,天花板,笔筒都试过,最终才定到了现在的位置。James带病分享,还能如此精力充沛,每个细节都力臻完美,真真是风采令人心折!

James也承认:“我这个人一直是:既然要做,就要做那颗最闪亮的星。”

镜头设置好,我又问:

“James你哪边脸比较好看? 我给你拍照的时候加个滤镜和美颜!”

James开始幽默自黑: “那太不不幸了,我两边看起来一样糟糕!希望下午来提问的学生不会被我吓跑。”

结果呢? 到场的同学都被James实力圈粉!活动结束还有好多积极的学生留下来向James单独请教。

等最后一个学生恋恋不舍离开,天也黑了,而James感冒并未好转。于是他做东,邀请我们一起去pub小酌一杯。用他的话说就是“Whisky is my best cure” 正是work hard, play hard的典范!

一对一交流的时候,James对我解释的微信和知乎等social media的新功能很感兴趣,也提出了许多networking的新想法,问我的意见。跟idea person交流,bounce off ideas的过程真的太开心了。

不知不觉一小时就结束了,我不由发出一个老套的感慨: how times flies!

James接了一句:HORA FUGIT CARPE DIEM (Time flies, so seize the day)前一句没听懂,我不失礼貌地微笑。后来吃饭的时候悄悄问James,才明白这句拉丁语的前半段。对,后一半就是我和Petula这个公众号的名字由来~

知道我在杜伦时学习的是English Literature,James提出了经典问题:“你最爱的作品或作家是什么?“ 我说是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后来很喜欢的作品是《汉尼拔》三部曲,但内容过于血腥,我可不敢跟前投行高管、现上司深入探讨cannibalism

喝酒的时候James还调侃(banter,简单翻译做调侃、吐槽,是英国人最爱的交流方式)道,我记得你说最喜欢的那本书是self-help book,你觉得现在还需要它的help吗?

有这样的关怀,真是受宠若惊。可以说: When an elite professional aims to please, you cannot help but be 圈粉ed!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细节,篇幅有限,我就偷偷据为己有啦。


总之,即便James走后我也因为感冒而倒下,头疼脑热了一整天,我也毫不后悔。


感谢你看到这里!有其他想看的话题,请在后台留言告诉我。或者也可以加我的个人微信方便交流 ( WeChat ID: jst_Shirley )

Carpe diem, my friends~ 下篇再见~

编辑于 2019-05-17 20:14